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卓别林传 > 第十八章 笑与怒的史诗《大独裁者》

第十八章 笑与怒的史诗《大独裁者》

管,自己租影院放映也在所不计。他加强了制片厂的警卫,加快了拍摄速度。

    1939年9月1日,希特勒不宣而战进攻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那天;卓别林在拍片间隙,把游艇开到圣卡塔利姆岛海面度周末。他从收音机里听到了这个消息后,马上回到制片厂。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随后的消息越来越坏:希特勒突然闪击西欧,突破马奇诺防线,法国沦陷;涂着“X”字标志的纳粹飞机,狂轰滥炸英伦三岛。卓别林的朋友邱吉尔临危受命出任首相,率领英国人民和军队将士奋起与希特勒战斗。

    这时,人们需要同仇敌忾地唤起全世界人民反对法西斯的意志,需要充分揭露希特勒战争狂人的可恶嘴脸,需要增强战胜人类共同敌人的信心。

    影片发行商恨不得一天之内,在所有的影剧院上映卓别林的《大独裁者》,欧美的观众想马上就看到卓别林扮演的兴格尔与希特勒有什么联系。于是这一切信息都集中到联美公司纽约办事处,从那里发出的电报一份又一份地拍到好莱坞卓别林的制片厂来“赶快拍完你的影片,所有的人都在等着!”

    他夜以继日地赶拍,在影片的最后阶段,好友道格拉斯·范朋克来到他的制片厂,看拍外景。这位热情的朋友看到其中一个镜头时,放声大笑:“我真想早点看到这部影片。”然而,影片快要完成时,道格拉斯突发心脏病去世。这对卓别林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可是千千万万的人马上就要看到这部影片了。

    卓别林为放映《大独裁者》积极作准备,尽管纳粹分子发出种种恫吓,宣称要在影片上映时制造混乱、在影院扔臭气弹、向银幕开枪……

    他开始想到警察局报告这些情况,但一想,觉得这样一来,观众们若知道臭气弹、开枪什么的,就会不敢去看电影了。有一个朋友建议他找洛杉矶码头装卸工人工会会长谈谈,于是他把工会会长请到家里,说自己拍了一部反纳粹的笑片,遭到了纳粹分子的恫吓。请他们工会在影片初映时,来二三十位码头工人维持秩序。

    会长一听哈哈大笑:“我不相信事情会闹到那个样子,查理,你有的是你自己的观众去对付那些坏蛋,只要有他们维持影院的秩序就够了,何况那些信是纳粹分子写的,他们是不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出现的。”

    卓别林勇气大增,他亲自到纽约包下两家影剧院放映《大独裁者》。为新闻界举行的预映放在阿斯托剧院,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的首席顾问哈里·霍普金斯也出席观看预映。

    新闻界的人士们对影片很感兴趣,情不自禁的笑声说明了这一点。霍普金斯先生也很欣赏,他肯定地称赞地说:“这是一部很精彩的电影,很值得拍这样一部电影。”

    1940年影片正式上映后,轰动效应持续了几年。首先是纽约人如痴如狂地争看,两家影剧院一起连续放映了3个多月。然后,影片运到英国,尽管是在战时,但观看影片的盛况空前。它打破了卓氏影片连续上映和卖座的记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结束之后,它陆续在盟军部队中和欧洲、北美、南美、亚洲、澳洲、非洲上映,受到了空前的欢迎和好评,给全世界人民增强了战胜法西斯的信心与力量。以后统计,它在卓别林所有的影片中售出的拷贝最多。

    观众如此喜爱这部影片,是和它蕴含的深刻的思想性与高超的艺术性分不开的。卓别林的独特的喜剧风格,在这部影片中又有充分的发展和新意。他用谐音法虚拟人名与国名,用巧合法设置两个截然不同却相貌相似的人物,用误会法形成戏剧性的情节,用看似闹剧似的插科打诨来画龙点睛地揭示独裁者的野蛮可笑、粗鄙丑陋的本质。总之,他通过精巧的艺术构思和夸张的细节刻画,让一幅幅绝妙的活生生的漫画横陈观众眼前。

