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休斯 > 第七章 神秘的飞机大王

第七章 神秘的飞机大王

    1. 50年代美国经济的复兴

    进入50年代后,美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战后面临的重重困难开始逐步被克服,但是各种社会矛盾仍然突出。

    统计资料表明,美国人口在1940年为1亿3600多万,到50年代末增加到1亿8千万左右,在这10年里国民生产总值从2280亿美元增至5020亿美元。这就是说,在同一时期,全国人口只增加了32%,而国民总财富却增加了 120%。

    虽然国民生产总值稳步上升,但收入分配仍然严重不合理,贫富差距始终严重。社会学家通过大量调查研究后指出,1950年美国五分之一的最穷的家庭年收入为1080美元,而维持一个四口之家的一般生活水平每年需要开支3717美元。在这片富饶的国土上,到处都可以看到从早到晚为了糊口而奔波劳累的穷人们的身影。

    到了50年代,美国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垄断组织的规模愈来愈大,大型公司日益兴旺。不少百万美元的公司被亿万美元的跨行业的大型企业所吞并。这种垄断组织战前只有几家,而战后迅速增加到27家。

    其中最大的要算是通用汽车公司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这是最先公布利润超过10亿美元的垄断集团公司。在各个行业中,往往由几家公司而不是像20世纪初期那样的一家公司控制市场。少数几家公司的销售额占了整个行业销售额的半数以上。1955年全国的联合销售额中,          家最50大的公司占全部国民总产值的 25%以上,公司的资金额至少有几亿美元。霍华德·休斯拥有的休斯工具公司、环球航空公司都属于这类规模的大型企业。

    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各个国家对石油的需求量总是有增无减。作为美国开采石油的钻井机械设备制造界的头号大型企业,休斯工具公司始终兴旺发达,这给霍华德·休斯一生的事业提供了永不枯竭的财源,使得他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美国社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1950年石油财团提出把美国近海海底油田的所有权交给得克萨斯、路易斯安那和加利福尼亚三州,洛克菲勒等人在国会加紧活动,要求通过这一议案,结果被杜鲁门总统否决。艾森豪威尔上台后,却开始和共和党国会履行他的与杜鲁门的政策背道而驰的竞选诺言,结果使石油和天然气工业都从艾森豪威尔政府手里获得了特权。根据新的立法,得克萨斯、佛罗里达等州获得较宽的海底边界,有权允许石油公司开采海底石油,受到联邦政府的约束和监督极少,这样不仅对私有的石油公司极为有利,而且跟石油开采业唇齿相依的休斯工具公司,更是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同时,随着战后美国开采石油的企业在国外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休斯工具公司相当赚钱,它占领了采油机械设备业的 80%的世界市场。

    石油开采业离不开休斯工具公司制造的不断更新换代的世界上最先进的采油机械设备,该公司研制和开发的新式海底石油钻井机,不仅在得克萨斯、佛罗里达等州的沿海一带十分走俏,而且在中东地区和许多阿拉伯国家也非常畅销,欧洲、亚洲等盛产石油的沿海地区的石油开采商也纷纷前来订货。

    美国最大的历史悠久的石油垄断组织洛克菲勒美孚石油公司,对休斯工具公司也得另眼相看,不敢轻视和怠慢。亿万富豪纳尔逊·洛克菲勒当时担任纽约州长,他始终保持跟霍华德·休斯的联系和接触。

    然而,霍华德·休斯拥有绝大部分股份的环球航空公司,却一直受到大型飞机制造公司的掣肘,同时,与泛美航空公司、美国航空公司等大型民航企业的竞争愈演愈烈,各自都面临着被对方挤垮的严重威胁,既要加强对国内和国际航线的控制和夺取,又要不断用巨额资金购买最新式的豪华舒适的大型客机。

    1948年底参议院举行第二次听证会之前,霍华德·休斯驾驶KH1型水上飞机试飞,在空中飞行了一分多钟,当时美国各地报刊以显著篇幅作了报道, 《时代》杂志刊登了一组照片。其中有一张是拍摄参议员普 柳司脱愁眉苦脸地阅读报道KH1型水上飞机试飞成功的报纸时的情景。

