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司马迁评传 > 五、负薪塞河

五、负薪塞河

    兴修水利是发展农业的一个基础。传说大禹治水得天下,从此,历代帝王治水被视为圣明的表现。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铁工具的使用,水利事业蓬勃发展。春秋时的鸿沟,沟通了黄河与淮水两大水系。战国时各国发展经济,兴修水利是突出的表现。西门豹引漳水溉邺,以富魏之河内。秦关中郑国渠,蜀守李冰修治都江堰,最为有名。都江堰历经两千多年,至今造福人民,成为世界上著名的水利工程,并使岷江离碓成为当今的旅游胜地。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但它也给人们带来了水患。历史上它曾多次决口横流,泛滥成灾。提起黄河,旧时人们不寒而栗。历代统治王朝所耗费治黄的人力、物力不可胜计。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大规模兴修水利是从汉武帝开始的,通渭,引汾,开褒斜道,穿洛,塞河,都是这一时期进行的水利大工程。塞河最为壮观。元封二年(前109 年),为害二十余年的黄河大决口,终于给堵塞了。这是人与自然斗争的一场伟大壮举。司马迁亲身经历了这场斗争,追想大禹治水的功业,回顾三代以来治水的经验,面对汉代治水的伟大业绩,感奋异常,创作了《河渠书》。

    《河渠书》以大禹治水开篇。他治水十三年间"三过家门而不入",有智有勇,任何困难和挫折都不能使他低头。他"陆行载车,水行载舟,泥行蹈毳,山行即桥"。遇到困难,他总能想出克服的办法,终于完成了"以别九川,随山浚川,任土作贡"的伟大事业。大禹治水的传说经司马迁描写,成为有声有色的历史故事;大禹顽强斗争的精神,成为鼓励人们树立自信心的精神财富。大禹治水的成功,是人定胜天观念的形象化。司马迁的记载,则熔铸了人们实际治河的经验,读来十分亲切。

    汉兴三十九年,汉文帝前元十二年(前168 年),黄河决堤酸枣,东溃金堤。酸枣,汉县名,在今河南延津西南。金堤,又名千里堤,在今河南滑县境内。汉文帝动员了大量的部队和民工进行修治。此后又过了三十六年,至武帝元光三年(前132 年),五月丙子(五月初三日)河决瓠子。瓠子,古水名,是分黄河水而形成的一条溢洪水道。瓠子分河之口称瓠子口,在今河南濮阳南。汉武帝派汲黯、郑当时等人堵塞。但是,由于外戚武帝舅田蚡的阻扰,堵塞决口的工程被制止。田蚡食邑鄃县在河北,河南缺口,河北不受水害。元光四年,虽然田蚡死去,但瓠子缺口一直拖了下来,二十多年没有堵塞好。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