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清华之父曹云祥 > 第三章 从清华学校到清华大学(22)

第三章 从清华学校到清华大学(22)

,调查一下,然后才可以欢欣鼓舞,日有进步,善的亦趋于善,恶的不至于恶。”

    为了清华的发展,曹云祥在1924年11月中旬至24日,离开清华学校,沿京汉铁路南下,利用到长沙参加雅礼大学校长就职典礼之机,顺便到四川、重庆、上海等地考察当地的教育和清华校友的状况。

    曹云祥到长沙之后,停留了五天。在长沙九次演讲,九次赴宴,但他更多的是考察各地的教育状况,借鉴各地的办学经验,以免不知道其他学校的情况,犯下夜郎自大、不思进取的毛病。在参观了长沙明德学校、武昌的中华大学以后,发现私立学校的状况比国立学校要好。在私立学校中,教会学校资金充足,教学更佳。他还在武昌参观大冶铁厂、湖北水泥厂,从该单位的清华校友那里调查了解情况。在四川,他特选了100粒桐油种子,预备回校交农事试验场试种。11月16日下午6时,在上海一品香,受到上海的清华同学会的欢迎,同学会第一次称他为“曹云祥博士”。出席者有凌其峻、周明衡、杨锡仁、徐维明、何墨林等数十人。

    考察中,曹云祥非常注意各校课程的设置,“尤注意中文课程,期或能够有所补益于吾校。并在各地,访问名师,结果甚佳。余极思清华办国文专科,造就极好之人才,以应各地之需求” 。

    1925年,清华的课程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他的不论,单讲国文部分,现在仍然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国文各学程之目的:(一)在操练技术,令储有在自己职务上足以应付,在社会上足以应用之工具。(二)在浚发知识,俾对于国性及国情,有相当之领略与了解,以利其工具。(三)能由技术的操练,知识的浚发,具有研究文学之相当基础。各学程之工作,为讲演、阅读、讨论、练习、笔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