    后来这位摄影记者把这张照片放大洗印了一张送给霍华德·休斯。这是具有极大讽刺性的摄影作品,霍华德·休斯把它当作一份珍贵的礼物。

    在新闻记者招待会上,霍华德·休斯兴致勃勃地把这张照片展示给在场的记者们看,说道:“我要把它一直挂在我家的客厅里。”

    可是,由于当时空气喷气发动机还没有问世,KH1型水上飞机缺乏强大的动力,始终不能正式投入使用,后来永远成为人们参观游览的巨型飞机船,停放在洛杉矶长堤海岸边。

    50年代喷气式飞机出现了,它以空气喷气发动机作为动力,把过去的燃气轮机改为向后方喷出的新原理技术,使转动飞机螺旋桨的装置更加先进,适于大型飞机的高速飞行。

    波音公司的四引擎707型飞机和道格拉斯公司的四引擎 DC8型飞机,都在当时民航界独占鳌头,世界上一些实力雄厚的航空公司都竞相订货。美国航空公司和泛美航空公司率先跟这两家飞机制造公司签订了订货合同,都想优先拥有波音707和道格拉斯DC8这两种大型喷气式客机。这样一来,这两家航空公司的航班飞越太平洋的时间就缩短到10个小时。“安全、舒适、快速”,这是各个航空公司在国内和国际航线上相互激烈竞争时所追求的目标。

    40年代末期,泛美航空公司企图吞并环球航空公司的阴谋没有得逞,霍华德·休斯在参议院举行的听证会上揭发的普柳司脱的政治丑闻,也使泛美航空公司总裁特利普大受牵连。

    1952年共和党人艾森豪威尔当选总统,泛美航空公司总裁特利普在政治上有了靠山,他联合其他几家航空公司和金融集团,在经济上企图挤垮环球航空公司。

    2. 人才是企业的宝贵财富

    霍华德·休斯辞退福莱后,聘请拉尔夫·达明担任环球航空公司的总裁,又指派第特利西当副总裁,协助拉尔夫·达明工作。

    第特利西20岁时就在休斯工具公司工作,他足智多谋,组织活动能力强,被霍华德·休斯看中后,逐步委以重任,负责财务管理。每当霍华德·休斯需要筹措资金时,总是指派第特利西去办理。霍华德·休斯经常跟他商量公司财务方面的重大问题,很信任他。自从福莱被免职后,霍华德·休斯把环球航空公司交给第特利西主管了相当长一段时期。后来,经过有关方面推荐和董事会讨论研究,决定聘请拉尔夫·达明担任总裁,第特利西颇不服气。

    霍华德·休斯重视人才,无论是聘任高级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还是招聘电影导演与演员,都是用人唯贤,量才而用。其中有的人,通过他长期考察后,认为才干超群,诚实可靠,就往往委以重任,视为亲信,无形之中组成了霍华德·休斯智囊团。

    有人说,第特利西、欧第克和帕梅是霍华德·休斯的三驾马车。第特利西是霍华德·休斯一手提拔的,欧第克与帕梅原先不过是普通的工程师,霍华德·休斯发现他俩在设计和技术管理方面的出色才能后,用高薪把他俩从洛克希德飞机制造公司“挖”了过来,这种抢聘人才的所谓“猎头”方式,在美国企业界颇为常见。人才是公司最大的财富,霍华德·休斯始终遵循这条原则处理人事安排。

    环球航空公司新任总裁拉尔夫·达明,是一位精通民航业务、擅长行政管理的企业家,他毅然辞去另一家航空公司的总经理职务,来到环球航空公司任职,认为这毕竟是美国航空界屈指可数的大企业,有令人钦佩的霍华德·休斯掌舵撑腰,他满以为可以尽量施展自己的才能,干出一番成就。

    拉尔夫·达明上任后,调整公司机构,精简人员,紧缩许多不必要的开支,提高民航服务质量,扩大经营范围,使环球航空公司度过了战后所面临的危机时期。

    总裁拉尔夫·达明事业心很强,工作有条不紊,有板有眼,同时他身体力行,总是深入公司的各个机构了解情况,当机立断,解决所遇到的棘手问题。霍华德·休斯对他相当赏识,有关公司的重大决策总是找他商量。

