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王韬评传 > 三、上书太平天国

三、上书太平天国

    站在地主阶级立场上,王韬对犯上作乱的农民起义有一种天生的仇恨。

    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他曾作诗言志说:男儿生不必封万户侯,死不必崇千尺邱,但愿杀贼誓报国,上纤当宁南顾忧。①丈夫拔剑誓杀贼,迳持寸铁奔狼群。

    手枭贼头掷账上,功成却赏名甘沦。②在他的日记中更有要"生刮"太平军一类的字眼,如1860 年3 月30 日日记写道:"一片佳山水,蹂躏至是,可为扼腕。愿从大侠,出箧中匕首捥其腹也。"③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王韬对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的仇恨,只是一种地主阶级文化人对敌对阶级武装抗争的一种阶级本能反应。从利益分配角度讲,王韬祖上和他自己不仅均未食过清朝俸禄,相反却是因为清朝的建立而使昔日的王家大族"阖门遇难",一蹶不振。王韬怀才不遇、被迫谋食西舍、"贱等春赁"的经历更使他对既得利益者怨恨不已。随着王韬对太平天国了解的加深和他对"清朝拔擢"的彻底失望,他心底原先的出自阶级本能的对农民起义的仇恨,逐渐让位于一种权衡局势、权衡得失的自觉利益选择。太平天国攻占苏浙大片土地之后,势力出现衰而复振局面。1860 年8 月19 日,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指挥蔡元隆、郜永宽等部三面围攻上海,焚毁江海关,兵锋直逼英法租界。王韬从诸翟逃回上海正是由于此次太平天国东征军攻打上海、外围团练纷纷解体所致。此后,太平天国虽然因上游告急没有打下上海,但上海再也不能保持昔日之安静。区区一隅,已在太平天国的包围之中。灭顶之灾的威胁无日无之。处在这样的"危如垒卵"的形势之下,王韬大有"未日来临"的感觉,他在诗歌中忧心忡忡地写道:忧时只觉鬓毛非,厌听频年说乱离。

    带甲几锭于地满,运筹谁答庙廊知。

    堪嗟吴越无完卵,尚望淮徐速济师。

    只是目前已难料,况能远虑计安危。①既然自己从来没有从清朝那里得到过什么,既然清吏已经是"只是目前已难料",王韬认为他没有理由去做大清王朝的陪葬品,继续留在上海。于是在1861 年冬天,他携其家眷逃离上海。

    与一般地主、商人所不同的是,王韬没有向北逃难,而是向仍在太平天国控制之下的苏州甫里迸发。对此时的王韬来说,太平天国已不象地主分子想象的或风传的那样可怕。他去过太平天国占领区,亲眼目睹过太平天国治下商业繁兴、"百货云屯"的实情,也略知太平天国尊称基督教徒为"洋兄① 王韬:《蘅华馆诗录》,卷三,"闻客谭近事有感"。

    ② 王韬:《蘅华馆诗录》,卷三,"我生"。

    ③ 《王韬日记》,第151 页。

    ① 王韬:《蘅华馆诗录》,卷三,"频年"。

    弟"、尊称文化人为"先生"的基本政策。而与他经历相仿、1854 年和他在墨海书馆曾一同研读过圣经的洪仁汗,此时跃升为太平天国总理朝政一事更使他产生了太平天国用人不拘一格和"需才孔急"的印象。

