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刘因评传 > 一、对天道理气的思索

一、对天道理气的思索


    ⑤ 《易·系辞》上。

    ① 《朱子语类)卷九四。

    ② 《太极图说解》,载丛书集成本《周濂溪集》卷一,页六。

    ③ 《正蒙·参两)。

    ④ 《正蒙·大易》。

    ⑤ 五古《匏瓜亭》,《静修先生集》卷六,页一一七。

    ⑥ 《论语·阳货》① 《苦寒赋》,《静修先生集)卷五,页九三。

    使刘因的思想表现出唯物主义色彩。

    应该指出,上引刘因这些诗文,不同于哲学专著,理气等概念仅是为表达人生问题而设定的宇宙观根据。刘因从前代理学家不同的文章中摄取了各不相同的余论,而对它们之间的矛盾则未予理会。也许在刘因看来,它们都具有真理性,"都只是一般物事,言偶不同耳"②。因此,综合起来看,它们便显得不够统一。究竟什么是宇宙的最高本体?是元气,还是太极、太虚,说得游移不定,对于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也缺乏交代,表明刘因的宇宙观在体系上尚不够完备,且缺乏足够的理论深度。但如果从元初那样一个特定的时代(少数民族统治者认同中华传统文化,理学由江南一隅走向全国)来考虑,从在北方宣传推广尚处在兴盛阶段的理学角度来评价,则仍然有其意义。② 陆九渊语。《语录》下,《陆九渊集》卷三五,中华书局1980 版。

    (三)气机论

    关于宇宙变化的动因,刘因用"气机"来解释。他说:夫天地之理,生生不息而已矣。凡所有生,虽天地亦不能使之久存也。

    若天地之心见其不能使之久存也而遂不复生焉,则生理从而息矣。成毁也,代谢也,理势相因而然也。而为之不已者,气机使之焉耳。??天地之间,凡人力之所为,皆气机之所使,既成而毁,毁而复新,亦生生不息之理耳。①刘因把自然与社会的一切,都看作是生生不息的。不断成毁代谢的、无穷无尽的过程,这一观点尽管不是他的创见,而是祖述前代哲人(从《易传》)到邵雍等理学家)的余论,但毕竟表现了他的哲学思想倾向。可贵的是,他把这种自然之理与人事之为结合起来,认为社会人事也是生生不息的,人们认识了这个成毁代谢的道理后,绝不应得出醉生梦死的结论,而应积极从事,乾乾不已(详见人生观节)。这一看法显然是积极的。

    刘因在这里把自然及社会发展变化的动因归结为"气机"。什么叫"气机",他没有界说(大概他认为这是固有概念,无须解释)。"机"本是中国传统哲学的范畴,原指控制矢发的弯牙,借指发展变化的关键或微妙之处。《礼记·大学)说:一家仁,一国兴仁。??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淮南于。主术训)说:"治乱之机"。《列子·天瑞)说:"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张载更将"机"表述为事物发展的内部原因,说:"凡圜转之物,动必有机。既谓之机,则动非自外也。"①众所周知,张载之学是气本论。这里的"机",当指"气机"。刘因的"气机"论正是对张载学说的继承。

    应当指出,刘因的气化论并不彻底,他并不能一贯地用"气机"来解释事物发展的原因,而是有时又讲到"天机"。如:乘兴闲登眺,归来昼掩扉。

    静中见春意,动处识天机。并且抱怨别人不能领会天机:真宰镂雕亦良苦,洪炉销铄似无情。??欲写天机谁领会,西风吹作掉歌声。但什么是"天机",他没有界说。

    就"天机"需要从"动处"认识来推测,也许是指自然与社会发展变化的微妙之处。但无论如何,这一说法总带有神秘主义色彩。

    ① (游高氏园记).《静修先生集)卷二,页四六。

    ① 《正蒙·参两》。

    ② 五律《野兴),《静修先生集》卷八.页一四五。

    ③ 七律《卷帘》,《静修先生集》卷九,页一六七。

    (四)理气论

    刘因毕竟是理学家,对于"理'、他还是更加推崇。在年著作中他曾借语溪拙翁之口说:天地之间,理一而已。爱其厥中,散为万事;终焉而合,复为一理。又说:君不见濂溪先生画出太极图,下笔万物形神帖。又不见伊洛丈人写出先天理,凿破化胎混炖死。 这都是以理作为世界的最高本原,只是他没有进一步对理气关系进行讨论。(也许他认为,这是前代理学大师们已经解决了的问题,无须他多费笔墨吧。)

