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家庭生活 > 妈咪宝贝健康计划 > 第二章 幼儿期的心理状况(2)

第二章 幼儿期的心理状况(2)

    第二章 幼儿期的心理状况(2)

    心情不好时,孩子会选择武力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例如,在他饿了、累了、尿布湿了的时候,他的情绪会非常不好,这时候孩子之间很容易出现互相打闹的状况。此外,1岁的孩子正在学习各种各样的技能,当他的心情不好时,就会通过挥舞小拳头来发泄自己的情绪。

    随着时间的流逝,宝宝的理解能力慢慢提高,自我控制能力也会慢慢提高,在家长的正确教导下,这种暴力倾向会慢慢消失。

    哭与孩子的心理健康

    哭是孩子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对于婴儿来说,哭是他们表达消极情绪的信号,如让爸爸妈妈知道,他的尿布湿了,或是他饿了等。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能力的提高,哭泣不再是他们表达需要和经验的主要手段,而是依靠语言、动作等多种方式,并慢慢学会自己解决遇到的问题。

    孩子的情感世界也十分丰富,有时他们会用哭泣来表达他们的负面情绪。但是,如果他们把哭泣当做解决问题的唯一手段,遇到任何事情都哭,并逐渐在心理上对哭泣形成依赖,觉得哭能解决任何问题的话,将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

    如果幼儿经常处于负面情绪的状态,他们的身体器官就会受到抑制,从而影响宝宝身体的正常发育。而且,哭泣不利于宝宝形成积极有效的人际沟通的方法。如果宝宝和其他孩子玩游戏时,不知道先去想办法解决所遇到的困难就开始哭泣,长大后他也难以学会和人接触,更不用说友好地相处了。这种状态会发展成为退缩的个性倾向,时间久了会使得他习惯于用极端的方式来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冲突,无法适应现代生活节奏。

    经常处于消极情绪状态的孩子,也会影响家长的情绪,使他们产生自责和无力感,“别人的孩子都那么活泼,我如何带出这样一个爱哭的孩子”?从而影响父母和幼儿之间的感情,使爸爸妈妈慢慢对宝宝缺乏耐心,宝宝和家长之间就会形成消极情绪的恶性循环。

    总之,幼儿的成长发育与健康的情绪是分不开的。健康、快乐的幼儿往往有积极、愉快的情绪,年轻的爸爸妈妈要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积极、快乐的情绪,培养他们的独立性,让宝宝健康、快乐的成长。

    1岁孩子开始认识自我

    1岁后的幼儿已经可以开始认识自我,这是自我表现意识的萌芽。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意识,是人对自己的认识,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认识。这种认识需要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自我意识并非天生已经具备,而是在后天的学习和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婴儿早期没有这种意识,没有“自己”这个概念,他并不知道自己身体的存在,所以他们会喜欢吃手啃脚,抱着自己的脚当玩具。随着宝宝慢慢长大,他的认知能力逐渐提高,会逐步认识到自己的手和脚是身体的一部分。到1岁以后,宝宝开始拥有自我意识,这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