    第特利西跟随霍华德·休斯20多年,出谋划策,努力经营,的确做出了许多贡献,久而久之,第特利西逐渐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总是以公司的元老和功臣自居。霍华德·休斯在原总裁福莱离任后,有意把第特利西放在这个重要职位上,凡是环球航空公司的一些重大事情都放手让第特利西去干。比如,跟泛美航空公司总裁特利普就所谓“美国民航界共同体”初步方案的谈判,找杜邦财团的公正保险公司贷款4000万美元购买洛克希德公司的 18架大型客机等,都是委托第特利西全权办理的。

    第特利西主管环球航空公司一段时期后,就有人向霍华德·休斯举报,说第特利西在财务上有以权谋私的严重问题。霍华德·休斯开始对第特利西有所警觉。后来,他聘请拉尔夫·达明担任总裁,让第特利西当副总裁,对后者采取边使用边戒备的方式。

    正当环球航空公司急需资金订购波音707和道格拉斯DC8大型客机之际,负责筹措资金的副总裁第特利西,不知是消极怠工,还是从中作梗,或者是确有难处,反正是资金迟迟不能到位。眼看这笔生意就要告吹,总裁拉尔夫·达明心急如焚,由于长期操劳过度,他的心脏病突然发作,抢救无效而病逝。

    这时候,霍华德·休斯只得亲自出马,与波音飞机公司签订了订购33架大型客机的合同。波音707型客机价格昂贵,仅更换飞机的引擎及零件就需花费8900万美元。按照合同规定,首先付订金3900万美元,然后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在这批飞机全部交付环球航空公司使用之前全部付清,飞机在今后三年内分期分批交付,总共需要购机费1亿5千多万美元的现金。

    不久以后,霍华德·休斯又向圣地亚哥的一家飞机制造公司订购了30架中型喷气式飞机,总价2600万元。

    由于资金周转不过来,在技术设备与厂房建设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休斯飞机公司只得放弃了原计划研制的六引擎的喷气式飞机。

    为了应付财政困难的局面,霍华德·休斯在向政府交纳税金方面钻了国家政策的空子,采取了应变措施。他以休斯工具公司的名义购买环球航空公司 45%的股份,又从前者所赚的利润中提取部分资金购买63架喷气式大中型飞机,然后租给后者使用。休斯工具公司承担了订购飞机的庞大经费,再加上环球航空公司付不起这笔飞机租金,就可能出现亏损情况,这样两家公司都可以不必交纳法人税,休斯工具公司还能向银行贷款作为购买喷气式飞机的一部分资金,其利息又可列为该公司的经常性支出。

    拉尔夫·达明病逝后,环球航空公司的总裁位置空缺了一年多,对这个宝座第特利西望眼欲穿,但仍然是可望而不可及,他对霍华德·休斯的不满情绪愈来愈强烈,甚至转变成一种怨恨之情。

    霍华德·休斯对第特利西的这些变化,已经察觉到了,他只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中。他即将年过半百,在充满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市场竞争中奋战了30年,不仅学到了许多手腕和积累了大量经验,而且不断磨练和改变着自己的性格。他特别学会了克制与忍耐,对待周围的人们和自己公司里的员工,他从不轻易表露自己的情感。他的目光总是那么冷峻,神情显得那么单调刻板,往往使对方很难猜度他的心思。

    霍华德·休斯又看中了一位39岁的企业家巴孟斯。这人很有才干,在当时的美国政界也颇有影响,曾经被艾森豪威尔总统作为国防部次长的最佳人选。但巴孟斯却对官场生涯缺乏兴趣,他始终热衷于从事大型企业的经营管理。霍华德·休斯慕名登门拜访,经过几次接触后巴孟斯应聘接任环球航空公司的总裁职位。

