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司马迁评传 > 六、遗命司马迁

六、遗命司马迁

    元封元年(前110 年),春末夏初的三、四月,正是鲜花如锦的烂漫时节,封禅大典就要在泰山之颠举行。司马谈作为参与制定礼仪的主角之一,该是何等的激动。可惜他因病留滞周南(即今洛阳市),未能参与,这时司马迁正好从奉使西征的西南夷前线赶回来参加这希世罕用的大典,行到洛阳,见到了生命垂危的父亲。司马谈在弥留之际,见到了已经成才的儿子司马迁的归来,仿佛看到了希望,充满了坚定的信念。他激动不己,拉着司马迁的手,伤心地流着眼泪,嘱托后事。司马谈说①: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

    曾子有言:"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①"世传史官的司马氏之业,难道就要断送在我的手里吗?"司马谈发出了悲怆的叹息。他"执迁手而泣",只有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谆谆教导司马迁要发扬祖德,克尽孝道,继承自己开创的事业,肩负修史之任。司马迁奉使西征,甚得汉武帝恩宠,又值封禅大典,很可能被委以重任,如果这样,那世传的史官之业真的就要断绝了。所以司马谈临终遗言,要求司马迁断仕途之想,一定要继任冷清的太史令。司马谈沉痛地继续说: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

    一代封禅大典,作为职掌天官的司马谈未能参与,那心情怎能平静!他慨叹是命运捉弄人。看来,这遗憾就要带往九泉了。恰好,才华横溢的儿子司马迁归来,给弥留之际的老人带来了莫大的藉慰!这也许就是一种命运的安排吧!只要儿子答应继承遗愿,就可以弥补所有不尽人意的遗憾了。司马谈需要儿子作出坚定的回答,因此他简直是反反复复,絮絮叨叨起来,一则曰:"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再则曰:"余死,汝必为太史。"三则曰:"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接着,司马谈又以严肃的口吻对司马迁说: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夫天下称诵周公,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宣周邵之风,达太王、王季之思虑,爱及公刘,以尊后稷也。

    这里,司马谈以孝道之义教育司马迁。司马谈高度评价了修史的重要意义,不亚于太王、王季、文王、武王、周公、召公等伟大历史人物的创业。周朝八百年天下,就是由这些历史人物,一代接一代光耀起来的。在司马谈看来,完成一代大典,垂名万世,光耀祖宗,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