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科尔传 > 第六章 选择了“政治”

第六章 选择了“政治”

    风流水转,两年时间弹指即过。1949年,海德堡宫。一位身材魁梧,浓眉大眼的小伙子提着一桶浆糊,站在沿街的墙根下。墙面上贴满了各种各样的标语,其内容大都是号召市民选举某某为第一届联邦总理或联邦总统之类。小伙子看罢之后,微微皱了一下眉头,因为他知道如果再将标语贴到中间去的话,一定引不起路人的注意了。他身旁是一条行人穿越道,几个男女守在那儿,似乎想要得个空隙,走到马路的那边去。不远的地方,一个年纪较他略大的青年人正弯着腰,整理着花花绿绿的标语。

    “嘿,科尔,请你过来帮一下忙!”那个整理标语的青年人直起腰向那个身材魁伟的小伙子招了招手。

    “海因里希·霍尔肯布林克,你的活儿干得可不怎么利索。”科尔摇了摇头走了过去。

    说话间,一辆“希特勒时代”的旧出租汽车缓缓地在不远处停了下来,俄顷,车门一开,一位气度不凡的老人从出租车中钻了出来。这位老人就是未来的第一位联邦总理康拉德·阿登纳。不过,现在还是大选时期,73岁的科隆市长阿登纳是作为候选人参加此次联邦总统和联邦总理竞选的。

    科尔站在那儿不胜感慨,他觉得这位总理候选人实在“太老了”,而那辆出租车又委实太旧了。那个时期,联邦德国的汽车还相当匮乏,即使是像联邦议院的议员那样的上流人物也不得不开着那些只是应急修理了一下的汽车和旧出租车参加竞选。至于若干年后,德国汽车工业突飞猛进,生产出奔驰之类的豪华名车,是当时的德国人无从想象的。

    世界经济危机和战败国的命运,使得本已萧条的国民经济雪上加霜。但是,德国工业并未因此而停滞不前,各行各业励精图治,不久,经济方面便大有起色。战争所遗留下来的饥荒、生产场所的破坏、机器设备的老化以及材料、运输工具的奇缺,都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控制。以1950年为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生产原钢1181.4万吨,苏占区生产了99.9万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生产汽车219400辆、摩托车257700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生产汽车7200辆、摩托车9600辆。

    德国经济的发展,并没有使战后的人民得到什么好处。因为其中绝大部分产品已作为赔偿品被战胜国运走。他们只有生产的义务,却没有享受的权利。科尔站在大街上,看着衣履寒酸的市民一个个从身边闪过,看着科隆市长和他的旧汽车,一时间,心中卷起千层浪!他咬了咬牙,暗暗下定决心:他要令这一切改变!使德国人都过上富裕的生活!

    但是,现在他必须工作,必须为竞选张贴标语。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欧洲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为了维护欧洲的和平,使德国不要有发动战争的能力,苏、美、英等反法西斯同盟的主要国家早在1943年就开始商讨德国问题。经过一番运筹帷幄后,以德国分裂、美苏分治为主要特征的“雅尔塔格局”就逐渐形成了。

    根据1945年7月17日~8月3日的“波茨坦协议”,四个占领国在占领期间要“在实际可行的情况下”,从政治、经济上保持德国的“统一性”,共同负责恢复德国的统一。但是,签字国的作法却恰恰相反。

    1948年6月18日和6月22日,西方占领区(美、英、法)和苏占领区先后实行货币改革,首先使德国从经济上分裂了。

    1948年4月20日至6月日,美国、法国、英国、荷兰、比利1时、卢森堡六国外长在伦敦召开会议,决定在西占区成立制宪会议和选举政府。

    1949年5月23日,西德制宪会议通过临时宪法,即“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正式宣告成立。

    9月12日,基督教民主联盟、德国社会民主党、自由民主党、德国**、巴伐利亚党、德意志党、中央党等12个政党的数百名议员在联邦议院选举了第一位联邦总理。数天后,西德基督教民主联盟、社会联盟和自由民主党、德意志党的联合政府应运而生,康拉德·阿登纳成为了二战后联邦德国的首任总理。

    新政府的成立并没有给科尔带来任何快意,相反,在他的心中却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忧愁。在海德堡宫,他和那位阿登纳有过不期然的相遇。但是,他始终觉得,这位阿登纳先生作为新联邦德国的总理实在太老了!

    就在这个时候,苏占区反法西斯主义政党、自由德国工会联盟以及**的信仰者在东柏林德国人民委员会大厦举行会议,1949年5月30日通过宪法草案,10月7日生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宣告成立,定都东柏林。

    早在联邦政府成立之前,西德人就有把首都定在西柏林的想法。但是,迫于四占国的压力,联邦政府不得不改变计划,并花掉比预算高出百倍以上的金钱,将首都从西柏林迁至波恩。这一始料不及的麻烦使西德人元气大伤,但是他们不得不继续挺直腰杆面对惊人的占领费、200万失业大军、不计其数的战争伤员和比1939年多出生的1000万人口的困难。

    实在太难了!德国举步维艰,德国人民有苦难言。这一切都是法西斯带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