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刘知己评传 > 三、史学同道

三、史学同道

    刘知几才识过人,抱负宏伟,性格介直,不附好回,所以仕途坎坷,但是在生活的道路上,也找到了自己的知心朋友。他们言议见许,道术相知,所有榷扬,得尽怀抱,在学术发展史上作出了杰出贡献。这帮朋友,在武则天时代,实在是共创着一个史家的集体,一个史学流派,繁荣着当时的史学。

    ① 《文苑英华》卷九二载《思慎赋》前所引"国史云"。

    是这个史家的集体启发着刘知几,充实着刘知几,因而与知几一生的史学事业关系密切。

    《史通·自叙》说:及年以过立,言悟日多,常恨时无同好,可与言者。维东海徐坚,晚与之遇,相得甚欢。虽古者伯牙之识钟期,管仲之知鲍叔,不是过也。复有永城朱敬则、沛国刘允济、义兴薛谦光、河南元行冲、陈留吴兢、寿春裴怀古,亦以言议见许,道术相知。所有榷扬,得尽怀抱。每云:"德不孤,必有邻。"四海之内,知我者不过数子而已矣。

    徐坚、朱敬则等七人,两《唐书》都有传记其学行,现摘引其要者加以评述,由之考见他们同刘知几"学术相知"的亲密关系,研讨他们这个学派的学术特色以及在盛唐史坛的重要地位。

    先说徐坚。

    徐坚,湖州长城(今浙江长兴)人,字元固。生于高宗显庆四年(659),卒于玄宗开元十七年(729)。《旧唐书》本传载:徐坚"少好学,遍览经史,性宽厚长者。举进士,累授太子文学。"武后圣历年间,太子左庶子王方庆善《三礼》之学,每有疑滞,常就徐坚质问,徐坚必能征旧说,训释详明,因此深得方庆善遇。王方庆又赞赏徐坚的文章典实,经常称赞他是"掌纶诰之选"。御史大夫杨再思也赞扬他"此凤阁舍人样,如此才识,走避不得。"徐坚又与徐彦伯、刘知几、张说同修《三教珠英》。时张昌宗、李峤总领其事,广引文词之士,日夕谈论,赋诗聚会,历年未能下笔。"坚独与说构意撰录,以《文思博要》为本,更加《姓氏》、《亲族》二部,渐有条流。

    诸人依坚等规制,俄而书成",知几同徐坚的友谊大概就是这时开始建立的。

    徐坚多识典故,前后修撰格式、氏族及国史,凡七入书府,深得时论赞美。

    "坚父子以词学著闻,议者方之汉世班氏。"有《初学记》三十卷遗世,卷二十一列有《史传》一项,颂扬良史直书之旨。

    再说朱敬则。

    朱敬则,字少连,毫州永城(今河南永城)人。生于贞观九年(635),卒于景龙三年(709),终年七十五岁。朱家是当地名门望族,"自周至唐,三代硅表,门标六闷,州党美之。"①朱敬则"倜傥重节义,早以辞学知名。"①历仕高宗、则天、中宗三朝,历官■水尉、右补阙、正谏大夫兼修国史,后迁凤阁鸾台平章事,执行宰相职务。其一生为人正直,重孝义,颇有知人之鉴,为官清正,刚直不阿。晚年从庐州辞官归里,"无淮南一物,唯有所乘马一匹,诸子好步从而归。"②真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武后执政初期,天下颇多流言异议,至长寿年间既渐宁晏,敬则上书直言,劝武后"宜绝告密罗织之徒",摈酷吏,用贤能。长安三年(703)擢为宰相,每以用人为先。时御史大夫魏元忠、凤阁舍人张说被张易之兄弟所构诬,将陷死罪,诸宰相无敢言者,独敬则抗疏申理,使元忠、张说得以减死。

