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董仲舒评传 > 三、"无类类比"和"循名得理"的认识方法

三、"无类类比"和"循名得理"的认识方法

特点。其次,无类类比,无疑就是一种对经验类推法的主观运用。天、人本来非同类,但是,他为了把天神秘化,便用"以类合"、"以数偶"的方法,从而将天、人推论为同类,由此便暴露了这种无类类比的主观性。把这样一种主观经验主义的类推法现代化,这无疑是不适当的。

    董仲舒经常和广为应用的另一种认识方法,就是"循名得理"的方法。

    我们知道,董仲舒的名论认为,名是反映事物的真义和真情的,"名物如其真,不失秋毫之末",因而名又是圣人用来真物的。因此,董仲舒视名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实际上也包含了把名看作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如他说:"名者,大理之首章也。录其首章之意,以窥其中之事,则是非可知,逆顺自著,其几通于天地矣。"①正是因此,他又指出:"随其名号以入其理,则得之矣。"②这显然是说,名作为大理的首章,因而随着对名号的入理分析,即可得知其① 李宗桂:《相似论、协同学与董仲舒的哲学方法》,《哲学研究》1986 年第9 期。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 卷,第578 页。

    ①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②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真理。

    很明显,这种"循名得理"的方法,是同其"心论"说相联系的,按照董仲舒的"夫目不视弗见,心弗论不得。虽有天下之至味,弗嚼弗知其旨也;虽有圣人之至道,弗论不知其义也"。其中之视、嚼,显然是同前面所说"无类类比"法相联系的,其所知者,乃是形、味、声等感性经验方面的事物;心论则是同"循名得理"的方法相联系的,其所知者则是事物之至理至义及圣人之至道。因此,如果说"无类类比"是以直观经验的类比方法解决感性经验事物的知识,那么"循名得理"则是通过理性的演绎分析,即心论,而得到事物本质即道、义、理的认识。这就是董仲舒何以在"无类类比"的直观经验的类比方法之外,又提出了一个"循名得理"的属于理性演绎分析的心论方法的意义所在。

    董仲舒运用"循名得理"的心论演绎法获得了事物至道、至义、至理的认识,实例是很多的,下面且举几例以作说明。例如,他在《深察名号》篇中从名人手,演绎出了封建社会各个阶级、阶层、人士的"本质"含义。他说:"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宜事天如父,事天以孝道也。号为诸侯者,宜谨视所侯奉之天子也。号为大夫者,宜厚其忠信,敦其礼义,使善大于匹夫之义,是以化也,士者,事也;民者,瞑也。士不及化,可使守事从上而已。""瞑者待觉,教之然后善。"①他从天子、诸侯、大夫,到士、民,都从各自的名称,对其所涵之义作了演绎的分析和阐述,从而对各自的地位作了明确的规定。当然,这是从封建等级制的要求上所作的规定,而且也确实反映了各个等级的真实地位。

    关于性,董仲舒是这样说的:"今世暗于性,言之者不同,胡不试反性之名?性之名非生与?如其生之自然之资谓之性,性者质也。诘性之质于善之名,能中之与?既不能中矣,而尚谓之质善,何哉?"②这是说,当今之世,人们对性都愚暗不明,说法不一。既如此,何不反性之名,来推知性的实质呢?性之名不就是天生的意思吗?如果说天生自然之资谓之性,那么性就是自然之质。这样,给性的自然之质加上善名,能合适吗?董仲舒当然作了否定的回答。其主要理由有二,一方面如前所述,把性比于禾,善比于米,说明善出于性,而不可谓性全为善;另一方面又指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今若谓民性已善,那就是"失天意而去王任也"③。董仲舒就这样,从性之名出发,分析演绎出了性只有善质而未可谓善的思想。

    董仲舒还用"循名得理"的方法,演绎出了心的本质规定。他说:"栣众恶于内,弗使得发于外者,心也。故心之为名栣也。"①这显然是对心的作用的一种规定。"栣"字疑为"衽"字之误。衽为衣襟,又有管束、约束意。这是说心是约束众恶于内的东西,使众恶不致发泄于外者。故此"心之为名栣者"。由此他又进行了推论:"人之受气苟无恶者,心何栣哉。吾以心之名,得人之诚,人之诚,有贪有仁。仁贪之气,两在于身。身之名,取诸天。天两有阴阳之施,身亦两有贪仁之性。天有阴阳禁,身有**栣,与天道一①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②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③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①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也。"②他把心"名为栣",这显然是错误的,由此推论出心就是管束人在受气过程中所禀恶气及由此形成的贪性,显然也是片面的。但是由此确实表明了董仲舒经常从事物的名称来演绎出他对事物的理解即知识,这是无疑的。在《深察名号》篇中,除了上述,他还对王号、君号的大意进行了演绎。这里就不一一具体分析了。可以看到,他的这种演绎分析法,实际上是人们运用归纳法为事物起名字时的反向推演,从而把人们以前在起名字时所概括到名字中的内涵或规定,再次揭示出来,这样,就可以使原来对此事物不了解的人,清楚明白起来。当然,对事物的名称,他认为是圣人发夭意以真物的。所以他说:"名者圣人所以真物也。名之为言真也。故凡百讥有黮者,各反其真,则黮黮者还昭昭耳。"③这就是董仲舒"循名得理"的实质。

    ②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③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