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王韬评传 > 二、坎坷的科举道路

二、坎坷的科举道路

    科举是明清两代读书人参加国家政权的唯一通道,也是衡量读书人才能大小的唯一社会标准。读书人若想被社会承认有能力,有才气,有出息,或有功国家,福被桑样,光宗耀祖,凡此等等,他就得在科举考试中博得功名,而且越大越好。王韬出身诗礼之家,自幼就在封建文化氛围里生活,饱受传统价值观的影响。父辈重振家业的希望,出人头地"凌踏堂奥"的抱负,都逼着王韬不得不沿着科举的道路向上攀爬。

    1844 年,王韬虽然只有16 岁,可已经是一个熟读四书五经和其他传统典籍的少年有学之士了。家乡的人都称赞王韬的才气,羡慕王昌桂养了一个有出息的孩子。他们动不动就说"某家有子矣"。是年,王韬赴昆山县第一次参加童子试。此次考试虽然没捞到一个秀才,但王韬却也借此露了头角。据王韬说,主试者见到他的文章后,击节叹赏,认为他虽然位在幼童之列,但"文颇不凡"①王韬对自己在科举道路上的第一次拼搏甚为满意。考试后,'他兴致很好。与朋友大游马鞍山,蹬百里楼,"御风而行,衣袂飘举"。

    他在马鞍山之绝顶处,迎风披襟,大喊"快哉,此大王之雄风也"。②第一次考试归来后,在父亲的催督下,他更加夜以继日的用功读书,作八股文,帖括之术猛进。1845 年,他再次应试昆山。一年的书斋功夫总算没有白下。进入号房后,一见到"见于孔子曰季氏非人所能也"的考题,便即刻思如泉涌。①他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洋洋洒洒,一气呵成。不到一个时辰,便走出考场。主考官张芾非常赏识王韬的文章,称赞"文有奇气",提笔圈为第一等,"拔冠邑痒"。②王韬对考上秀才一事喜不自禁,以为此是未来仕途步步青云的最好起点,举人、进士、翰林等等都是他在不久的将来就一一可致的囊中之物。高兴之余,他把名子利宾改为瀚,以此作为这次首战告捷的记念。而对于拔擢他的考官张芾,他更是从心里感激不已,表示知遇之恩,必当后报。可后来直到张芾被农民军杀死,王韬也没能发迹报恩。为此他甚觉亏疚。他在为张芾做传的时候不无自责地叹惜说:"知遇之感乌能忘也,记此不禁涕零。"③王韬考中秀才的消息使王家沉浸在极大的欢乐和希冀之中,家里张灯结彩,燃鞭放炮,贺客盈门。在大喜大庆的气氛中,王韬抑制喜悦,故作镇静,持卷吟诵,"置不如意"。这愈发引来亲朋好友一片赞叹。工韬族兄向客人们夸奖他是王家的"千里驹",并征引诗句"见榜不知名士贵,登宴未识管弦欢"相调侃。王韬却释卷应对道:"区区一衿,何足为孺子重轻,他日当为天下画奇计,成不世功,安用此三寸毛锥子哉。"④客人们对王韬不受区区一拎的限制,胸怀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愈发惊奇,称赞他出语不凡,必有后贵。

    王韬考中秀才,对王韬父亲王昌桂来说,无疑是王家起废振衰的开端。

    ① 王韬:《漫游随录》,卷一,"登山延眺",第50 页(1985 年,岳麓书社《走向世界丛书》)。② 王韬:《漫游随录》,卷一,"登山延眺",第50 页。

    ① 徐家畴编:《昆新青衿录》,"道光二十五年乙已张宗师新榜"。(光绪二十七年洒埽局本)。② 王韬:《瓮牖馀谈》,卷一,"张小浦中丞师殉难"(陈戍国点,1988 年,岳麓书社版)。③ 王韬:《瓮牖馀谈》,卷一,"张小浦中丞师殉难。

    ④ 王韬:《遁窟谰言》,卷一,"天南遁曳"。

    王昌桂未中过科举,从王韬的牛刀小试中他看到了希望。倘若王韬能够乘初胜之威,坚持不懈地在科举这条道路上拼搏一阵,就一定能从秀才到举人,到进士状元,到高官显爵,进而买田置产,扩大家业,重现祖上风光。他耳提面命,不断督促,创造各种有利条件,让王韬静心读书。王韬在父亲的严加管教下,强压住少年人活泼好动的天性,每天倘佯于《四书》《五经》之中。他准备在下一轮的乡试中大显身手,以不辜负父亲的教诲和期望。

    然而,王家的经济状况毕竟不如从前了。王韬已经无法再在他的书斋里安安心心地做他的八股文了。此时的王家,已经衰败不堪。祖上所传下的财产,几乎典当殆尽。王昌桂教书所得的微薄而又不稳定的收入难以养活五口之家。出身读书人家的王韬母亲朱氏,此时已不得不从早到晚纺纱织线,以补不足。王韬少时又赢弱多病,常在药罐子边渡日,这更加重了家庭的负担。为扩大家庭经济来源,王昌桂于1846 年前往上海设馆授徒。年仅18 岁的王韬也不得不走出甫里的书斋,来到离甫里20 里左右的锦溪教书,挣些束修钱补贴家用。

    锦溪原名陈墓,相传北宋南渡时,贵妃陈氏病死后葬于此,因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