    张易之、昌宗命画工图写武三思、李峤等十八人形象,号为"高士图",每① 《旧唐书》卷九○《朱敬则传》。

    ① 《旧唐书》卷九○《朱敬则传》。

    ② 《旧唐书》卷九○《朱敬则传》。

    引敬则参预其事,皆固辞不受。其为官高洁守正如此。

    长安三年,朱敬则兼修国史,奉诏与刘知几、李峤、徐坚、吴兢等撰本朝史,由此与刘知几等结下了友谊。在撰修《唐史》过程中,曾受到一些当朝贵臣的阻隔,知几颇感不能尽已意,吴兢亦以曲笔为憾,身为谏官的朱敬则于同年七月上《请择史官表》。表文说:"国之要者,在乎记事之官。是以五帝元风,资其笔削;三王盛业,藉以垂名。此才之难,其难甚矣!"接着举例谈史才重要,称引北齐神武帝对史官魏收说的一句话:"我后代声名,在于卿手。"又举周文帝重视直书。最后提出选择"良史之才"的办法。"董狐、南史,岂止生于往代,而独无于此时?在乎求与不求、好与不好耳。今若访得其善者,伏愿勋之以公忠,期之以远大,更超加美职,使得行其道,则天下甚幸。"这就是说,只要"求",只要"好",良史之才就会出现。

    从措施上看,发现了良史之才,就应该采取扶植措施,"励之以公忠,期之以远大",是德的要求,要求用人者思想端正。"超加美职,使得行其道",是要为良史之才创造客观条件,即是要破格提拔,委以重任,使他们得以实现自己的愿望。很清楚,此表有感于现实而上,意在为刘知几等"良史之才"不得重用而鸣不平。①朱敬则曾采魏晋已来君臣成败之事,著《十代兴亡论》。《十代兴亡论》共有十一篇,即《魏武帝论》、《晋高祖论》、《宋武帝论》、《北齐高祖论》、《北齐文襄论》、《北齐文宣论》、《梁武帝论》、《陈武帝论》、《陈后主论》、《隋高祖论》、《隋场帝论》。这些史论的特点就是以人物为主体,以历史为背景,评论一代政治得失。把历史人物放到社会发展的大势中去考察,因其时,度其势,察其心,穷其效。以此论其为人之正邪,立言之是非,行事之功罪。评论求其实事求是,全面公允。

    在朱敬则的史学思想中,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变通"的观点。长寿间上《请除滥刑疏》②,就是通过历史经验教训劝说武则天讲求变通,堵塞告密罗织之徒。他指出,李斯相秦时,"行申、商之法,重刑名之家,杜私门,强公室,弃无用之费,捐不急之官,借日爱功,疾耕急战",结果达到了"人繁国富,乃屠诸侯"的目的,不失为"救弊之术"。但"锋镝已销",天下归一以后,情况变了,就应该改变政策:"易之以宽大,调之以淳和,八风之乐以柔之,三代之礼以导之。"然"秦既不然,淫虐滋甚,往而不返",其结果是"卒至土崩"。而汉高祖采陆贾建议"陈《诗》、《书》,说《礼》、《乐》",颇知变通。他以秦未变通而速亡,汉高变通而昌盛的历史经验向武后进谏,"伏愿览秦汉之得失,考时事之合宜,审糟粕之可遗,觉蓬庐之须毁,见机而作","改法制,立章程",下恬愉之辞,流旷荡之泽,去萎菲之牙角,顿奸险之锋芒,窒罗织之源,扫朋党之迹,使天下苍生但然大悦"。

    由此可见,朱敬则在讲变通时,并非一概否定或抛弃已往的典章成规,而是根据历史发展的实际,与时事相合宜而保留之,已变为糟粕而抛弃之。这一思想是颇有价值的。

    再说刘允济。

    刘允济,洛州巩(今河南巩县)人,少孤,事母甚谨。博学善属文,与绛州王勃早齐名,且关系友善。弱冠本州举进士,累除著作佐郎。他曾经采① 《请择史官表》全文载《唐会要》卷六三。

