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司马迁评传 > 四、问故于孔安国

四、问故于孔安国

    孔安国是孔子的第十二代孙,鲁国曲阜人,西汉武帝时的大经学家,兼通今古文学。孔安国的古文学,承受家学,他的今文学是向申公学《诗》,向儿宽学《今文尚书》。儿宽是伏胜的再传弟子,欧阳生的学生。申公、欧阳生都是西汉著名的今文学大师。汉武帝元朔二年,孔安国为博士,元狩五年官至谏大夫,元狩六年出为临淮郡太守,不久就死在任上。司马迁向孔安国问故,也是二十壮游归来京师之事,应在元朔末至元狩末,即司马迁二十二、三至二十七、八岁之间。

    1、司马迁问故的内容。

    《汉书·儒林传》载:孔氏有《古文尚书》,孔安国以今文字读之,因以起其家逸《书》,得十余篇,盖《尚书》兹多于是矣。遭巫蛊,未立于学官。安国为谏大夫,授都尉朝,而司马迁亦从安国问故。迁书载《尧典》、《禹贡》、《洪范》、《微子》、《金滕》诸篇,多古文说。

    这段记载,说明司马迁师事孔安国,问故习《古文尚书》,至为明白。

    结合《史记》考察,司马迁问故,不限于《古文尚书》,而重点却是《古文尚书》罢了。

    西汉经学有今古文之争。用战国时古文写的经书称古文经,用汉代简化的隶书写的经书称今文经。经过传写,今文经与古文经在文字上有异同,这是正常现象。《今文尚书》是伏胜口授,晁错纪录整理,文字异同会更大。文字异同,只是一个校勘问题,并不是根本性的学术分歧。孔安国传《古文尚书》,以今文字读之,也就是转写成今文。所谓今古文之争,是指两种不同的解说。古文家训诂简明,不凭空臆说,排斥迷信,有高深的学术修养,被称为朴学。古文经学,政治倾向保守,道法尧舜,不适应变革的秦汉大一统政治。董仲舒是治公羊春秋学的大儒,他融会道法,折衷孟荀,把经学阴阳五行化,整齐百家之学于儒学,宣扬大一统,以天人合一理论推行阴阳灾异,主张更化改革,从而创立了今文经学。今文经学,解说经义依政治需要而推衍,繁琐、迷信、穿凿附会,很少有学术价值。到东汉,今文学与谶纬学结合,走入死胡同,释一字一句,往往用数万言,甚至数十万言。东汉末古文经学兴起,随着汉家政治的结束,古文经学取代今文经学获得了正统地位。

    今文经学因适应大一统的政治需要而成为西汉时期的官方哲学。大学五经博士十四家,全为今文经学。郡国有文学之官,地方学校当然也以今文授学。士人读书做官,走博士弟子应试是正途,因此西汉儒学大兴,也就是今文经学大兴。司马迁出仕,立身处世,以今文经学力准则,这是毫无疑义的。正因如此,司马迁问故《古文经学》,引古文说述史,所以班固才在《儒林列传》中作了特别的记载。

    《尚书》为秦火所焚,伏胜口传《今文尚书》只有二十九篇。孔安国所传《古文尚书》是孔氏壁藏的古本,较为完整。孔安国以今文字校读,多出十六篇。孔安国死后,其家才献于朝廷,时值巫蛊案发,朝廷混乱,未立于学官。这说明,孔安国是私传《古文尚书》,司马迁是孔安国的私淑弟子。司马迁十岁诵古文,早已能识读古文书。可见司马迁问故,是问古文家大义,即"古文说"。说,即解说。《古文尚书》多出的篇目,也只有孔安国私传。孔安国兼通今古文学,如何将两者融会贯通,也是司马迁学习的内容。

    此外,问故,不应当限于《古文尚书》。《儒林传》讲的是《古文尚书》师承,自然只记载司马迁学《古文尚书》。实际上问故的范围是包括《古文尚书》在内的广义古文学。《史记》中列举的古文就有《春秋》、《国语》、《尚书》、《论语》、《五帝德》、《帝系姓》、《谍记》等等。司马迁述史,"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厥协,即综合,贯通;整齐,即别择,统一。古文典籍是原始资料记录,或早期的可靠文献。一切传说,百家言,都要用古文来作验证,"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③。例如《谍记》载黄帝以来,皆有年数,司马迁用《尚书》按核,认为不可信,所以不取,只作《三代世表》,而不作年表;而《五帝德》、《帝系姓》,用《春秋》《国语》按核,认为可信,于是引为依据写黄帝、颛顼、帝喾事迹。但司马迁又屏除了其中许多不经的神话,如说黄帝"乘龙颛顼云以顺天地之纪",颛顼"乘龙而至四海",帝喾"春夏乘龙,秋冬乘马"等等。《山海经》也是古文,但司马迁说:"《山海经》所言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如《山海经》载,黄帝与尤战,"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尤"。《五帝本纪》载黄帝与蚩尤战,只说"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由此可见,司马迁述史,十分谨严,对古文资料别择去取,极有章法,这也是古文学的内容。孔安国训故《古文尚书》,对古文的去取,自然是十分精通的。

    《五帝本纪》是司马迁运用古文资料创作的精采篇章之一。他不满《尚书》"独载尧以来",又不满"百家言黄帝,其言不雅驯",于是他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