    3.创办新兴的电子工业

    作为休斯工具公司的分公司,休斯飞机制造公司在设计和试制 H1型、D2型、XF11型飞机和KH1型水上飞机方面,从总公司调拨了不少资金,尽管这些新式飞机都已经试飞成功,除了KH1型水上飞机之外,其他三种飞机都性能优良,设计先进,但是,都没有正式投入生产,这样使得休斯飞机制造公司无利可图,似乎成了霍华德·休斯所爱好的设计新式飞机的“研究所”,或者干脆称为“实验工厂”。

    休斯飞机制造公司在卡巴城兴建了新厂房,增加了不少员工,更新了大量生产技术设备,可是,它的资金不够雄厚,生产能力比较薄弱,无法跟波音、道格拉斯、洛克希德等美国鼎鼎有名的大型飞机制造公司竞争。到了喷气式飞机时代,休斯飞机公司更是甘拜下风了。

    到了50年代中期,休斯飞机公司的业务愈来愈少,许多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简直无事可干,其中不少人纷纷辞职离厂。

    看来,再也不能墨守成规,抱残守缺了,应该认真考虑休斯飞机制造公司的前途问题,究竟何去何从?

    霍华德·休斯找欧第克和帕梅等人反复商量,对当前美国的工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分析比较。

    可以说,美国正在进入一个普遍富裕和经济发展的时代,尽管社会财富分配不当对相当多的中下阶层的人们产生不利影响,然而,人口的增加、科学技术的进步、消费者需求的增长以及政府的购买和参与经济所产生的推动作用都使当时美国的经济不断扩展和比较活跃。

    这段时期,美国对外投资的增长速度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峰,从50年代初的100亿美元增长到近300亿美元。同时,美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之间的依存关系日益密切。随着高消费时代的来临,美国人需要愈来愈多的舶来品,美国成了世界上进口工业品和消费品数量最多的国家。

    这样一来,美国工业经济领域发展最快的钢铁和汽车工业,遇到了其他国家的有力竞争,面临着重重困难。就以汽车制造业来说,由于没有进行重大的技术革新,只是停留在更换马力更大的发动机、动力转向、动力装置以及镀铬装潢等方面,使得美国的汽车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受到德国、日本、法国的有力挑战,丧失了不少市场。

    在发展速度方面,现在钢铁和汽车制造业已经落后于电子、化学和飞机制造业。特别是新兴的电子工业悄然崛起,其发展前景很大。

    霍华德·休斯同其他一些成功的卓越的企业家一样,不仅善于对自己所拥有的企业进行微观经济管理,而且具有对本国和世界的宏观经济进行分析研究的经济家的头脑。能对今后经济发展趋势了如指掌,洞察入微,具有某种超前意识。

    霍华德·休斯和欧第克、帕梅等人看准了电子工业,决定以休斯飞机制造公司作为研究和开发基地,抓住机遇,在电子工业领域闯出自己的道路。

    关键在于物色熟悉电子工业技术及其管理工作的人才,这类专家在50年代的美国是极其难得的。

    霍华德·休斯多方打听,获悉原空军将领哈罗·乔治精通电子工业业务,并且有丰富的行政管理经验,目前他手头拮据,陷入家庭经济困难的窘迫境地。霍华德·休斯认为这是聘请哈罗·乔治的最好机会,他接连给这位原空军将领寄去言词恳切的信件,但哈罗·乔治看了以后,无动于衷,顺手抛弃在纸篓里,从来不予回信。

    霍华德·休斯打算寻找适当的机会跟哈罗·乔治结识。在纽约的一家夜总会举行的一次盛大晚宴上,霍华德·休斯了解到哈罗·乔治也在场。他委托一位侍者把一瓶高级香槟酒赠送给哈罗·乔治,酒瓶底下压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希望您能喜欢它。霍华德·休斯敬赠。”

    哈罗·乔治看了一下纸条,不免有些惊诧,问道:“哪位是霍华德·休斯?”侍者指了指不远处回答:“就是坐在那里的那个高个子,蓄着短须的,穿浅蓝色西装。”哈罗·乔治的目光,顺着侍者手指的方向注视了一会儿,接着说:“你去把这瓶酒退还给他。”

