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魅生 > 前言(4)

前言(4)

专业”,是假的。

    “研究者”、“专家”的水平尚且如此,当然就更难以要求非专业的导演们能有多高水平了。

    我没有因为读到这样一本书受到挫折,而放弃继续研究伶人传记类的资料。这时一个近年来很火的电视节目《百家讲坛》推出了翁思再先生主讲的《谭鑫培》、《梅兰芳》、《程砚秋》系列。我非常认真地听了翁思再先生的演讲。能登上这种主流的言论平台,使我对翁先生有了很多的期待。

    翁思再先生对伶人的理解,果然比幺书仪女士高明多了。但是,我发现他传播的只是一个老戏迷的情感,还有对一些经典戏曲唱段的学唱。我想翁思再老师是想通过戏曲的魅力,感召青年人,引起他们的兴趣,推动传统文化的振兴。

    后来,翁老师也把自己的演讲编成书推到了市场,我有幸拜读了大作。但站在读者的立场,还是觉得有些遗憾。

    也许是翁老师急于赶稿,所以失之粗陋。我觉得翁老师的著作还是停留在浅尝辄止的层面上,没有把伶人的深层面的东西讲出来。而且也许是因为年龄差距的缘故,他没有考虑到受众的接受角度以及时代发展因素,只是一味强调戏曲本身的魅力和学习戏曲表演的技术层面,脱离了和青年主流的交集,所以就算站到了传播中心的讲台上,可讲得无趣,也火不起来。

    这样下去,可能国粹在将来,真成绝学了。

    高雅文化不必含泪

    以年纪论,我算是有点老的新时代人,没有赶上国剧最辉煌的时期。在同龄人眼中,我也算一个时髦的人,不存在由旧时代穿越回来的可能性。我有时就想,为什么我会对国剧有兴趣,并且略微有些认知呢?其实是因为我比同龄人更幸运,撞到了一个由注意到喜欢这个过程的切入点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