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刘知己评传 > 三、发扬王充的战斗风格

三、发扬王充的战斗风格

    刘知几的思想颇受王充学说的影响,这是学术界的共识。尤其是刘知几在《惑经》篇中说的那几句话:"昔王充设论,有《问孔》之篇,虽《论语》群言,多见指摘,而《春秋》杂义,曾未发明,是用广彼旧疑,增其新觉。

    将来学者,幸为详之。"成为历代学者认为刘知几是效法王充的最显明的证据。明代学者胡应麟便据此指出刘知几之"讥诋圣人",乃步王充之后尘,"至尧、舜、禹、汤弗能免,犹李斯之学苟况也。"①近代学者梁启超也说:"刘氏事理缤密,识力锐敏。其勇于怀疑,勤于综核,王充以来一人而已。

    其书中《疑古》、《惑经》诸篇,虽于孔子亦不曲徇,可谓最严正的批评态度也。"②当代史家翦伯赞指出:"刘知几的思想,颇受王充学说的影响,他不迷信圣经贤传,不迷信灾祥符瑞。即因他不迷信圣经贤传,所以他就富有怀疑的精神;即因他不迷信灾祥符瑞,所以他就具有唯物的思想。他就在这种怀疑的精神与唯物的思想上,展开他的历史观。"③可见,说刘知几的思想深受王充学说的影响,这是史家的共识。那末,王充哪些方面深深影响了刘知几?我以为主要在下述两点:一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二是怀疑和批判精神。

    《论衡》何为而作?王充说道:《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日:思无邪。《论衡》篇以十数,亦一言也,曰:疾虚妄。④是故《论衡》之造也,起众书并失实,虚妄之言胜真美也。故虚妄之语不黜,则华文不见息;华文放流,则实事不见用。故《论衡》者,所以铨轻重之言,立真伪之平,非苟调文饰辞,为奇伟之观也。

    可见,主实事和疾虚妄是《论衡》的根本宗旨,凡实事皆加以肯定,凡虚妄,务必予以排斥,这便是王充的根本态度。显然,这是一种唯物的、实事求是的态度。王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这一态度贯穿于王充的全部著作,以之衡量前贤往哲,以之衡量圣经贤传,以之评论世俗之说。

    在王充的时代,思想舆论界颇受今文经学和俄纬迷信的虚妄之言所左右,一些世俗之见很有市场,他们或迷信圣贤,或崇信灾祥符瑞,是古非今,谬种流传。王充指出:"世信虚妄之书,以为载于竹帛上者,皆贤圣所传,① 《史通·六家》。

    ① 《少室山房笔丛》卷二人《九流绪论》。

    ② 《中国历史研究法》第二章。

    ③ 《论刘知几的史学》,见吴泽主编《中国史学史论集》(二)第25 页。

    ④ 《论衡·佚文篇》。

    ⑤ 《论衡·对作篇》。

    无不然之事,故信而是之,讽而读之。"①他认为这种盲目崇拜的态度是十分错误的,然而"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难问。"②因此,他郑重指出:"凡学问之法,不为无才,难于距师,核道实义,证定是非也。问难之道,非必对圣人及生时也。世之解说说人者,非必须圣人教告,乃敢言也。苟有不晓解之间,追难孔子,何伤于义?诚有传圣业之知,伐孔子之说,何逆于理?"③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怀疑批评精神密切结合,是王充的最可贵的思想品格。王充既能做到不迷信前贤往哲,也不迷信圣经贤传,对人世间的一切事物,敢于放在理性的天秤上加以衡量,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