    不知怎地,在哈罗·乔治的心目中,霍华德·休斯是一个花天酒地的大富豪,要不就寻欢作乐,要不就投机倒把,有时大出风头。总之,不是正人君子,不值得跟这号人交往。究竟为什么对霍华德·休斯形成了这样的印象呢?也许,这是哈罗·乔治凭主观猜测,只不过想当然而已。也许,这是道听途说,或者是早几年普柳司脱和特利普利用新闻媒介攻击诽谤霍华德·休斯造成的影响吧。

    其实,哈罗·乔治根本不了解这位思才心切的亿万富豪。霍华德·休斯也意识到这一点,他决定不嫌麻烦,想方设法跟哈罗·乔治结识。

    这位电子专家回到家里后,霍华德·休斯打来的电话接踵而至,希望哈罗·乔治前往洛杉矶进行面谈。不管哈罗·乔治怎么借故推脱,霍华德·休斯总是言词恳切,再三表示要专程迎接他一家人去洛杉矶游览。

    哈罗·乔治感到,与其让霍华德·休斯这样纠缠个没完没了,不如他去洛杉矶看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哈罗·乔治一家人乘坐飞机来到洛杉矶,住进了霍华德·休斯特意为他们预订了房间的高级旅馆里,可是接连几天,却不见这位东道主的踪影,哈罗·乔治真不知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一天傍晚,霍华德·休斯一个人驾驶小轿车来到旅馆。俩人见面后,寒暄了几句,霍华德·休斯就拉着哈罗·乔治一起乘车,在市区里转了好几圈。后来,找到一家僻静的小酒吧间。他俩坐在离其他顾客较远的餐桌旁,进行洽谈。霍华德·休斯详细介绍了他的计划和打算,可是,哈罗·乔治找了一大堆借口进行推辞。

    霍华德·休斯在跟对方协商时,不管是大企业的董事长,还是自己公司的普通员工,他总是很有耐性,从不心烦气躁,就仿佛是在摆弄某个深奥莫测的机械仪器似的,拆了又装,装后又拆,直到弄明白为止。

    他对待跟自己洽谈的人,一方面不厌其烦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认真倾听对方的看法,从中分析比较,求同存异,尽量使双方都满意。

    他始终认为,谈判就是妥协,妥协就是忍让,合作永远建立在双方利益兼顾的基础上。

    霍华德·休斯在洛杉矶跟哈罗·乔治洽谈了好几次,双方总算取得了一致的看法。哈罗·乔治同意出任霍华德·休斯创办的电子工业公司的总经理,任期为5年,公司的一切业务以及人事安排都由哈罗·乔治全权负责,年薪为5万美元。

    4.经营管理的远见卓识

    二战期间,参战的经济强国都不惜花费大量国防费用,加紧研制先进的无线电通讯设备、雷达以及飞机和导弹系统等,这大大地促进了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美国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不少重大成果,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就是在美国正式问世的。

    哈罗·乔治作为美国空军里主管电子技术设备仪器的研究与开发的将军,他不只是自己精通电子工业技术和富有行政管理才干,而且结识和领导过美国不少优秀的电子技术专家。霍华德·休斯正是看中了哈罗·乔治在这方面的优势,这是其他人都做不到的。

    哈罗·乔治上任后,立刻聘用了曾经在福特汽车公司任职的查理·桑顿担任副总经理,伊拉·埃可为联络主任。同时,又用高薪聘请了优秀的电子科学家塞明·雷蒙和田·伍莱奇。前者毕业于加州理工大学,后者长期在贝尔电话公司从事研究工作。这两位博士在二战期间致力于美国空军的电子导航系统、空中搜索雷达、无线电通讯等项目的研究与开发,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不到两年的时间,霍华德·休斯创办的电子公司就初具规模,他投资370万美元在卡文城建立了研究与生产基地,招聘了1000多名员工,其中有许多美国第一流的电子工程技术专家,可谓人才荟萃,集中了美国电子技术界的精华。为了跟其他的电子公司争夺人才,霍华德·休斯不惜重金,往往用高出招聘对象原薪资三五倍的特别优裕的待遇,把一些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罗致自己门下。

