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魅生 > 第三代伶界大王

第三代伶界大王

党成员看准时期,为梅兰芳排了新剧《黛玉葬花》,专门针对女性观众,占领了应节戏的市场。

    1916年正月开年,北京城万众期盼的是梅兰芳《黛玉葬花》的首演。正月十四,梅兰芳的《黛玉葬花》在吉祥上演。这出戏几乎没有剧情,完全是声光、舞美、服装、布景,新时代的新事物的组合。

    贾宝玉的扮演者名小生姜妙香说,“梅兰芳出场的时候……场子里鸦雀无声,舞台气氛把观众入戏,戏词全用曹雪芹原文,葬花词的原诗,生僻艰涩的词句,经过梅兰芳念,观众也能接受。‘花谢花飞……’西皮导板和慢板。观众如醉如痴,有哭的。大家忘了叫好。最后才雷动。”

    新年期间,梅兰芳业务忙,每天要赶三四个地方。有一天连演三场的时候,第一场演到一半就有人催。梅兰芳一路小跑,两场总算唱完,又赶第三场。到第三场已经筋疲力尽,结果三场戏没有一场演得好,梅兰芳因此非常困扰。

    一次赶第三场时,梅兰芳碰到了老伶工金秀山,这位金麻子也已经赶了三场了。梅兰芳以为今天大家都演不好了,谁知道人家演得从容不迫,非常精彩。梅兰芳散场后就向金前辈请教。金秀山说,我们这行,要会分配精力。上台不能马虎,但是也要有余力才行。在艺术上也是这样,好吃不能多给。比如以前有一个票友灯笼王,上台学了一句程长庚的腔学得很到家,台底下满堂彩。这哥们一高兴,又接着用了一次,下边就没什么反应了。第三次再用,观众就纷纷走了。这叫开闸,不能过火。梅兰芳听了大为受益,从此注意提前分配精力。

    《嫦娥奔月》中的梅兰芳1918年,年近二十五岁的梅兰芳,认为自己不适合扮演时装少女少妇了。这个时期,梅兰芳对昆曲下了功夫。先从师陈德霖学身段、拜师乔慧兰,后从苏州请来谢坤全住在家中,听他吹笛子教曲子,昆曲水平突飞猛进。看惯了皮黄的观众,开始对昆曲有了兴趣,社会舆论又重新提倡了昆曲。北京大学设了昆曲课,昆曲又热了,梅兰芳拯救了昆曲。

    从1915年4月到1916年9月,梅兰芳先后演出十一出新戏。从1915年演到1920年,梅兰芳的新戏在北京、天津、上海三处巡演,久演不衰。这一时期,百代公司找到梅兰芳,为他灌制了不少唱片。在畅销金曲排行榜中,梅兰芳的销售排名很高。

    1917年,老一代伶界大王谭鑫培离世,1918年,梅兰芳在四十五天内,以二十二万多张票被选为新一代“伶界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