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司马迁评传 > 五、战争观

五、战争观

高祖发三十二万兵征讨,被困平城,忍辱和亲。吕后当政,冒顿单于又遗书戏辱,蔑视汉朝。文、景时期,匈奴时常背约,入盗寇边,杀略吏民。反击匈奴的侵暴掠夺是正义之战,不可避免。"自三代以来,匈奴常为中国患害;欲知强弱之时,设备征讨,作《匈奴列传》第五十⑤。"司马迁肯定了汉武帝反击匈奴的诛暴战争。但是汉武帝后期的对匈奴战争,却是要臣服匈奴,结果导致了李广利连年动众的失败,受到了司马迁的讥评。这反映了司马迁战争观的人民性思想。正义的反侵暴战争,如果走上黩武主义,不符国家利益,司马迁也予以谴责。

    3.认为战争"用之有巧拙",要兴建功业,必须详参彼己,慎择将相,认真研究用兵作战的方略。

    《匈奴列传赞》云"世俗之言匈奴者;患其徽一时之权,而务讇纳其说,以便偏指,不参彼己;将率席中国广大,气奋,人主因以决策,是以建功不深。尧虽贤,兴事业不成,得禹而九州宁。且欲兴圣统,唯在择任将相哉!唯在择任将相哉!"匈奴之众,不过当汉一郡。但汉匈战争在武帝之世从元光二年(前132 年)设谋马邑到征和三年(前90 年)李广利降匈奴止,进行了四十三年,耗尽了西汉盛大的国力,而并未臣服匈奴,所以说"建功不深"。司马迁从这一战争实践中总结出两条慎用战争、巧用战争的方略,即一为"详参彼己",二为"择任将相"。

    详参彼己。司马迁反说,"不参彼己"则败,正说即是"详参彼己",乃取胜之道。"详参彼己",就是"知彼知己"。**同志指出:"孙子的规律,'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仍是科学的真理。"③《淮阴侯列传》述韩信破赵的井径之战,先侦知赵将陈余不用李左车之奇计,而要打堂堂之战;又深知己军是一支新军,"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故置背水阵,出奇制胜,一战而破赵军。但若是两大国交兵,一战之得失并不能决定全局的胜败。因为战争胜败"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①。司马迁所讲的"详参彼己"发展了孙子"知彼知己"的战术思想,而是详参交战双方社会总力量的对比。《张仪列传》载张仪说齐涽王曰:"臣闻之,齐与鲁三战而鲁三胜,国以危亡随其后,虽有战胜之名,而有亡国之实。是何也?齐大而鲁小也。今秦之与齐也,犹齐之与鲁也。秦赵战于河漳之上,再战而赵再胜秦;战于番吾之下,再战又胜秦。

    四战之后,赵之亡卒数十万,邯郸仅存,虽有战胜之名而国己破矣。是何也?秦强而赵弱。"这说明,两国交兵,双方强弱形势,财力大小,人力众寡,不可不详参彼己。《淮阴侯列传》载韩信论项羽必败的形势分析,又说明强弱之势并非一成不变,形势消长,人心向背,不可不详参彼己。此外,敌国政治之措置,人民之习性,兵卒之素质都必须详究。苏秦、张仪两传借纵横家之口说明和与战的策略关系国家存亡,不可不详参彼己。汉武帝反击匈奴,不趁元狩四年(前119 年)漠北大战的胜利形势,与匈奴和亲,而误听"调纳其说",制定了臣服匈奴的错误战略。匈奴军虽寡,但匈奴是一个全民习骑射的大国,东西广袤万里,南面大漠为屏障。汉军虽众,但骑射不如匈奴,出塞千里,后方传输,"率三十钟而致一石",势成强弩之末。匈③ 《史记》卷四《周本纪》。

    ① 《**选集·论持久战》第2 卷第458 页。

    奴却休兵于漠北,"无城廓之居,委积之守,迁徙鸟举"②,先占地利,以逸待劳,汉军难以取胜。司马迁对汉武帝伐匈奴"不参彼己"之批评,切中要害。

    择任将相。司马迁给古今众多的兵家战将作传,高度评价司马穰苴、太公、孙、吴等人的兵法学,"切近世,极人变",既切合近世社会的实用,又是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与儒家"善战者服上刑"的主张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井经之战,赵将成安君陈余不用广武君李左车的奇计,结果兵败身死为天下笑。司马迁以颂为讥评论说:"成安君儒者也,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田单列传》记述田单破燕以五千之众胜数十万燕军,全靠奇谋取胜。《赞》语曰:"太史公曰:兵以正合,以奇胜。善战者出奇无穷。奇正还相生,如环之无端。"所谓"正",即堂堂的攻守之战,攻则无坚不摧,守则坚如磐石,这拚的是兵锐将勇。所谓"奇",就是不依正轨,不行常道,用奇谋智计取胜,斗的是兵略权谋。兵锐将勇,是战争取胜最基本的要素。兵略权谋,是常胜的决定因素。两者相辅为用。百战百胜的将军总是智勇兼备,用兵置陈,正奇相依,变化无穷,如"环之无端",无懈可击。让我们看看司马迁所写的战争实例。

