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董仲舒评传 > 三、重义理、轻功利的义利论

三、重义理、轻功利的义利论

    义利之辨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始终是一个重大的论题。董仲舒的义利论,上承先秦,下启宋明,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很有必要作一专门探讨。

    在董仲舒之前的先秦,诸子之中极少有不言义利者。其中持论最尖锐的,应属儒墨两家了。从表面看,儒家尚义,强调义利的矛盾,而墨家则重利,强调义利的一致,可见两家的对立。

    但是,若究实质,儒家并非不要利,墨家亦非不言义,他们实际上都是义与公利的统一论者和义与私利的对立论者。儒墨所说"义"涵义基本一致,而其所言"利"则实有分别:儒家所说与义矛盾者,为一己之私利;而墨家所说与义一致者,乃是社会、民众之公利。可见,儒墨的矛盾,实是视角的不同。若从私利与义的关系上看,墨家也不会否定它们的对立性;从公利与义的关系看,则儒家亦不会否定它们的一致性。这就是何以会出现儒墨义利观中表面分歧的缘由。但无论如何,儒家重义,墨家重利,则是明显的事实。下面的分析即可说明这一点。

    从对"五常"的论述可知,孔子之义与仁等,行义即施仁于人,其中自然包括惠利人。但如《论语》所载:"子罕言利"。①孔子很少言利。这是因为在他看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②;"放于利而行,多怨。"③这即是说,君子能明白大义,小人则只知小利;为追求财利而行,就会招来怨恨。这里所说"利"字,显然都是说的个人的私利。但是孔子亦非只讲与义矛盾之私利,也讲过与义相谐之公利:"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④这里的利显然就是指的民众之公利。由此亦表明,孔子所讲的利实有私利、公利两种涵义,不可不别也。正是因此,孔子又说:"见利思义"⑤,"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⑥"义然后取"。⑦这表明,在孔子那里,始终是把义放在重于利的地位。他非常鄙薄只图私利的行为,但是于民有利的公村,是义之所生,这是不应拒绝做或抛弃的。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更强调了义的重要性,似是更表现了反利的倾向性。例如他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①这就是说人的一切言行完全以合义为准则,以合义为转移,只要合于义,言可以不必信,行也不必果。在义与利的关系上也是如此:"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②不合乎道义,给我以天下,也不予之"顾"。所以当梁惠王问盂子不远千里而来,是否"将有以利吾国乎?"时,他竟回答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① 《论语·子罕》。

    ② 《论语·里仁》。

    ③ 《论语·里仁》。

    ④ 《左传》"成公二年"。

    ⑤ 《论语·宪问》。

    ⑥ 《论语·述而》。

    ⑦ 《论语·宪问》。

    ① 《盂子·离娄》。

    ② 《孟子·万章》。

    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③这里似乎就更表明了孟子只要义,而不要利。当然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他这里是说,只要讲义,利也就在其中了。包括前面他所说非道义,"禄之以天下,弗顾也",亦包含了反面的意思,如合于道义,所给予的利禄便是完全可取的了。

    荀子完全继承了孔、孟尚义的思想,但他更明确地给予了利一定的地位。例如荀子说:"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虽桀纣亦不能去民之好义??"④他还说:"好利恶害,是君于小人之所同也;若其所以求之之道则异矣。"⑤这些显然与孔、孟不同,而是明确肯定了义、利乃是人生而固有的两种属性或需要,虽尧舜、桀纣,都不能去其一,特别是好利而恶害,乃是君子、小人所同有,只是由于求利之道的不同,这才区分出了君子与小人、治世与乱世。例如他说:"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①又说:"唯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②"君子治治,非治乱也。易谓邪?曰:礼义之谓治,非礼义之谓乱也。故君子者,治礼义者也??"③在荀子看来,君子是治礼义的人,小人则重利忘义甚至唯利是图。因此,义胜利,天下为治世,而利克义,则天下为乱世。故此,荀子主张提倡先义而后利,反对先利后义。如他所说:"国者巨用之则大,小用之则小。巨用之者,先义而后利;小用之者,先利而后义。"④他还讲:"汤武者,修其道,行其义,兴天下同利,除天下同害,天下归之。"⑤这里的所谓"天下同利",意即天下公众之利。这显然是把"行义"与"兴利"统一了起来。

    上述是先秦儒家的义利观。虽然他们从总体上说是重义轻利的,但却不是根本否定利的,他们实际上所反对的仅是一己之私利。特别是荀子提出了先义而后利的主张,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孟子单纯讲义而鄙薄利的观点。而荀子的"行义"即"兴天下同利",更是明确地肯定了"行义"与"兴公利"的同一性,这一点显然是对墨家观点的吸收。

