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董仲舒评传 > 一、新王必应天改制、应人制礼--"三统"、"三道"的进化历史观

一、新王必应天改制、应人制礼--"三统"、"三道"的进化历史观

    以往批评董仲舒历史观为循环论的观点,均本其"三统"说。我们就从"三统"说谈起。自战国邹衍创立五德运演的历史观以来,这种五德终始历史观便一直居统治地位,直至汉朝初年,仍然非常流行。但这种历史观自身也有其发展过程,起初的五德运演以五行相克为序,而到《淮南子》,则演变成了以五行相生为序,由此暴露了五德终始说的自身矛盾。正是因此,汉应属于何德,在汉朝建立之初的几十年间,发生了持久、反复的争讼。最初,高祖刘邦自命为赤帝子,斩白蛇起义,意为火德。但秦为水德,若按相克说,则与事实发生了很大矛盾。所以在汉立之初,张苍复以汉为水德。可是这样便又与秦合德。故此,后来又有公孙臣上书以汉为土德事。文帝在位期间,贾谊亦曾附土德说,且当时相传成纪见黄龙之应。然此说与刘邦起事很不相合,所以最后还是回到了火德说。故班固在《汉书·高帝纪》中亦肯定了火德说:"汉承尧运,德柞已衰,断蛇著符,旗帜上赤,协于火德,自然之应,得天之统。"这段为汉属何德的争讼故事,便说明五德终始说由于其内在的矛盾,令人不知汉之所归。正是在此种情况下,"三统"说应运而生。不过,"三统"说的创始人为谁,现在尚难确定,而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记述最详,这是不可否定的事实。因此三统说乃是董仲舒历史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无疑的。

    何谓"三统"说?概括地说就是,历史上的一切朝代,都要按照黑、白、赤统循环更迭。所谓黑、白、赤统,又称"正黑统"、"正白统"、"正赤统",所以又称"三统三正"。"三统"说与"五德终始"说的不同,不仅在于三与五的差异,更重要的是五德之间具有相生或相克的关系,因而五德之更迭具有内在的生、克必然性,而"三统"之间的循环,则不具有生、克的必然性,而是新王为应天所作改制活动。按照三统说,每个新王朝建立之初,都要依照农历十一月(子月)、十二月(五月)或正月(寅月)的顺序,依次重新确定以其中的某月为正月,同时确定每月的朔日分于平旦、鸣晨或夜半,这就叫做"改正朔"或"建日月",由于正朔的时间不同,因而物萌呈现的颜色也各有异,分别为黑、白、赤三种颜色,由此亦决定了所尚服色分别为黑、白、赤。这就是三统的由来或内涵。例如,"正黑统","正日月朔于营室,斗建寅。天统气始通化物,物见萌达,其色黑。故朝正服黑";"正白统者,历正日月朔于虚,斗建丑。天统气始蜕化物,物始萌芽,其色白,故朝正服白。"①正赤统者,则历正日月朔于牵牛,斗建子。天统气始施化物,物始动,其色赤,故朝正服赤。所谓应天改制,就是按照此三统来改正朔,易服色,以及建立与此相应的一整套制度,归纳起来列表如下:按照改正朔的礼仪和规定,董仲舒对先秦诸朝排列顺序如下:殷,正白统,建丑,色尚白;周,正赤统,建子,色尚赤;春秋,正黑统,建寅,色尚黑。

    上述列表及对先秦诸朝所排顺序,完全根据《三代改制质文》。至于殷前之帝禹(夏)、帝舜、帝尧、帝喾、帝颛顼、黄帝以及神农,《春秋》之① 《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

    后的秦、汉,他均未明确说及其各属何统。但是他讲过上推神农为九皇,又存五帝,王者有不易者,有再而复者,有三而复者,有四而复者,有五而复者,有九而复者。复,即反复,循环。所以,禹(夏)则为王,应属黑统,色尚黑。从春秋之后,秦应属白统,色尚白;汉应属赤统,色尚赤。不过,由于以下理由,自春秋以降诸朝,似不应如上述那样排列,而应是汉直接承周,属黑统:第一,董仲舒认为,孔子作《春秋》,乃为汉立制,故他所说春秋作新王之事,当正黑统,即为汉制。第二,董仲舒答汉武帝策问又明确说:"今汉继大乱之后,若宜少损周之文致,用夏之忠者。"这亦表明,汉应与夏一样,同属黑统。第三,至于秦朝,汉初张苍立五德,以汉为水德时,便以秦国祚太短,而未以一统计数,便表明了汉应直接承周。董仲舒对此亦有类似看法。故此,继周赤统之后,应是汉,属黑统,秦则被排除在三统循环之外。李威雄先生所著《董仲舒与西汉学术》亦持类此观点①,这里不再征引。

