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刘禹锡评传 > 二、洛阳人

二、洛阳人

落大人"的后裔刘公济为"汉室贤王后",也是同一手法。

    既然刘禹锡冒充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以"中山"为郡望,以"中山刘某"自称,他的朋友柳宗元、韩愈,后辈韦绚,《新唐书》撰写者宋代欧阳修、宋祁,也就将错就错了。实际上,"中山"与刘禹锡的先祖没有什么关系,不是他的籍贯。

    (二)刘禹锡父亲的朋友权德舆在《送刘秀才登科后侍从赴京觐省序》① 《庾子山集》卷十五。

    中称他为"彭城刘禹锡";刘禹锡的好友白居易《醉吟先生传》称他为"彭城人",都是误以"彭城"为刘禹锡的郡望。这种为提高门第声望而乱攀郡望的现象,在北朝、隋、唐时,也是常见的,不奇怪的。唐代史学家刘知幾《史通》卷五《内篇·邑里第十九》对此现象作过很好的论述:"自世重高门,人轻寒族,竟以姓望所出,邑里相矜??爱及近古,其言多伪,至于碑颂所勒,茅土定名,虚引他邦,冒为己邑??姓卯金者咸曰彭城"。《新唐书》卷八十八《刘文静传》:"自言系出彭城",就有说明这个宰相"虚引他邦,冒为己邑"的意思。由此可见,权德舆、白居易等人称刘禹锡的郡望为"彭城",乃是奉送一顶高帽子,不足为据。

    至于后晋刘昫等人撰写的《旧唐书·刘禹锡传》,显然是沿袭了权德舆、白居易等人的错误说法,说刘禹锡是"彭城人"。《史通》中还有一段精彩的话:姓卯金者咸曰彭城,"在诸史传,多与同风,此乃寻流俗之常谈,忘著书之旧体矣。"这段话可以用来解释《旧唐书·刘禹锡传》以讹传讹的原因。

    有人可能要问:既然刘禹锡不是彭城人,为什么唐王朝封他的母亲卢氏为"彭城县大君"呢?这仍是沿袭了"姓卯金者咸曰彭城"的陋习。《旧唐书》卷五十六《刘季真传》曰:"刘季真者,"离石胡人也","封彭城郡王"。唐王朝既可封"胡人"刘季真为"彭城郡王",自然也可封刘禹锡母为"彭城县太君"。

    当然,误解彭城是刘禹锡的郡望和籍贯,也与他在《口兵戒》中称"中垒校尉"刘向为"吾祖"有关。据《史记》卷五十《楚元王世家》记载:高祖六年,刘邦封弟刘交为楚王,"都彭城"。可见,彭城自西汉起就成为姓刘的郡望。刘向作为楚元王刘交之后,是彭城人。刘禹锡又称刘向为"吾祖",从情理上推断,也应是彭城人。但刘禹锡自己心中有数,他的祖辈和他自己没有在彭城安过家,所以刘禹锡绝口不提自己是彭城人。由于我们已考证出刘禹锡是随拓跋氏迁都洛阳的匈奴族后裔,说中山或彭城是他的祖籍,都是不确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