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卓别林传 > 第二十五章 退隐莱蒙湖畔,出版自传

第二十五章 退隐莱蒙湖畔,出版自传

道:献给——乌娜。

    有些人指责他“趋炎附势”,常与一些王公贵族、政客富翁及各类社会名流往来。这方面篇幅是不少,但因此指责他“趋炎附势”则毫无根据与道理。略举一例,当年,德国作曲家汉斯·艾斯勒在美遭驱逐时,他致信毕加索等国际名流请求声援;而他自己受“非美活动委员会”迫害时,他既未向邱吉尔等政治家求助,也没向爱因斯坦、肖伯纳等科学巨人与文豪求援。

    还有些人责难他过分吹嘘挣钱的本领,这也不值一驳。恰恰是制片商们的巧取豪夺,迫使他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手段来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如果他不在商业社会中学会理财的话,肯定早就在无声片末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或“麦卡锡主义”肆虐时期,停止创作、导演影片了。何谈建起自己的制片厂、当独立制片人、拍出精品杰作?

    《卓别林自传》内容真实、史料丰富、文字优美、语言流畅,既详细地叙说了本人的不平凡的身世家事,又生动地描绘了20世纪上叶的电影概况。自传中所涉他对电影艺术的见解,尤其是对喜剧艺术的钻研,和对人物形象的塑造,颇有研究意义。至于书中不少篇幅提到的,他与各国政要、科学文化名人、艺术大师、财阀富翁等的交往,也很有历史价值。尽管自传中也有语焉不详之处和疏漏遗珠之憾,如很多重要事件发生的时间没有记下来,也没有记清创作年表,几部巨作如何诞生行世只点到为止,等等。但它仍不失为卓别林的又一部巨作,和了解研究卓别林一生及其电影的宝贵史料。因此它在全球范围被翻译成各种文字的版本(译成中文即42万7千字),极受各国读者、影迷欢迎。

    自传中最动人处,是全篇结束的最后段落。这位古稀老人对爱与幸福的描述:

    叔本华说,幸福是一种消极的状态,我不同意他这种说法。我明白幸福的含义。我很幸运,成了一个出色的女子的丈夫……纯粹的爱情是最为美丽的,但也是令人无可奈何的,因为它是人们无法表达的。我和乌娜生活在一起时,她性格中显出的那种深沉与恬美,对我永远是一种启示。即使是她沿着韦维的狭窄道路,在我前面婉约而端庄地走着时。我看见她那挺直了的匀称和姣小的身体,拢向后面的黑发中露出的几根银丝,就会突然对她的一切产生爱慕,觉得自己嗓子里被一块什么东西堵塞住了。

    怀着这种幸福感,我有时候坐在我们的阳台上。夕阳西下,我的眼光越过了那大片青绿的草坪,眺望远处的湖水,而湖水以外则是那些凝重的群山。怀着这种心情,我一无杂念只能欣赏那庄严的宁静的美。

    “这个世界变得更年轻了,青年人接管了这个世界”卓别林在自传的结尾部分这样写道。但是“我依旧雄心勃勃,我永远也不服老。我有许多事情要做,除了有几个尚未完篇的电影剧本需要写好。我还要写一个剧本,编一出歌剧——如果岁月许可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