    秦赵阏与之战,借赵奢之口说,两军相斗,"譬之如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①。赵军如鹰击狡兔,迅猛而又出其不意地直趋秦军,获得了全胜。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勇往直前,以泰山压顶之势冲击秦军,赢得了大胜。项羽起兵八年,身经七十余战,未尝败北。彭城之战,他以三万精兵击溃刘邦五十六万大军。乌江岸边,他以二十八骑快战汉兵五千追骑,溃围、斩将、夺旗。这都是一鼓作气取得的胜利。打仗就要有这样的气势。乌合之众、怯懦之将是不能打胜仗的。但是两军置阵对抗,"多算胜,少算不胜"①,善战者是斗智而不是斗力。拔山盖世之雄的项羽终于败在刘邦手下,可见智胜勇。垓下之战,韩信指挥三十万大军与项羽战,以密集之大军伪作山崩瓦解之败,诱使项羽逐胜,分散楚军兵势,使孔将军、费将军从左右横击楚军,"楚兵不利,淮阴复乘之"②,于是把项羽团团围困在垓下,更是智胜勇。战国时孙膑围魏救赵的桂陵之战,"批亢捣虚",避实击虚;马陵之战,外示以弱,诱敌中伏,擒杀庞涓。秦魏安邑之战,商鞅诈赚公子卬;王翦灭楚,计引楚军东归,在追击中取胜。这些都是用奇斗智的战例。常胜将军白起和淮阴侯韩信是勇略兼备。秦赵长平之战,秦军正面佯败使赵军攻坚,而另出两路奇兵,一路冲断赵军,分割包围,一路切断粮道,困迫赵军投降。井陉之战,韩信不但用智,而且也是斗勇。凡以少胜众,以弱克强的将军,都是智勇双全的良将。司马迁绘声绘色地记载了古今大大小小的各种斗奇用智的战例,就说的是这个道理,欲"巧"用战争,必须慎择良将。

    兵锐将勇,出奇用智,还在于有严格的训练,赏罚必信,官兵一体,成为一支有素养的军队。廉颇用赵卒则胜,带楚兵则无功,就是生动的例证。《孙子吴起列传》、《司马穰苴列传》,载述孙武练兵,吴起爱士,穰苴立信,这都是良将的治兵方略。他们带领的军队,官兵一体,纪律严明,就没② 《**选集·论持久战》第2 卷第437 页。

    ① 主父偃:《谏伐匈奴疏》,载《史记》卷一百一十二《平津侯主父列传》。① 《史记》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 《孙子》上卷《计篇》。

    有不打胜仗的。汉武帝伐匈奴,以外戚为大将,卫青、霍去病尚能"用材能自进",常打胜仗。但霍去病不恤士卒,"重车余弃梁肉,而士有饥者",比古之良将已逊一筹。至于贰师将军李广利更是庸劣无比,兵征大宛,上下贪冒,使汉军前后丧师十余万众,多数士兵都不是战死沙场,而是物故于贪将之手。最后李广利兵败降匈奴,成了可耻的叛徒。司马迁对汉武帝不慎择将相的批评,也是切中要害。

    从上述三个方面来看,司马迁十分精通兵略,娴于权谋,故载述兵事战阵有声有色。他虽然没有带兵打仗,但对于兵学理论作了深入的研究,尤其注重当世战争的经验总结。所以司马迁的战争观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在当时具有切中时弊的现实意义,为西汉统治者敲警钟;在今天来看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走向大一统时代人们的战争观念,是研究古代战争史的重要资料。

    纵观司马迁的战争观,立于治国平天下的政治高度,系统地总结了历史上的战争经验和兵学理论,形成了一套"志古自镜"的历史兵略学,供善为治国者览观。司马迁对兵政关系作了辩证的理论概括,认为兵与政是保国安民的两件不可缺一的工具。他借主父偃《谏伐匈奴疏》引《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这说明司马迁倡导注重战争,研究兵略,不是好战,而是自强,抗暴御侮。这些思想,在今天看来,无疑地也是值得肯定的。

    最后,谈谈形成司马迁战争观的历史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

    其一,司马氏家学有着深厚的兵学渊源,给予司马迁以重大的影响。这已在本书第三章论及,兹从略。

    其二,春秋战国以来兵法学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伴随着春秋战国及秦楚之际的战争,产生了无数杰出的军事家和常胜将军,兵法学因而大兴。《司马兵法》、《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起兵法》等等名著都是出自带兵打仗的常胜将军之手,是实战的总结,是经验的升华,所以具有朴素唯物论观点和辩证法思想。在秦汉之际,兵法学十分普及,广为流传。《汉书·艺文志》专设"兵书略",分权谋、形势、阴阳、技巧四类,总计兵书五十三家,七百九十篇,图四十三卷。由此可见秦汉之际兵法学发展的盛况。司马迁就生活在这兵法学昌盛的时代,广读兵书,内藏韬略,也就毫不奇怪了。

    其三,时势的推动,使司马迁注重兵学。汉武帝元朔三年(前126 年),司马迁二十壮游,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其时汉匈战争已经进行了七年,天下飞刍粟,萧然烦费。骚动全国的战争动员给司马迁提出了研究兵学的课题。他二十壮游详细考察秦灭六国以及楚汉相争的战场。他徘徊于大梁之墟,考求侯生所居夷门,遥想当年魏公子窃符救赵的壮举,激发报国之志。司马迁奉使西征巴蜀以甫,亲历军阵,渡越关山。他扈从武帝,目睹了盛大的阅兵典礼和围猎军事演习,使书本上治兵置阵的兵学得到实际生活的验证。尤其是汉匈战争兵连不解数十年,深深地影响了当时人们的生活,不能不使忧国忧民的司马迁加倍地关注战争。所以司马迁的战争观,不只是来源于读兵书史乘和家学承传,而是更有对现实的战争体察和亲身实践。这就是司马迁的战争观如前所述具有进步性、唯物性和人民性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