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励志成功 > 图解曾国藩挺经全卷 > 挺经 第十七章(3)

挺经 第十七章(3)

    挺经 第十七章(3)

    在持家教子方面,曾国藩主张勤俭持家,惜福谨慎。他在《家书》中写道:“余教儿女辈惟以勤俭谦三字为主。弟每用一钱,均须三思,诸弟在家,宜教子侄守勤敬。吾在外既有权势,则家中子弟最易流于骄,流于佚,二字皆败家之道也。”他希望后代兢兢业业,努力治学。他常对子女说,只要有学问,就不怕没饭吃。他还说,门第太盛则会出事端,主张不把财产留给子孙,子孙不肖留亦无用,子孙图强,也不愁没饭吃,这就是他所谓的盈虚消长的道理。

    祸福与盈虚

    曾国藩说:“‘剥’,生物剥落,正是苏复的开始,君子看到了由枯而荣的气象感到可喜。‘夬’,是逐渐走向完善之象,而君子以为是危险的。所以说,吉祥之象,由吝啬逐渐走向凶,凶象显露,则因悔又可化凶为吉,君子只知道悔字,‘悔’,是地缺而不悔,不敢求全,小人则时刻求全,全字既然得到了,而吝惜和不吉也就跟着来了。如果众人都有不足,而一人常十全十美,如果是因为老天爷的缘故,难道会如此不公平吗?”

    ● 解读

    意思是,天下事怎能尽如人意?自古以来成大业的人,一半是天缘相凑,另一半是勉强迁就。

    曾国藩本来是个相信天命的人,经常求仙问卦。他给自己写了一幅铭文,其中一句就是“不信书,信运气”。他认为古来大战争,大事业,人的谋划只占十分之三,天意占十分之七,往往劳累日久的人,不就是成名人;成名的人,不就是享福的人。这次军务,如克复武汉、九江、安庆,积劳的人就是成名的人,从天意来说,已真是十分公道的了。然而,不可以依仗。要在积劳二字上下工夫,成名两个字,不必问及;享福两个字,更不必去问它。

    但他并非那种盲目迷信之人,因为他没有把一切交由运气来决定,而是积极进取,尽自己最大努力。“吾唯尽一分心做一日事,至于成败,则不复计较矣。”

    同治三年(1864)曾国荃率军猛攻太平天国的天京城,久攻不下,便派人开挖地道。太平军人少力单,渐不能支,而湘军士气越发旺盛。曾国藩十分兴奋,在日记中写道:“以是知人力可夺造化之权,凡事不得尽诿诸气数也。”这句话特别强调人力的积极能动作用,甚至可以改变天命,告诫人们不要把什么事都归于运气,而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争取变不可能为可能,变害为利,转败为胜。

    曾国藩相信天意,更相信人力。做任何事都尽其在我,即锐意进取,成功与否听凭天意。如果只是坐等天意,那么即使一事成功也是偶然的,绝不会事事成功,所以他困知勉行,把主观努力放在第一位。

    对于富贵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