    对多次深入太平天国了解情况一事,王韬一直讳莫如深。但综合各种记载,可以确定他说,王韬不仅数次陪同外国传教士前往苏州地区考察,而且访问过太平天国首都南京。①藏于北京图书馆的《蘅华馆日记》手稿中有如下记载:十一年二月朔日,作金陵之游,英国牧师艾君迪谨(即艾约瑟,Joseph Edkins)招余作金陵之游,不获辞。金陵久为贼窟,丙午秋试一至,今屈指十六年矣。②王韬的换帖好友、当时居住在上海的赵烈文在咸丰十一年三月初二日(1861 年4 月11 日)的日记中也记载了此次王韬访问天京的情况。日记写道:王兰卿来。兰卿自汉口返,言绕城外有官兵,而黄州已失,式昌方面纷纷移徒。伊去时过江宁,曾进 城。城中街市繁盛,绝不盘诘。贼渠伪于王之子出见夷酋,意甚畏之云。①文中所提夷酋是指英国在华海军司令何伯和参赞巴夏礼。他俩奉英国特使额尔金之命于1861 年3 月初访问天京,与太平天国讨论太平军是否进攻上海问题。英国传教士、王韬的雇主艾约瑟和慕维廉等也搭乘何伯的军舰随访太平天国首都。王韬作为传教士的雇员自然也一道上岸活动。②在王韬自己印行发表的文字中,虽然没有随同传教士访问天京的记载,但亦有这方面的蛛丝马迹。他的《蘅华馆诗录》中有一首"从舟中望金陵诸山"这样写道:击揖中流素志违,片帆迅挟浪花飞。

    江山满目悲残劫,云物遥天有杀机。

    六代兴亡王气尽,中原战伐霸才稀。

    怆怀为洒新亭泪,风景依然时事非。①① 有关王韬陪同外国传教士访问苏州等地的情况可参阅艾约瑟和杨笃信苏川访问报告,见于TheMissionaryMagazineandChronicle24(1860)。

    ② 王韬:《蘅华馆日记》.转见于胡适:"跋馆藏王韬手稿七册"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1934 年5、6 月。① 赵烈文:《能静居士日记》,咸丰,十一年三月初二日。

    ② 关于英国传教士在天京的活动详情,艾约瑟有"南京访问记"一篇,收在他妻子JaneREdkins 所著的ChineseSceneesandpeople,withNoticesofChrisTianMissionsandmissionaryLifeinaSeriesofLettersfromVariousPartsofChina,WithaNarrativeofaVisittoNankingbyHerHrsband,TheRev.JosepbFdkins,(LondonI863)中。笔者未见到原著,茅家琦先生《太平天国对外关系史》引述了部分有关外国传教士在天京活动的内容,从中可见文约瑟一行的主要活动是宗教活动。另夏良才先生在《王韬与中西文化交流》(《近代中国人物》第三辑,里提到西方传教士曾向太平天国首领递交说帖、信件,其目的除宣传基督教教义以外也包括劝阻太平大国进攻上海。① 王韬:《蘅华馆诗录》,卷三,"从舟中望金陵诸山"。

    明眼人一看此诗就知道它作于南京下关的船舰之上。作诗讲比兴,没有金陵之行,哪来"六代兴亡王气尽"的感叹呢?

    此次金陵之行,不仅使王韬看到太平天国境内的真实情况,了解到太平军的实力,而且使他获悉太平天国攻打上海的时间,何伯、巴夏礼与太平天国领导人谈判的结果,只是得到了在本年内不进攻上海和吴淞的许诺。②因此,王韬在1861 年冬抄将老母妻女匆忙送回苏州家乡。此事也反证了王韬确实去过太平天国首都天京。

    为了改变受人蔑视的地位,地主阶级的下层或外层人物在农民革命时代往往有做开国元勋的**和举动。王韬此次举家离沪旋里,一方面是为了躲避太平天国攻打上海的兵锋,另一方面显然也有"坐山观虎斗"、"择木而栖"的考虑。他曾经为清朝出谋画策,甚至不惜冒险直接对抗太平军,但结果却是"忌恨猬集"。这不能不促使他考虑另辟成功之路。建立功业的**使他改变了忠诚的方向。兵威正盛的太平军、太平天国的基督教色彩以及王韬本人与太平天国第二号人物干王洪仁玕的相似经历和特殊关系都不断地向他昭示:"如果他投身叛乱者行列,他赢得权位和影响的机会将比他站在清王朝一边更大。"③在"忠诚"与前途必须二者取其一的时候,他最后选择了后者。