    他极出色地串演了一个悲剧角色和一个滑稽角色。他扮演的犹太理发师使人笑中含泪,他扮演的独裁者使人笑中带恨。他那样辛辣、尖刻、把玩于股掌之间式地讽刺、嘲笑、挖苦、抨击独裁者,简直将生活中的希特勒揭得揍得体无完肤。这使盟军将士和全世界的观众看了之后,大快人心。

    有的文艺理论家评价《大独裁者》,是一部“笑与怒的史诗”。后来,这部影片曾被提名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等三项奥斯卡奖。但由于“非美活动委员会”的横加干涉,没有通过。

    但是在美国电影界的影评方面,有些人持不同意见,主要是认为影片中犹太理发师的那篇演讲词太长,它足有6分钟之久。有的影评家说这篇演说,与理发师的人物性格不符。

    但是,几乎所有的观众在看了《大独裁者》后,都很喜欢这篇演说。一些影评家认为这段长篇演说词,是电影史上一个前所未有的创举。观众们写了许多封热烈赞扬它的信寄给卓别林,这其中也包括不少的艺术家。当时好莱坞一个著名导演梅奥,就对他的演说词评价很高。专门致函卓别林请求允许他把那篇演说词,印在他1940年底的圣诞贺年卡上,以便寄给他的亲人、朋友、同事们。梅奥先生还在卓别林的演说词前,写了一段介绍词:

    如果我生活在林肯时代,相信我会把那篇葛底斯堡演说词寄给您,因为那是林肯时代最鼓舞人心的一篇讲话。今天,正当我们面临新的危机,另一个人从心底里说出了最真挚的话。虽然我与此人并不熟悉,但是他的话深深地感动了我……在受到鼓舞之余,我把查理·卓别林写的这篇演说词全文寄上,让您也可以满怀希望。

    《大独裁者》中犹太人

    理发师的演说词(卓别林撰)

    遗憾得很,我并不想当皇帝,那不是我干的行当。我既不想统治任何人,也不想征服任何人。如果可能的话,我倒挺想帮助所有的人,不论是犹太人还是非犹太人,是黑种人还是白种人。

    我们都要互相帮助。做人就是应当如此。我们要把生活建筑在别人的幸福上,而不是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我们不要彼此仇恨,互相鄙视。这个世界上有足够的地方让所有的人生活。大地是富饶的,是可以使每一个人都丰衣足食的。

    生活的道路可以是自由的,美丽的,只可惜我们迷失了方向。贪婪毒化了人的灵魂,在全世界筑起仇恨的壁垒,强迫我们踏着正步走向苦难,进行屠杀。我们发展了速度,但是我们隔离了自己。机器是应当创造财富的,但它们反而给我们带来了穷困。我们有了知识,反而看破了一切;我们学得聪明乖巧了,反而变得冷酷无情了。我们头脑用得太多了,感情用得太少了。我们更需要的不是机器,而是人性。我们更需要的不是聪明乖巧,而是仁慈温情。缺少这些东西,人生就会变得凶暴,一切也都完了。

    飞机和无线电缩短了我们之间的距离。这些东西的性质,本身就是为了要发挥人类的优良品质:要求全世界的人彼此友爱,要求我们大家互相团结。现在世界上就有千百万人听到我的声音——千百万失望的男人、女人、小孩——他们都是一个制度下的受害者,这个制度使人们受尽折磨,把无辜者投入监狱。我要向那些听得见我讲话的人说:“不要绝望呀。”我们现在受到苦难,这只是因为那些害怕人类进步的人在即将消失之前发泄他们的怨恨,满足他们的贪婪。这些人的仇恨会消逝的,独裁者会死亡的,他们从人民那里夺去的权力会重新回到人民手中的。只要我们不怕死,自由是永远不会消失的。

    战士们!你们别为那些野兽去卖命呀——他们鄙视你们——奴役你们——他们统治你们——吩咐你们应当做什么——应当想什么,应当怀抱什么样的感情!他们强迫你们去操练——限定你们的伙食——把你们当牲口,用你们当炮灰。你们别去受这些丧失了理性的人摆布了——他们都是一伙机器人,长的是机器人的脑袋,有的是机器人的心肝!可是你们不是机器!你们是人!你们心里有着人类的爱!不要仇恨呀!只有那些得不到爱护的人才仇恨——那些得不到爱护和丧失理性的人才仇恨!