    ② 载《全唐文》卷一七○。

    掂鲁哀公以后十二代至于战国遗事,撰成《鲁后春秋》二十卷,后迁左史,兼直弘文馆。

    长安二年(702),累迁著作佐郎,兼修国史。不久,擢拜风阁舍人。正是这年,知几亦以著作佐郎兼修国史,寻迁左史,撰起居注,因与允济同馆共事,结为挚友。据《唐会要》卷六十三《史馆》上《修史官》条载:"长安二年,风阁舍人修国史刘允济尝云:'史官善恶必书,言成轨范,使骄主贼臣有所知惧,此亦权重理合,贫而乐道也。昔班生受金,陈寿求米,仆视之如浮云耳。但百僚善恶必书,足为千载不朽之美谈,岂不盛哉!'"对照知几关于直书的言论以及《曲笔》篇"班固受金而始书,陈寿借米而方传"等语,可知二人思想观点的相近。

    知几另一位朋友是薛谦光。

    薛谦光又名薛登,常州义兴(今江苏宜兴)人。生于贞观二十一年(647),卒于开元七年(719)。"谦光博涉文史,每与人谈论前代故事,必广引证验,有如目击。少与徐坚、刘子玄齐名友善。"①按,谦光长知几十四岁,长徐坚十二岁。所谓"少与徐坚、刘子玄齐名友善"云云,起码应该在知几入仕前后、谦光而立之年前后。知几"少与兄知柔俱以词学知名,弱冠举进士,授获嘉县主簿。"②可知知凡成名在二十岁前,其兄知柔长知几十二岁,同薛谦光年岁相当。徐坚"少好学,遍览经史,性宽厚长者,进士举,累授太子文学。"③可知徐坚成名也在举进士前后。

    武后天授中(691),薛谦光任左补阙,时选举颇滥,便上疏直谏。他认为:"国以得贤为宝,臣以举士为忠",选举关系到国家的治乱兴衰,"人主受不肖之士则政乖,得贤良之佐则时泰"。因此,"则士不可不察,而官不可妄授"。然"比来举荐,多不以才,假誉驰声,互相推奖,希润身之小计,忘臣子之大猷"。针对滥举之弊,他恳请皇上"降明制,颁峻科。千里一贤,尚不为少,侥倖冒进,须立隄防。断浮虚之饰词,收实用之良策,不取无稽之说,必求忠告之言。文则试以劾官,武则令其守御,始既察言观行,终亦循名责实,自然侥悻滥吹之伍,无所藏其妄庸。"并提出"有称职者受荐贤之赏,滥举者抵欺罔之罪,自然举得贤行,则君子之道长矣。"④是年,知几上疏请沙汰尸禄谬官,同薛疏可谓异曲同工。

    中宗景云年间,薛谦光拜御史大夫。当时僧惠范恃太平公主权势,逼夺百姓店肆,州县不能理。薛有心绳之以法,有人劝他应明哲保身,他理直气壮地说:"宪台理冤滞,何所回避,朝弹暮黜,亦可矣。"不怕丢掉乌纱,遂与殿中慕容珣奏弹,结果为太平公主构陷。为官刚正清廉,可见一斑。谦光一生勤于政事,政绩颇著,《旧唐书》作者赞他"吐忠说之言,补朝廷之失,有犯无隐,不愧古人,有唐之良臣也。"撰有《四时记》二十卷。

    再说元行冲。

    行冲名澹,以字显,河南人,是后魏常山王素连之后。生于永徽四年(653),卒于开元十七年(729)。少孤,寄养于外祖父司农卿韦机的家里。

    博学多通,尤善音律及训诂之书。举进士,累转通事舍人,纳言狄仁杰非常① 《旧唐书》卷一○一《薛登传》。

    ② 《旧唐书》卷一○二《刘子玄传》。

    ③ 《旧唐书》卷一○二《徐坚传》。

    ④ 以上见《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