    王韬回里居住,自然引起清朝官员的怀疑。为了遮避清吏耳目,他假装奉令回籍"侦贼"、"杀贼先结贼"。可是后来的事实是,"侦贼"、"杀贼"未见其行,"结贼"却水到渠成。他与太平天国乡官周旋揖让,过从甚密。随后又通过他们结识太平天国苏福省民政长官刘肇钧。 1862 年2 月2日,王韬再也按抑不住对新政权上策图功的冲动,以"黄畹"名、"兰卿"字向刘肇钧上书一封,并请刘肇钩看后将其转呈忠王李秀成以资决策。

    王韬在这封信里开宗便说,他恭呈此信是为了报答太平天国领导人的"知遇"之恩,他写道:"窃以畹承大人推毂以来,无日不以兢惕持躬,以期尚副厚望,下济穷黎为念。伏枕筹思,急于报效??今畹之老母山妻,弱息稚胤,尽已迁徒至里。从兹托庇字下,实望栽培而嘘噢之。"①接着,王韬从战略高度为太平天国领导人剖析了太平军攻打上海的利弊。他指出,虽然洋人自通商中土以来"欺凌我民人,藐视我儒士","桀骛难驯,隔阂不仁",但它不是太平天国的主要敌人,"与我争天下者,清也,而非英法也",所以,太平天国应该把主要力量放在打击上游和北方的清军上面。他引经据典地说:"事固有先其所急而后其所缓者,昔曹操先并袁绍而后取刘表,以成鼎足之势;明太祖先攻陈友谅而后张士诚,遂以混一字内。方其时,表与操势固相远。而土诚地处逼近,似宜先除,而明祖以为士减自守庸才,不足为虑,友谅雄姿跋扈,诚恐伐张而陈蹑其后也。今洋人特知自守,决不远出一步。曾郭藩(亦曾国藩)之踞安庆,乃真心腹大患耳。夷人之性尚势而重利,趋盛而避衰。我苟姑置不问,用兵上游,一二年问荡涤腥秽,奠安区字,削② CorrespOndenceRespectingtheOpeningoftheYangtzekiangRivertoForeignTradep.32 转见于茅家琦:《太平天国对外关系史》,第203 页。

    ③ 参见PaulACohen,BetweenTraditionandModernity,P.55.① "苏福省儒土黄畹上逢天义刘肇钧禀"。见于太平天国博物馆编:《太平天国文书汇编》,第466-471页。

    平僭伪,则洋人必稽首称臣,愿世为屏藩而罔敢二心。夫王政隆而四夷宾,大道昌而异学息。"①王韬主张先用兵上游,但并不绝对坚持"上海必不可取"。他以为如果太平天国一定要攻打上海,也得遵循"舍坚而攻暇,避锋而挫弊"的用兵之道。为此,他提出一套攻取上海的方略,即所谓:"明告而严讨之,阳舍而阴攻之,徐以图之,缓以困之。"②他进一步解释说,"明告之而严讨之"就是要太平天国忠王先移文于英法二邦领事,明告"两国相争例不相助",谴责英法"前者何以袒清"。然后视洋人反应而采取行动。如果洋人果肯将清朝军队"驱而远之",上海"全为通商境界",则太平天国可以不烦一兵,不折一矢,"但遗一介行人通问好足矣";如果洋人固执谬见,一味袒清护清,则"彼气已衰,我怒甚烈",自然不难攻克。③何谓"阳舍之而阴攻之"?王韬指出,英法二国刚从各地调兵遣将来沪,其气正壮,其志正盛,当此之际,太平天国应该"勿复骤犯",而转用兵于他城他地,缓以时日,"有若舍而去之之意",以使敌人以为太平天国慑其威而退,逐渐松懈戒备。"然后令我兵刻期大集",上海自可一战而下。④"徐以图之,缓以困之"就是主张太平军用兵要统筹考虑,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