    从上述的情况看,三统说显然受到了五德循环运演思想的影响,且选取了与五德终始运演的最后二德一致的尚色(殷为金德,尚白色;周为人德,尚赤色),这显然是为便于世人接受而有意的安排。但无论如何,三统的循环色彩是非常明显的,而且,其所谓更称号,徙居处,改正朔,易服色,作为改朝换代的标志,都是表面特征,而未涉及人伦关系。这一点董仲舒讲得非常明白,如说:今所谓新王必改制者,非改其道,非变其理,受命于天,易姓更王,非继前王而王也。若一因前制,修故业,而无有所改,是与继前王而王者无以别。受命之君,天之所大显也。事父者承意,事君者仪志,事天亦然。今天大显己物,袭所代而率与同,则不显不明,非天志。故必徙居处,更称号,改正朔,易服色者,无他焉,不敢不顺天志而明自显也。若夫大纲、人伦、道理、政治、教化、习俗、文义尽如故,亦何改哉?故王者有改制之名,无易道之实。孔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乎!"言其主尧之道而已。此非不易之效与?这段话说明了两层意思:第一,新王必须改制,以明其受命于天,易姓更王,非继前王而王,否则如一切都因前制,修故业,无有所改,那就与继前王而王者无以别,这不是天的意志。第二,新王所进行的这种改制,不过是"徒居处,更称号,改正朔,易服色",至于"大纲、人伦、道理、政治、教化、习俗、文义",却"尽如故",无有所改。正是因此,在他看来,上述的王者改制,"非改其道,非变其理","有改制之名,无易道之实"。如舜继尧,无为而治,就是此种易姓更王,只有改制,非变其道的验证。

    一些人之所以批评董仲舒"三统"的历史观"承认历史变迁的形式并没有改变实质",①其改制只是"表面上的事情",②从根本上说是"没有前进,没有发展"的循环论,③其根据就在于上述。这些根据无疑确实存在,并非臆断。但是,必须指出的是,上述的根据仅仅是董仲舒历史观的一个侧面,即其为应天而改制的方面,不是其历史观的全部。实际上董仲舒的历史观除了① 参见该书第88-89 页。

    ① 《春秋繁露·楚庄王》。

    ① 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第二卷,第109 页。

    ②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三册,1984 年修订本,第83 页。

    ③ 于首奎:《两汉哲学新探》,第122 页。

    应天而改制的方面,还有新王为应人而制礼作乐的一面。这两个方面合在一起,才是董仲舒历史观的全部,仅仅抓住其中的一个方面,特别是仅仅抓住其应天改制的方面,显然是一种片面的观点,是不符合董仲舒历史观实际的。董仲舒在《三代改制质文》中,一开篇便指出:"王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作乐,一统于天下,所以明易姓非继仁,通以己受之干天也。"这里就一般地指出了受命而后王者,除必改正朔,易服色之外,还需制礼作乐,以便一统天下。随后,在回答"王者改制作科奈何?"的问题时,他又一方面讲到"历各法而正色","作国号,迁宫邑",另一方面又讲到"礼乐各以其法象其宜","易官名,制礼乐"。他还举例说:"故汤受命而王,应天变夏作殷号,时正白统。亲夏故虞,绌唐谓之帝尧。以神农为赤帝。作宫邑于下洛之阳,名相官曰尹。[作濩乐,制质礼以奉天。文王受命而王,应天变殷作周号,时正赤统。亲殷故夏,绌虞]谓之帝舜,以轩辕为黄帝,推神农以为九皇。作宫邑于丰,名相官曰宰。作武乐,制文礼以奉天。"由此可见,在《三代改制质文》中,他所说作新王之事,必然包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