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清华之父曹云祥 > 第三章 从清华学校到清华大学(22)

第三章 从清华学校到清华大学(22)

    第三章 从清华学校到清华大学(22)

    当时,跟王造时持同样观点的文章还有:作者化名“旁观”的《我为国文教员鸣不平》 、化名“华”的《再论清华的国文问题》 、邱椿的《改良清华刍议》 ,等等。这些文章都大声疾呼校方应重视国文教育,改变原先那种西文、国文不平衡的局面。

    1924年6月,《清华周刊》推出了《改良国学建议集成》 的长文,和彭文应草定的《清华学生国学调查》 ,对这场争辩进行了全面总结。记录显示,当时的清华在校学生共有375人,而填写调查表并对改良清华国学提出建议的就有230位。这些建议大都比较中肯,有针对学生自身的,也有针对学校的。譬如一位同学就写道:“学校方面应当作的事情,是要去特别奖励一般国文特别好的学生,来引起一般同学对于国文的重视。”学生建议胡适做国学部主任 ,学生建议的教授按得票排列是胡适、梁启超、陈独秀、章太炎、王国维、梁漱溟、林琴南、汪精卫、康有为、吴佩孚。

    学生的呼吁,引起学校当局的关注,也很符合曹云祥的初衷。曹云祥亲自出面,作了关于减轻英文课程和加重国文课程的谈话,并亲自主持国语演说比赛,担任裁判。 校方也采取了许多具体措施来改良清华国文教学,这些都反映在当时一些学子的文章中。

    在1924年的一篇约稿而且是屡次催促才完成的《对于国学问题再略表我的意见》中,汪鸾翔说:“从前历任当局多视国文部如瓯脱之区,附庸之国,内容好坏,是不甚过问的。自曹校长到任以来,俯顺学生尊重国文的心理,对于国文内容,日加重视,国文、英文,毫不歧视,且于课堂内容格外注意,这是多数人所信仰崇拜的。我并非胡乱恭维,这是一年以来,在学校有事实可据的。但望以后把教国学的人们联络一下,常把教国学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