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司马迁评传 > 四、答壶遂问述作史义例

四、答壶遂问述作史义例

迁得出结论:② 司马迁与壶遂的问答载于《史记》卷一百二十《太史公自序》,以下不再注。"《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很明显,司马迁把史学的教育宣传和改造人的作用,提高到治国平天下的高度。《春秋》不是一部简单记载历史事件的流水帐,而是一部对全社会各色人都离不开的政治道德教科书,是纲纪人伦的哲学书。每一个人都需要它,就如同需要布帛五谷一样,简直不可须臾离开了。这是第三层。

    以上三层,层层递进,充分说明了《春秋》是孔子修成的一部历史哲学著作,是他的政治理想的寄托,是治世精神的集中体现。这些看法来自董仲舒的"春秋公羊学"①。在西汉,"春秋公羊学"成为官方的最高哲学著作,指导统治的理论基础,自然引起司马迁极大的重视。司马迁在《孔子世家》中评价孔子修《春秋》说:"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孔子一生功罪系于《春秋》,这也是公羊家的观点,司马迁作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不过是借孔子修《春秋》以明自己的述史之志,也就是司马迁一生功罪也系于此了。很明显,司马迁是借题发挥以阐述《史记》的大旨。《春秋》被宋人讥为"断烂朝报",价值没有这么高,而《史记》通过对古今人物史事的全面褒贬,惩恶劝善,恰然是这样。

    2.《史记》以人物为中心述史,颂扬大汉威德。

    壶遂,西汉著名的天文学家,官至詹事,职掌宫内皇后、太子事务,秩二千石。汉武帝打算用壶遂为丞相,会病卒,司马迁深深惋惜,称他是"深中隐厚""内廉行修"的君子。太初元年时,壶遂尚为中大夫,为待从皇帝左右的谏官,秩千石,相当于古制上大夫,所以司马迁在记述中尊称为上大夫。壶遂听了司马迁关于史学"刺讥"的作用后,表示了至交长者的关切,发出了意味深长的提问。壶遂说:孔子之时,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垂空文以断礼义,当一王之法。今夫子上遇明天子,下得守职,万事既具,咸各序其宜,夫子所论,欲以何明?

    壶遂的意思是说,孔子之时上无明天子,下面的人得不到任用,所以孔子才作《春秋》拨乱反正,留下议论来裁断礼义,当作统一的王法。如今,先生上遇圣明的天子,下面得以尽职,万事俱备,都各得其所,先生要论著的,想要阐明些什么呢?实际上壶遂是委婉地提出警告,效法《春秋》著书,岂不是把今天的太平盛世当作乱世了吗?说明白点,述史刺讥,不能不触犯时忌。司马迁觉得壶遂的警告很有道理,他想起了父亲司马谈临终遗言关于论载"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的内容,认识到史学不只是"刺讥",起礼义的法制作用;而且史学还有"颂扬"的意义,宣扬某种理想境界,净化人们的思想。《春秋》采善贬恶,推尊三代,以周室为榜样,不就是要树立一种理想的境界么!于是司马迁回答说:唯唯,否否,不然。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尧舜之盛,《尚书》载之,礼乐作焉。汤武之隆,诗人歌之。《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独刺讥而已也。"这里"唯唯,否否,不然"的应对,是司马迁对当时激荡情怀的描写和① 司马迁在《十二诸侯年表序》中说,孔子修《春秋》,"以制义法,王道备,人事浃。"又在《儒林列传》中说,孔子追修经术,"为天下制义法,垂《六艺》之统纪于后世",又说"故因吏记作《春秋》,以当王法"。这些话头,明确指出孔子在道义上、纲常伦理上,为后王、后世立礼义之**,供人遵循。回味。直译语意为,"是是,不不,不是这样的",表达的意思是:"啊啊,你的话很对,史学并不完全是刺讥。"司马迁语噎而口吃的神态跃然纸上,这种激动情怀表示了对壶遂关切、警告的感谢,说明这场讨论很有意义,司马迁深化了对史学"颂扬"意义的认识,他在转述了父亲的话之后,作了更为具体的发挥。司马迁说:汉兴以来,至明天子,获符瑞,封禅,改正朔,易服色,受命于穆清,译流罔极,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臣下百官力诵圣德,犹不能宣尽其意。且士贤能而不用,有国者之耻;主上明圣而德不布闻,有司之过也。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不述,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司马迁在这段话里,把颂扬汉家威德的主题说得至为明白而中肯。客观上,汉兴以来至明天子,内政外交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主观上,肩负先人遗言的重托,且又身为史官,不能不载述当朝的圣明之德。"余尝掌其官",尝,通常,为现任,或任职已久之意。"余所谓述故事"云云,司马迁表示了谨慎和谦虚,说明自己的写作只是缀述旧事,整理有关人物的家世传记,不敢比攀《春秋》创作,以当一王之法。实际是语意双关,表明自己效法孔子"述而不作",一丝不苟实录史事。字面意义,"君比之于《春秋》,谬矣",而内里追步孔子,效法《春秋》的感情,更强烈地表现了出来。

    综上所述,司马迁答壶遂问,是他在太初元年确定新的《史记》断限之际进行的一次理论探讨。实质是具体地阐明了司马谈发凡起例的《史记》本始主题,即效《春秋》述史,采善贬恶,为后王立法,为人伦立准则的原则,并以人物为中心来表现,同时颂扬大汉威德。这里,司马迁还没有表现出他的异端思想。因为,司马迁的异端思想那是受祸以后的事。也就是说,司马迁答壶遂问,阐述的是以《春秋》为代表的传统史学思想,凝练成一句话就是"惩恶劝善"。惩恶即是刺讥,劝善即是颂扬。史学的这两个功能以后者为主,所以论载"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为主要内容。它的进步性在什么地方呢?唐代著名史学评论家刘知几有过如下评论:夫善人少而恶人多,其有书名竹帛者,盖唯记善而已。故太史公有云:"自获麟以来四百余年,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废而不载,余甚惧焉。"即其义也。至如四凶列于《尚书》,三叛见于《春秋》,西汉之记江充、石显,东京之载梁冀、董卓,此皆于纪乱常,存灭兴亡所系,既有关时政,故不可阙书①。刘知几肯定了"惩恶劝善"是我国古代史家的一个优秀传统。司马迁推崇《春秋》,也是肯定这一个传统。所谓《春秋》的褒贬笔法,就是为了突现惩恶劝善。所谓为后王立法,为人伦立准则,亦是为了惩恶劝善。固然这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秩序,但贬斥乱臣贼子,褒奖圣君贤相,也是古代人民的愿望。一个正直的史家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坚持实录,爱憎分明,也是很不容易的,甚至要献出生命。

    ① 参见本书前第三章第二节《受学于董仲舒》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