    战士们!不要为奴役而战斗!要为自由而斗争!《路加福音》第17章里写着,神的国就在人的心里——不是在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的心里,而是在所有人的心里!在你们的心里!你们人民有力量——有创造机器的力量,有创造幸福的力量!你们人民有力量建立起自由美好的生活——使生活富有意义。那么——为了民主——就让我们使出那力量来吧——就让我们团结在一起吧。就让我们进行战斗,建设一个新的世界——一个美好的世界,它将使每一个人都有工作的机会——它将使青年人都有光明前途,老年人都过安定的生活。

    那些野兽也就是用这些诺言窃取了权力。但是,他们是说谎!他们从来不去履行他们的诺言。他们永远不会履行他们的诺言!独裁者自己享有自由,但是他们使人民沦为奴隶。现在,就让我们进行斗争,为了解放全世界,为了消除国家的壁垒,为了消除贪婪、仇恨、顽固。让我们进行斗争,为了建立一个理智的世界——在那个世界上,科学与进步将使我们所有的人获得幸福。战士们,为了民主,让我们团结在一起!

    哈娜,你听见我在说什么吗?不管这会儿在哪里,你抬起头来看呀!抬起头来看呀,哈娜!乌云正在消散!阳光照射出来!我们正在离开黑暗,进入光明!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新的世界——一个更可爱的世界,那里的人将克服他们的贪婪,他们的仇恨,他们的残忍。抬起头来看呀,哈娜!人的灵魂已经长了翅膀,他们终于要振翅飞翔了。他们飞到了虹霓里——飞到了希望的光辉里。抬起头来看呀,哈娜!抬起头来看呀!

    言为心声,卓别林为影片中人物写的这篇演说词,就是他这位反法西斯战士的战斗宣言。从那时直到后来,它都是一篇震慑独裁专政的庄严判词,弘扬真理、民主的嘹亮号角。只有真正的民主斗士和人民的代言人,才能撰写、演讲出这篇宏文。因此,从那时直到后来,世界各国都把这篇演讲词作为卓别林的言论,收录进各种版本的《世界著名演讲集》《世界名人演说集》中……

    斗争在继续着,有次卓别林路过纽约的第五大道。看到有些青年纳粹分子公然向路过的人们大放厥词,说什么“希特勒的哲学,是对这个工业时代的问题作出的深刻周密的研究;这个时代里,已经不允许有经纪人或犹太人了。”

    又有一天,他在纽约郊区参加一个午餐聚会。一个面色苍白的法国青年伯爵老是缠着卓别林说话,此人系在法国维希城组织亲希特勒傀儡政府的赖伐尔的女婿。他看了《大独裁者》的初映,这时对卓别林说:“当然啰,你那种观点,总不致于是认真的吧。”卓别林举起酒杯说:“我这是在痛饮‘维希水’呀。”(维希以矿泉水著称)卓别林后来说:“如果当时我知道了纳粹集中营里那些惨无人道的屠杀和酷刑,我是不会对那小子客气的。”

    有次,一个富家少爷问他为什么那样反对纳粹,卓别林说那是因为纳粹反对人民。少爷说:“我明白了,你是犹太人对吗?”卓别林正色言道:“不必是犹太人才反对纳粹,只要是正常和正派的人都反对他们。”

    过后,华盛顿方面举行一次反战的全国广播。邀请卓别林去首都的“美国革命女儿大厅”,向6000万听众播讲《大独裁者》那篇演讲词。1940年底德国还没进攻苏联,美国还没有参战。所以那天晚上,有许多纳粹分子混入了大厅。但他们不敢公开捣乱,只是在卓别林开讲之后,他们就在台下装咳嗽,咳得很响。卓别林要了一纸袋水,润了喉嗓大声播讲完。

