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魅生 > 旦角新锐

旦角新锐

的主力成员。梅雨田是有艺术嗅觉的老伶工了,对王瑶卿的唱腔改革一直很有信心。他觉得侄子从这条路上突破,一定有搞头。于是梅雨田提出请王瑶卿辅导梅兰芳提高,通天教主欣然允诺。

    梅兰芳的机缘来了,遇到了他艺术道路的引路人。

    梅兰芳一早就观摩过这位“通天教主”的艺术,心仪已久,能学王大爷一派求之不得。梅雨田让侄儿行礼拜师,王瑶卿谦虚,说与梅世兄份属同辈,当以兄弟相称。随后,梅兰芳开始跟随通天教主进修深造。

    王瑶卿在《雁门关》中饰演萧太后虽是兄弟相称,但是王瑶卿对梅兰芳却尽到了师父的责任。严格要求,一丝不苟,而且毫无保留。

    他把从“万盏灯”李紫珊前辈那里学到的《虹霓关》教给了梅兰芳。这出戏曾经使王瑶卿一炮而红,本来是“通天教主”的保留剧目。在梅兰芳学会此剧上台演出后,王瑶卿自己就不再演出这出戏。这是师父给徒弟让戏,为梅兰芳“留饭”,在伶界是很崇高的道德。受王瑶卿影响,日后梅兰芳收徒教戏,也是如此。

    梅兰芳还从王瑶卿那里学会了《汾河湾》和《樊江关》。这两出戏都是唱功少,说白多,重在表情和做派,是王瑶卿对“青衫”新行当尝试的代表作。成年后的梅兰芳与谭鑫培合作《汾河湾》,与王凤卿合作《樊江关》都取得极大成功,这是王瑶卿给他铺的路。王瑶卿、王凤卿与母亲

    非常可惜,王瑶卿的改革实际上并未完成,因为他 “塌中”了。

    “塌中”就是演员本来嗓子很好,到一定年龄时嗓音突然变坏,中气不接,底气不足,高音唱不上去,失去发声控制能力。祖师爷不赏饭,王瑶卿只好脱离舞台。但王瑶卿的梦想是不会停止的,他把改革的希望完全寄托在了梅兰芳身上。

    王瑶卿脱离舞台后,成为伶界最有份量的艺术指导。“四大名旦”的崛起背后,都有这位通天教主的影子。梅兰芳也不负王瑶卿所托,将“青衫”发扬光大,并赋予新内容。如果说吴菱仙为梅兰芳指明了要走艺术之路,王瑶卿则是梅兰芳艺术之路上的引路人。

    梅兰芳不是科班弟子,属于手把徒弟出身。但在喜连成实习,让梅兰芳逐渐找到舞台感觉。跟王瑶卿的深造,让他艺术发展的大方向有了个人的定位。梅兰芳逐渐从身、心两方面都彻底摆脱了堂子出身的影响,渐渐走上正轨。

    演出之余,他看遍了前辈演出,汲取营养。每天开锣,他准坐在琴师身后,观察学习,直到散戏才走。这时,剧坛正由晚年的谭鑫培扛鼎,处于鼎盛期。活跃于舞台的伶人,都是大艺术家。

    生行有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汪笑侬、刘鸿生、王凤卿。旦行有余紫云、陈德霖、王瑶卿,后起还有路三宝、田桂凤、杨小朵、龚云圃。净行有何桂山、黄路辅、金秀山、刘永春、裘桂仙,丑行有张占福、罗寿山。

    十七岁时,梅兰芳也倒仓了,暂时脱离了喜连成。

    他隐居家中,每日做恢复训练。有朋友怕他闲闷,给他送去了几只鸽子。梅兰芳开始了养鸽子的活动,这成为了他一生的爱好。冯耿光常来看望他,投其所好,送给他一副乾隆朝郎世宁画的鸽子,此画之后一直随着他走南闯北。

    梅兰芳学艺的时候,京剧正处在破旧立新的大革新状态。各路精英伶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纷纷革新提高。这和当时人们的要求进步的愿望有关系,因为大时代正走在一条破旧立新的道路上。

    梅兰芳,赶上好年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