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司马迁评传 > 四、历史观

四、历史观

思考,即"略协古今之变"。

    "略协"就是综核、考察而把握大纲的意思。"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这是整部《史记》的写作要领。"略协"、"厥协"、"整齐"都有综合、总结之意。司马迁综核历史,鲜明地表现了历史是不断发展、进化和变革的观点,而且愈向前发展,变革愈烈。司马迁的这一思想,在《秦楚之际月表序》中用史实作了高度的理论概括。司马迁说:昔虞、夏之兴,积善累功数十年,德洽百姓,摄行政事,考之于天,然后在位。汤、武之王,乃由契、后稷修行仁义十余世,不期而会孟津八百诸侯,犹以为未可,其后乃放弑。秦起襄公,章于文、缪,献、孝之后。稍以蚕食六国,百有余载,至始皇乃能并冠带之伦。以德若彼,用力如此,盖一统若斯之难也。

    这段议论,十分简括地勾画了中国历史从虞、夏至秦汉大一统发展变化的轮廓。社会走向一统这就是两千多年来历史发展的方向,经历了漫长的历程,所以司马迁慨叹"盖一统若斯之难也"。这里一丝一毫循环论的影于也没有。秦楚之际的巨变,司马迁更是惊叹万分。他说:"五年之间,号令三嬗,自生民以来,未始有受命若斯之亟也。"陈涉、项羽、刘邦,都"起于阎巷",与虞、夏之兴和秦王朝之兴又是一番新气象。对于这种巨变,司马迁也是从历史的原因加以探索。他得出结论是"向秦之禁,适足以资贤者为① 《史记》卷七十四《孟子荀卿列传》。

    ① ②《史记》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

    ③ 《史记》卷三十《平准书》。

    ④ 《史记》卷十四《十二诸侯年表序》。

    驱除难耳"。秦朝禁忌太苛,它所施行的暴政引起了人民的反抗,于是"王迹之兴,起于闾巷"。这就是司马迁探索历史之变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发现了人的活动是历史的主体,从而写出了以人为中心的历史,排除了神意史观。司马迁发展、进化、变革的历史观,不仅表现在议论中,而且更加鲜明地表现在《史记》的具体内容中。朝代更替,制度建立,对民施政等各个方面都表现了这些进步的历史观点。《史记》卷首《五帝本纪》就是一个集中表现进化观点的鲜明例证。黄帝之世,部落互相攻战,生产落后。黄帝"修德振兵",统一了天下。他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按时插百谷,草创制度。黄帝本人"披山通道,未尝宁居"。颛顼、帝喾相继,大体仿黄帝之治。当尧之世,历法、生产、治政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尧用羲氏、和氏为历官,有了专门的推历机构。尧年老举舜摄政,经过了长期的考验,证明舜很贤能而授之以政。尧举贤、禅让,很重视人民的态度。当舜之时,礼仪制度都建立起来,舜举了二十二个贤人治理国家,各种事业都兴办起来。司马迁说,"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这句话就是《五帝本纪》的主题。历史经历了从黄帝到虞舜的不断发展,国家建制才初具规模。可以说《五帝本纪》的思想脉络对于读《史记》全书是一个示例。本篇仅三千余字,具体生动地描绘了五帝相承的发展变化,鲜明地表达了司马迁进化论的历史观。

    如上所述,司马迁扬弃和改造了循环论,借用循环论的语言来表述历史之"变",发展成为进化论的历史观,这是他对历史学的一大贡献。

    3.带二元论色彩的朴素唯物论历史观。

    历史是怎样向前发展、变化的,即是谁在创造历史,司马迁的回答具有浓厚的二元论色彩,但基本倾向是朴素唯物论历史观。本章前已论证,司马迁的天人观是二元论,他认为天人相感,天能支配人事,却又不受星占术荒诞迷信的束缚,对惩恶佑善的天道提出了质疑。这里着重评述司马迁在人事论述上的二元论,即他认为圣君贤相可以治平天下,但又承认人心向背起最后的决定作用。