    墨家的义利观与孔、孟有着明显的不同。墨子在《非命上》篇讲人之言行有"三表":"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其中"用之者"最为重要,这就是:"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墨子把"国家百姓人民之利"视作人的一切言行的最后表准,亦即把公利作为衡量一切人等行为和言论好坏的标准。可见墨子之重利。但是墨子亦同样"贵义",并专作了《贵义》篇,认为"天下莫贵于义","万事莫贵于义"。这表明墨子同样亦推崇义的精神。他甚至说:"天下有义则生,无义则死;有义则富,无义则贫;有义则治,无义则乱",①由此可见义对人类社会之重要,何以会如此呢?归根结底在于墨子实际上把义与利看作可以互相解说的或等义的。③ 《孟子·梁惠王》。

    ④ 《荀子·大略》。

    ⑤ 《荀子·荣辱》。

    ① 《荀子·大略》。

    ② 《荀子·不苟》。

    ③ 《荀子·不苟》。

    ④ 《荀子·王霸》。

    ⑤ 《荀子·王霸》。

    ① 《墨子间诂·天志上》。

    如《经上》篇说:"义,利也。"《大取》篇亦说:"义利,不义害。"《经说上》篇云:"义,志以天下为芬,而能能利之,不必用。"这里就明确地把义与利等同了起来,阐明了义、利的同一性。荀子之所以把"行义"看作是"兴天下同利",显然正是受墨子或后来墨家这些思想的影响。

    在先秦,除了儒墨在义利观上的辩论之外,法家的义利观也值得一提。

    韩非说:"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古者文王处丰镐之间,地方百里,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徐偃王处汉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荆文王恐其害己也,举兵而代徐,遂灭之。故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净于气力。"②这是说儒家行仁义那一套并不是万应灵丹。富国强兵之策,必须符合于时势。古代乃竟德之世,所以行仁义而王,中世则靠智谋,韩非所处之今世,则需竟于气力。所谓竞气力者,那就是要尚功利,以奖励耕战,从而富国强兵。后来李斯也持此观点。

    从先秦诸子的义、利之辨可以看到,随着从春秋到战国的时间推移,特别是到七国争雄的时代,在义利之辨中,经历了一个从重义轻利到义利并重,最后则出现了利重于义的发展过程。从先秦进入秦汉又如何呢?秦灭六国,归于一统,于是《吕氏春秋》又倡"贵公"、"去私"、"高义",提出了"为天下及国,莫如以德,以德以义,不赏而民劝,不罚而邪止"①的观点。这样就又把行德义提到了为国、为天下的至关重要的地位。经过秦末的农民战争,天下归汉,陆贾更明确地提出了"君子笃于义而薄于利"、"先道而后利"②的义利思想,并把仁义视为高于一切的指导精神。他说:"圣人怀仁仗义,分明纤微,忖度天地,危而下倾,佚而不乱者,仁义之所治也"。"百姓以德附,骨肉以仁亲,夫妇以义会,朋友以义信,君臣以义序,百官以义承,曾、闵以仁成大孝,伯姬以义建至贞,守国者以仁坚固,佐君者以义不倾。君以仁治,臣以义平。乡党以仁徇徇,朝廷以义便便。美女以贞显其行,烈士以义彰其名,阳气以仁生,阴节以义降。鹿鸣以仁求其群,关雅以义鸣其雄。《春秋》以仁义贬绝,《诗》以仁义存亡。乾坤以仁和合,八卦以义相承。《书》以仁叙九族,君臣以义制忠。《礼》以仁尽节,《乐》以礼升降。仁者道之纪,义者圣之学。学之者明,失之者昏,背之者亡。陈力就列,以义建功。师旅行阵,德仁为固,仗义而疆。调气养性,仁者寿长,美才次德,义者行方。君子以义相褒,小人以利相欺。愚者以力相乱,贤者以义相治。"①这里可以说把仁、义对于安邦定国、保民而工的作用说得淋漓尽致了,这样,从秦到汉又从重利轻义反过来转向了重义轻利。这就是董仲舒之前义利观的变迁。

    董仲舒显然是在综合先秦以来的义利思想基础上,提出了有董氏儒学特色的义利观。他的义利观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如把人及其一切特性归之于天那样,他把人的好义、欲利也归于了天。由此论证了义与利同时为人所有:天之生人也,使之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② 《韩非子·五蠹》。

    ① 《吕氏春秋·上德》。

    ② 《新语·本行》。

    ① 《新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