    但刘因却提出了"心帅气"的观点。他写过一篇《何氏二鹤记》,文章从何氏养的鹤的特异之处写起,说:何家养了两只鹤,雌雄不杂处;人工畜养的鹤一般多不产卵,而这只雌鹤却产了两只卵;一般人工畜养的鹤即使产了卵也不能孵化,而这两只卵却孵化成了小鹤;一般畜养的鹤即使孵出来也活不长,而这两只小鹤却长大了,"翩然二鹤矣"。于是有人称它们为"瑞鹤"。对此,刘因发议论道:夫人,天地之心也。心故可以帅夫气,而物则气之所为也。故物有自我(我,这里是"人自身"的意思)而变者,而鹤何瑞之有焉。苟我之积于中而发于外者,莫不霭然慈祥,则彼物之浮沉于吾气之中者,虽万物失所,而独全其生;虽气类暴悍,而独顺其性。故猫有相乳者,鸡有哺狗者,夫物固不得而自知之也。今何氏之鹤能有别,复卵而育也,在我(指何氏)必有以使之然者。虽然,自我(自身)而推之人(他人),自家而推之国,吾之志所得而帅,吾之气所得而育者,二鹤而已乎!人者,天地之心也,是《礼记·礼运)篇的命题,原意是说,人是天地的精华。"心帅气"的命题语出孟子:"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②刘因将这两个命题联系起来,意在表达人对物的支配关系。刘因不承认这两只颇有些特异的鹤是什么祥瑞,这一看法还是可贵的。但是他却要从鹤的主人(蓄养者)何氏身上去寻找原因,以为"在我(指何氏)必有以使之然者",意思是说,这是何氏重视自身修养所致。这个结论,应该说与认为鹤本身是祥瑞同样荒唐。不过,刘因的这段话还是有可注意之点,说人是天地的心,而心可支配万物,这正是后世心学家的口头禅。王守仁说:"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①"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②虽然不能断言王守仁是受到刘因的启发,但刘因所论包含有发展为心学的倾向则是值得注意的。

    关于理事关系问题,刘因在文章中也有所涉及。他在一篇文章中讲到字① 《希圣解》,《静修先生集》卷一,页二。此说本于朱熹:"宇宙之间, 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 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 所适而不在。"(《读大纪》,《朱文公文集》)卷七○。

    ② 杂言《赠写真田汉卿》,《静修先生集》卷七,页一四一。

    ① 《何氏二鹤记》,《静修先生集》卷二,页三九。

    ② 《孟子·公孙丑》上① 《答季明德》,《王文成公全书》卷六。

    ② 《传习录》下篇,《王文成公全书》卷三。

    词的声音和事物的关系,认为:"天"之声,清而上;"地"之声,浊而下,形感而声出焉,理于是乎在。"来"之声必来,"去"之声必去,事感而声出焉,理于是乎在。初无心日"天"、"地"、"去"、"来"也。这是说,"天"、"地"、"去"、"来"四个词的发声,是人根据对于"天"、"地"之形的感受和对于"来"、"去"之事的感受而自然形成的。"天"、"地"之形,"来""去"之事是基础,人们根据自己对于"天"、"地"、"来"、"去"的感受创造出这些词,自然就发现"天"、"地"、"来"、"去"的字音,天、地、来、去的道理也就凝结在这几个词当中了。这个说法显然有"理在事中"的意思。他又接着说:至于一草一木,其声亦必象其形。曰"树",有植立之象焉;曰"枝",有散殊之象焉。至于曰"鹅"、曰"鸭"、曰"鸡"、曰"雀"、曰"鸦"之类,则又因其声而声焉者也。"鹃鹃",所以协(谐)鹅也;"喈喈",所以协鸡也。①这段话把前文的意思说得更明白了。字的创造,或象其形,或谐其声,不会是凭空的,其间总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刘因讲的这个道理与中国传统所谓"六书"造字法中的部分原则相合。但是刘因接着又说:言语生于有声之后,而其理具于有声之前。人惟见不同,而不知其同也。??"言语生于有声之后",是对前文意思的归结,是讲理在事中;说"其理具于有声之前",那就是"理在事先"了。在同一篇短文中,为什么会如此矛盾呢?揣摩其文意,前文说的"理于是乎在",是讲具体的理,在这样的角度,刘因是主张"理在事中"的。而所谓"其理具于有声之前",是就抽象的"理"说的,意思是说,事物的称谓(名。言语)必与其形象或事实(实)相符,这个道理是永远适用、到处适用的,即使是某个具体事例还没出现,但其"理"却早在它之前具备了。这显然是对朱熹"理在事先"思想的一种解说。刘因接着说:有声之后,则古今方域日益不同。人惟见其不同,而不知其同也。知其同,则知吾之所以说唯诺者,不但说唯诺也。

    这就是说,正因为"言语生于有声之后",所以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在语言(语音、词汇、语法等)上便千差万别。这种不同,人们比较容易看到;但是,对于"其理具于有声之前"的道理,人们就不大容易认识到了。而如果真的认识了这番道理,那意义就不限于说"唯诺",要大得多了。

    刘因关于天道理气诸问题的说法,基本上是复述和阐扬两宋理学大师们的观点,由于是缘事而发地零散议论,而不是做集中专论,因此,缺乏严密的系统性,还不免有不够统一甚至矛盾之处。但其中包含的某些唯物主义因素还是可贵的,对于某些理学道理的阐释和提法也是有特色的。

    ③ 《唯诺后说>,《静修先生集》卷一,页二○。

    ① 《唯诺后说》,《静修先生集》卷一,页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