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李清照评传 > 三、《词论》的偏颇

三、《词论》的偏颇

    以上对《词论》的肯定,并不意味着看不到它的偏颇和其它不足之处,又因为现存《词论》非系原貌的可能性较大,所以其理论与创作之间的扦格不入之处、其"文本"自身不尽密合之点,以及包括现存"文本"的主要论点、论据在内,均有可议之处,综合起来,大致有以下两方面:

    (一)对音律的要求有细琐过苛之嫌

    在第二章中已论定,《词论》系作于大观年间(1107-1110 年),当时李清照只有二十六、七岁,又身处远离汴京的青州,其论著中对于音律的理论要求,与其作品的能否及时付诸管弦接受实践的检验,当系两回事。她在词的音律方面提出了一些他人未曾有过的严格要求,不仅一般词家难以做到,就是《漱玉词》也只能做到讲究平仄,而无法处处烙守阴阳四声,甚至有的词协韵颇宽,以至采取通叶。如她的《瑞鹧鸪》词,上片三韵"都"、"奴"、"枯"属虞部;下片二韵"真"、"新"属真部,被认为与词体不合。还有她说晏、欧、苏的"小歌词""皆句读不茸之诗",亦与现存事实不符,比如《东坡词》虽有"曲中缚不住者"①,但那是"豪放,不喜裁剪以就声律耳"②。至于晏殊、欧阳修的传世之词对于词律则是相当考究的。因此,王国维曾特意从音乐效果方面褒美欧词,称其《蝶恋花》(面旋花落)为"字字沉响,殊不可及"③。又如她还说:"《玉楼春》本押平声韵",实际作为词牌名的《玉楼春》是因"花间"词人顾敻有"月照玉楼春漏促"句,因以得名。又名《惜春容》、《西湖曲》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阕各四句,三仄韵。此调在五代和北宋时,未见有如《词论》所云"押平声韵"者。除了这类或疏或脱的问题外,《词论》对音律的过分强调,还说明作者只看到音律在歌词传播中相辅相成的正面作用,而尚未认识到它对歌同的束缚,从而把苏拭的具有革新意义的尝试,说成是"皆句读不茸之诗",这不仅表现了在传统面前的不应有的拘泥,恐怕还有意无意地助长了"北宋有无谓之词以应歌"①的偏重形式的倾向。在这种词学思想指导下,清照有的词作,如寿词和个别咏物词,几近"无谓"之什。

    (二)对词人的批评有挑剔不实之处

    应该说《词论》对其所涉及的问题,所抱态度,基本正确,如对"郑、卫之声"的批评、对柳永《乐章集》得失的判断,尤其是批评黄庭坚"即尚故实,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价自减半",可谓切中要害,极有见地。这是《词论》的主流。但是它在非主流方面也存在着不应忽视的问题。梁启超曾针对李清照《词论》对王安石的批评,以其《桂枝香》(登临送目)为例,提出了不同看法:"李易安谓介甫文章似西汉,然以作歌词,则人必绝①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三引晁无咎语。

    ②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中华书局1979 年版。

    ③ 王国维《人间词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 年版。

    ① 周济《介存斋论伺杂著》,见《词话丛编》,第1629 页。

    倒。但此作(指《桂枝香》)却颌颃清真、稼轩,未可谩诋。"②李清照去世时,辛弃疾只有十四、五岁,她无缘读到《稼轩词》。但在她写《词论》时,对于王安石和周邦彦的词作,她应该是熟知的。既然她对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