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清华之父曹云祥 > 第三章 从清华学校到清华大学(17)

第三章 从清华学校到清华大学(17)

,以使最多数学生,在最长时期得最大利益,而使清华为中美邦交文化友谊之永久关键。

    (丁)复试各省录送之学生时,摈绝不及格者,增加年龄,选择毕业生,停招中科生,以提高程度;公开竞争考试,以选派最优秀之留学生。

    1924年9月的秋季开学典礼上,曹云祥发表演说词,对清华的各方面改组办法略述大概,并再次强调体育的重要性。他鉴于在1923年南京的一次教育改进社会议上见到的,教育家大半是面黄肌瘦的状况,把清华教育的重点放在三育教育,强调三育并进,而且把体育放在了首位,注重体、智、德教育。他安排了曹霖生、马约翰、乔治中尉、李剑秋、虞振庸具体负责学校的军操、户外运动、户内体操和童子军的各项事务。智育方面贯彻新课程之实施。德育指导方面则安排全绍文和戴梦松、张子衡三位负责。

    10月,学校成立了大学筹备委员会, 筹划清华大学设备及发展。筹备大学委员会委员十五人,曹云祥任主席。下设课程及计划组、教职员待遇组、招考新生组、派美游学官费组。清华改大的行动,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派美游学官费组,即统筹管理清华旧制部的学生。掌校之初,曹云祥就碰到预算难题,原因是送往美国的学生太多,而回来的学生太少。清华学校派送留美生的突出问题,一般看法是:“学生入校时,年龄甚幼;在校8年,留美5年;此13年间,几与社会隔绝。而所学者又不与中国实际生活相关切。故留学时不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而竟弃我之故,趋人之新。回国后故不能用其所学也。……清华为留美预备学校,8年所预备者,乃如何作美国之大学学生;而中国之文化,中国之舆史,社会之情形,人民之需要,为中国之国民所当研究者,则漠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