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清华之父曹云祥 > 第五章 用世界眼光办教育(8)

第五章 用世界眼光办教育(8)

随机应变,善于治人。是天然之领袖人才,不可多得者也。第二类,非生而知之,乃学而知之者。此类之人,全凭研究阅历造成。苟学所得,必举一反三,触类而旁通。有知过必改之能,而无再蹈覆辙之弊。乐人之有建议,取彼所长,补我所短,使一己之才具益臻完善。此类领袖人才最占多数。第三类,无决断之力,先见之明,机变之才。少常识而不能体贴人心。此类人才,有在上者督率指导之,使逐渐改良,尚可成为领袖人才。第四类,才有所长,而无充分之智慧,往往性情常变,态度傲慢,手段强霸,或猜忌阴险。此类人才最易败事。”其中,“第四类无领袖资格,第二三类俱可养成领袖人才。第一类虽天赋聪明,然一人之知识有限,断不敌多数领袖之智识,故亦不宜自满而须琢磨精进也”。所以,领袖人才的养成,重在“多学”。而学不止读书一端,除读书而外,还要多课外作业,多与人交,多运动。靠课外作业,“逐渐养成乐观、公正、纲纪、义务、团体、爱国之心”。多与人交,“逐渐养成态度、言语、礼仪、机变,与知人知己之智慧”。“多运动可以强健身体,活泼精神,以备他日之为社会服务”。

    在曹云祥的这种思想指导之下,清华学校在加强管理的同时,提倡和鼓励学生组织各种社团,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包括对外交涉、召开各种中英文的演说辩论会、开运动会和娱乐活动、请名人演讲(如梁启超、李大钊、陈毅、蔡元培、胡适等)、编杂志、出级刊等。学校的目的是以学生团体活动为手段,来培养学生的组织、办事能力,以便适应将来可能担任的领袖的重任。几十年之后,曹云祥设想造就领袖人才的目标已经实现,清华的毕业生已经在国家领导岗位上承担重要的领导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