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卓别林传 > 第二十三章 接受国际和平奖,会见周恩来、邱吉尔……

第二十三章 接受国际和平奖,会见周恩来、邱吉尔……

的说明,概括地介绍一下剧情,用语要有点诗意,带点悲剧气氛,把观众的思路引入电影,不再作其他解释。”

    当卓别林看了周总理托代表团成员带给他看的这部电影,深为总理的睿智叹服。他没想到刚站起来的中国人能拍出这么棒的电影,看到影片结束时,两位真心相爱的年轻人,化作了翩翩起舞的美丽蝴蝶时,他不禁流出了眼泪……他对中国代表团的工作人员说:“就是需要有这种影片,这种贯穿着中国几千年文化的影片。希望你们发扬自己的文化传统和对美的观念。我希望你们对自己有充分的信心,而我知道你们是已经有了。影片好极了,希望你们能多拍这类片子。”

    在隐居式的生活中,卓别林并没忘记电影事业,他仍然在进行电影创作,瑞士的安宁环境,使进入老年的他笔锋不减当年。1955年他编写完他的第79部电影剧本,并准备在家乡伦敦拍摄它。这样,他和乌娜有时从洛桑飞赴伦敦。

    1956年2月下旬那次,正逢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和外交部长布尔加宁访问英国。卓别林就应苏联大使馆之约,会见了赫鲁晓夫和布尔加宁。赫鲁晓夫很高兴地招待他和乌娜喝了伏特加酒,告诉说俄国人非常喜欢看他的电影。

    第二天晚上,卓别林夫妇正在萨伏依饭店烤肉餐厅用点心时,不期而遇温斯顿·邱吉尔夫妇。暌违15年后,当卓别林满面笑容向首相介绍乌娜时,刚退休的前首相说:“好呀!”语气中似乎含有一点不悦情绪。

    后来话题转到《舞台生涯》这部片子上时,82岁高龄的邱吉尔终于问出这么一句:“两年前我写过一封信给你,祝贺你的影片成功。你收到了吗?”

    “哦——”卓别林热情地告诉他:“收到了,收到了。”“那么,你为什么不回我的信?”卓别林激动地表示内疚:“我没想到那需要回信。”邱吉尔先生可不是随便能蒙过去的人:“哼,我还以为那是你对我表示见怪呢。”

    “哦,绝对不是。”该怎么说呢,他当时那么多分身无术的事。“不过,我是一向爱看你的影片的。”邱吉尔先生说。

    卓别林对邱吉尔的话洗耳恭听,他感到这么一位伟大人物会留心这么一件琐屑小事,竟还记得两年前一封未有回音的信,真是有趣。他回忆起15年前在邱吉尔的别墅中,这位伟人建议他拍《拿破仑》的影片和教他砌砖墙的事……

    回到瑞士,他又收到印度总理尼赫鲁一函,希望在洛桑见上一面。内附英国末任驻印总督蒙巴顿将军夫人的介绍信,将军夫人在信中说:尼赫鲁在洛桑开会后,将路过科西尔,若他们两人有机会见面,将会意气相投。于是卓别林欣然前往洛桑,使他意外的是这位印度独立后的首任总理与他一般矮小,但精明强干,其女儿英迪拉·甘地(曾任印度总理)也在那儿。翌日,尼赫鲁应邀赴卓别林的家宴。卓别林关切地问他,印度将向哪个方向发展?尼赫鲁说:“不论它是朝哪个方向,那总是为了改善印度人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