    领导美国人民进行了改革、度过了经济危机的罗斯福总统,要调看《大独裁者》。卓别林把影片送往白宫。总统看完电影后,在他的办公室召见了卓别林。一会面,罗斯福总统对他说:“请坐呀,查理。”然后总统和颜悦色地告诉他:“你这部影片在阿根廷给我们招来了不少麻烦哩。”那是因为阿根廷跟希特勒德国有外交关系,所以就这部影片发行到阿根廷,向美国大使馆进行交涉,禁映此片。有关《大独裁者》的事,罗斯福总统只提了这么一句。接见足有40分钟,总统接连敬了卓别林几杯“马提尼”鸡尾酒,这就很能说明罗斯福总统的支持态度了。

    战火虽然还没有蔓延到美国,美国虽然还没有出兵。但罗斯福总统和他的同事已经在对希特勒进行冷战,他把大批军需物资运往英国和俄国。

    1941年希特勒袭击俄国,日本法西斯偷袭珍珠港;伟大的罗斯福总统宣布美国参加反法西斯同盟,响应俄国人“开辟第二战场”的呼吁。他发出了抗击法西斯强盗的号召,大批优秀的美国儿女组成英勇的大军,开赴欧洲、亚洲、北非。卓别林坚决拥护,他支持两个儿子查理和雪尼应征入伍,加入到著名的巴顿将军的部队。他积极参加各种反战活动,代表美国驻俄大使出席旧金山“美国战时俄国难民救济委员会”的大会,发表演说。后来又应邀打电话,向参加纽约市产业工会联合会组织的集会发表演说。产联发行的小册子这样写道:

    1942年7月22日傍晚,工会会员,以及市民团体、互助会、退休军人协会、社区团体和教会的会员,共6万人,在纽约麦迪逊广场公园集会,拥护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要求立即开辟第二战场,更快取得对希特勒和轴心国的最后胜利。

    ……

    每一次提到了总统,提到了第二战场,提到了我们英勇的盟友,提到了苏联、英国和中国英勇的战士和人民,密集的人群就欢呼了。……后来连续14分钟,人们听着美国伟大的人民艺术家查尔斯·卓别林从好莱坞电话里发表的演说:拥护总统号召,立即开辟第二战场!

    几个月后,卓别林还应邀到纽约著名的卡内基音乐厅演说。《每日工人》报报道“在大会上,查理和听众打成了一片。”

    然而,在家庭中,他无法同妻子打成一片。责任双方都有,他与宝莲结婚一年后,两人即有了分歧,卓别林承认一半要怪自己情绪不好。宝莲由于演好了《摩登时代》中的女主角而走红,被派拉蒙影片公司聘请一部接一部地拍片子。但当时卓别林既想工作,又不能马上工作,也无心再休憩享乐。他想到拍一部有声片,因为奥地利作曲家、极端现代派音乐代表人物舍恩伯格看了《摩登时代》后对卓别林说,很喜欢这部片子,只可惜音乐配差了。他说了一句让卓别林难忘的话:“我爱声音,爱美妙的声音。”因此卓别林要继续创作,想宝莲能善解人意,少去拍片而给他分忧有多好。但宝莲片约不断,使他感到很失望。

    那次,他在制片厂写《大独裁者》剧本。正大伤脑筋时,偏偏宝莲就来了,说有非常重要的事,并带着一个年轻人说是她的代理人。年轻人向卓别林提出了要求:“你瞧,卓别林先生,自从《摩登时代》放映以来,你给宝莲的报酬是每周2500元。但是,我们还有一桩事情没跟你算帐,卓别林先生,那就是她的广告问题,她的广告应当是在全部海报中占75%……”

    卓别林没想到有人来干扰,更没料到自己的太太让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来找他算经济账。他怒而大吼:“妈的,这是怎么回事!给她登什么广告,用不着你来对我说!我比你更会关心她!给我出去,两个人一起出去!”

    这几次不愉快过去后,虽然还彼此和气,保持着夫妻关系,但毕竟生分起来,缺少了共同语言。在合作拍完《大独裁者》之后,两人离异分手,斩断了8年的感情。面对贝弗利山庄成了一个凄凉之地,卓别林感到很不好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