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卓别林传 > 第二十六章 重出江湖,《香港女伯爵》的慨叹

第二十六章 重出江湖,《香港女伯爵》的慨叹

    75岁的卓别林完成了他人生的一件大事:出版了自传后,如他所说“我永远不服老”那样,艺术灵魂又不安分起来,决定重出江湖。当年为拍摄《大独裁者》放弃的那部作品,他在1964年10月至1965年10月又将它重新修改编写出来。因为他发现正走红国际影坛的意大利女影星索菲娅·罗兰,很适合演他剧本中的女主角。

    这是他的第80部电影,名曰《香港女伯爵》。影片仍由他自己导演、作曲,只是他不再担任男主角,他出演只有几个镜头的客轮老侍者。他聘请了索菲娅·罗兰担任女主角,一个沦落香港的俄国女伯爵。男主角、一个美国驻外大使,系著名美国影星马龙·白兰度饰,他是卓别林二儿子雪尼的朋友。雪尼在影片中即饰大使密友(雪尼1948~1952年与几个好友在好莱坞创建了一家影剧院,卓别林曾帮他导演了几部戏),卓别林与乌娜生的第一个孩子杰拉尔丁也在影片中饰一小孩。

    1966年影片在伦敦拍摄,由环球影片公司投资制成彩色片。世界第一部真正的彩色影片是1935年在美国拍的《名利场》,直到60年代初各国才普遍拍摄彩色片。卓别林第一次不当自己的影片的制片人,但他终于在60年代中拍了一部彩色片:

    30年代,一个富有的美国外交官到中国旅游。当他乘坐一艘豪华邮轮离开香港时,在壁橱里发现了一个企图偷渡出境的漂亮女人。原来她是一位流落在香港的俄国女伯爵,她没有钱和职业,不愿当卖身舞女。想逃离香港又没护照,就设法上了邮轮躲到外交官的头等舱里。美国大使开始想揭发她,后来心软把她藏起来。他太太在中途突然登船,经过一系列的误会后,外交官爱上了女伯爵。结果他丢掉了大使的职务,妻子也与他分手,最后女伯爵与他前往檀香山谋生……

    出于一贯的作风,卓别林仍然是把每个角色的表演细节,替他们逐一地全部设计出来。这种导演手法,在马龙·白兰度看来难以忍受。他是出于对卓别林的尊敬及与小卓别林的友情接受这个角色的,但他的创作个性不适应卓别林式的喜剧表演。他勉为其难地亦步亦趋,却忍不住对某些记者说出“这位老先生是个好老头,可是他的导演手法是完全过时了”。报界把这种舆论“炒”了起来……

    影片的首映1967年1月5日在伦敦举行,卓别林带着乌娜和他的10个孩子中的8个出席盛大的典礼。翌日,英国的报评普遍感到失望,有的文章竟写出“卓别林的惨败”的标题。《泰晤士报》则说“对于像他那样的人来说”,这是“不可原谅的平庸”。一个评论家用了这么一个长句子“这是一部要送进电影博物馆的影片,是一个曾是一位天才的电影艺术家但不懂得随着他的表现手段的演进而演进的人的作品。”翌日清晨,白兰度曾打电话告诉索菲娅“影评界把我们全骂到了”。

    无疑,影片因通俗闹剧式的情节而带有30年代的痕迹,新意不足是一个方面。此外,卓别林在角色分配上,让马龙·白兰度饰不苟言笑的男主角,是一个小小的失误。当年他本人在《一个国王在纽约》中饰演动了美容手术的国王,那一动不动的脸是非常有表现力的。而白兰度在《香港女伯爵》中却表现不出多少幽默感,这与卓别林的诱导过度有关。电影表演艺术在多向发展,同样一个人,一种风格,没有创新也就是停止不前。但其他角色却个个称职,尤其是索菲娅·罗兰幽默、滑稽、富有活力的表演,十分完美;超过《巴黎一妇人》中艾娜·卜雯斯的表演。

    虽然伦敦的影评呈一边倒态势,但卓别林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