    《史记》以人物为中心,主体是帝王将相。司马迁不遗余力地歌颂"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上",强调英雄的创世作用。但司马迁在英雄史观的内核中有两个显著进步的历史观点,符合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为后世史家所不能望其项背。分述于下。第一个观点,司马迁认为,任何个人不能专有一切智慧,英雄个人不能创世。五帝三代之主,圣明的表现就是举贤授能。他说:"尧虽贤,兴事业不成,得禹而九州宁"⑤。刘邦得天下,文臣如雨,猛将如云,但对强大的匈奴束手无策,国家定都不能决。陇西戍卒娄敬,脱挽辂,衣羊裘见高帝,建言定都关中,与匈奴和亲,国家赖其便。司马迁感慨他说:"语曰'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树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信哉!夫高祖起微细,定海内,谋计用兵,可谓尽之矣。然而刘敬(娄敬赐姓刘)脱挽辂一说,建万世之安,智岂可专邪!"①两千年前的司马迁从一个下层士兵的建言中看到了人民的智慧,不仅特为之作传,还上升为哲理,"智岂可专邪",从而否定了最最最的超人,实在了不起。为此,司马迁为侠客、医卜、商贾、徘优、博徒、妇女等等下层人物作传,创立类传,使《史记》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⑤ 《报任安书》。

    ① 《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赞》。

    第二个观点,国家兴亡,民心向背起最后的决定作用。"民惟邦本",这本是儒家宣扬仁政的基本观点。孟子进一步发挥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著名理论②。司马迁的贡献,他第一个真正用这一观点考察了历史的变迁,生动地描绘了人民群众的创造力量,从正反两个方面贯穿全书。正面描写,三代之王都是祖上积德累善赢得了百姓拥戴。"子羽暴虐,汉行功德"而得天下。孝文帝"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兴于礼义"。③这是得人心者得天下。反面描写,武王伐纣,"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武王至商国,商国百姓咸待于郊"①。秦之亡,是因为"天下同心而苦秦久矣"②,故陈涉发难,"风起云蒸,卒亡秦族"③。"风起云蒸"四个字形容了人民群众具有铺夭盖地的力量。韩信亡楚归汉,论项羽必败,其言曰:"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强易弱"。④事实一步步按着韩信的预言演进,楚亡汉兴,失民心者失天下。

    更能表现司马迁朴素唯物论历史观的是,他在《货殖列传》中提出的**动力说,也就是人类对于社会物质生活的依赖和追求是历史必然向前发展的"势",是任何力量也不能使之倒转的。这在前节经济观中已有详论,兹从略。

    综上所述,司马迁大一统历史观是对西汉上朝政治制度的肯定,《史记》的主题是尊汉。司马迁朴素唯物论历史观呈现二元论的色彩,不仅仅是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认识的历史局限性,而且更主要地反映了司马迁走向进步的足迹。形成司马迁独特历史观具有多种因素。思想资料的继承是一个重要方面。但就在这一个方面司马迁也不是墨守一家。他广泛地吸取先秦诸子以来百家学说中的进步观点和合理内核,形成自己朴素的唯物论历史观。如儒家的"民惟邦本"思想,法家的"法后王"思想,阴阳家的"循环论"变化思想,公羊家的"大一统"思想等等,司马迁都加以吸收、扬弃和改造。更重要的是司马迁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实录史事的科学精神,使他不断突破信仰的束缚,走向进步。正因为他精通天文、历法,加之求实的科学精神和大无畏的探索勇气,才使他运用观测资料批判星气之书的"讥详不经"。此外,司马迁的生活经历也是形成他进步历史观的重要因素。例如升华了朴素唯物论历史观的《货殖列传》就是司马迁二十壮游的成果之一。知识的扩展和生活的体验,使司马迁不断走向进步,终于突破帝王中心论而面向广阔的社会,熔铸了一定成分的人民的历史,从而表现了二元论的色彩。所谓二无论,是我们今天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回顾前人的思想体系所发现的矛盾,这是人类认识论的进步。在司马迁时代,他并不认为二无论是一个矛盾,而是很合谐的思想体系。所以司马迁自豪地宣称自成"一家之言"。

    ② 《史记》卷九十九《刘敬叔孙通列传·赞》。

    ③ 《孟子·离娄上》载孟子之言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① 《史记》卷十《孝文本纪》。

    ② 《史记》卷四《周本纪》。

    ③ 《史记》卷八十九《张耳陈余列传》。

    ④ 《史记》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