    在兴建公司的研究所、实验室、生产车间、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购置所需的物资等方面,霍华德·休斯也跟招聘人才方面一样,总是慷慨大方,有时简直是挥金如土,百把万美元都不在话下。当然,对于每项开支的实际价格,他总是进行仔细审核,反复考虑是否值得。他为了自己执著追求的事业取得成功,从来不惜代价。过去他拍制《地狱天使》等影片和研制新式飞机时是这样,现在研究和开发电子工业技术产品也不例外。

    可是,这位举世闻名的亿万富豪,有时却吝啬得出乎人们意料之外。

    他在公司里从来不设立自己的私人办公室。经常使用公司外面的公用电话,但他却偏偏忘记携带零钱。找人借钱打电话成为家常便饭,而一般不熟悉他的人多半会以为这是天下奇闻。

    有一次,哈罗·乔治驾驶小轿车送霍华德·休斯前往公司,途中经过公用电话亭时,霍华德·休斯忽然叫哈罗·乔治停车,说他要去打一个电话,还向哈罗·乔治借了几分美元的硬币。可是,霍华德·休斯走到电话亭前,沉思片刻,又回到车上,竟然对哈罗·乔治说:“我还是到前面的警卫室去打电话好了,那里可以用不着花钱。”同时,他又不把刚才借的硬币还给哈罗·乔治。这位原空军将领当时真是感到有些莫名其妙,他也就跟这位亿万富豪开了个玩笑,当场讨回了这枚硬币。霍华德·休斯显出不免有些尴尬的神情,朝哈罗·乔治做了个鬼脸,俩人相视而笑。还有一次,霍华德·休斯又向哈罗·乔治借零钱打公共电话。

    哈罗·乔治从口袋里掏出一枚硬币扔给他,霍华德·休斯用手捧住,说道:“现在电话费涨了,打一次电话需要两枚硬币,你怎么不知道行情呢,请再借给我一枚硬币吧。”哈罗·乔治看到他当时的神态,简直是一名沿街乞讨的流浪汉,实在觉得好笑,只好又扔给他一枚硬币。

    霍华德·休斯对公司的财务和行政管理,有时过于细心,挑剔得相当厉害。有一次公司新建一栋研究室,霍华德·休斯要求随时报告有关施工的具体细节问题,甚至连房间里的物件的颜色搭配、贝工宿舍的家具用品式样及其摆放位置,他都要一一过问,经常加以干预。

    有一次,霍华德·休斯甚至一本正经地了解公司里为员工们开设的冷饮店和售货亭的收入情况,盘根问底,非常仔细。后来,总经理哈罗·乔治听到这事后,就对小店铺的职工说:“今后霍华德·休斯再来询问时,你们就说我已经调查过了。”

    不管怎样,公司里的所有员工,其中包括总经理哈罗·乔治,科学家塞明·雷蒙和田伍莱奇等,对霍华德·休斯始终是敬佩的。这倒不在于他拥有数亿美元的资产,而是他具有远见卓识和洞察入微的经营管理才能。霍华德·休斯当时已经是近50岁的人了,仍然充满强烈的求知**,他经常深入各个研究室、实验室和生产车间,向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请教有关电子工业技术的各种问题,就像他年轻时成天呆在休斯工具公司的厂房里琢磨那些钻井机零件一样。

    在战后50年代,美国国防部的军火订货对大企业变得日益重要,到了 50年代末期,国防经费占政府全部开支的 58%左右,大批武器订货和研究合同落到为数不多的大型公司手里。霍华德·休斯创办的电子工业公司,尽管不到10年,规模不大,但是,它拥有当时美国最优秀的一批电子工业技术专家,研究水平高,生产设备先进,在美国电子工业界异军突起,独树一帜。该公司研究和开发的战斗机电子导航系统,无线电通讯和雷达等军用仪器设备方面的尖端产品,受到军方权威人士的一致好评,跟国防部签订了不少订货合同。在电子民用产品领域,休斯飞机公司的这家电子工业分公司也在同行业中遥遥领先。

    1951年底,霍华德·休斯的电子工业公司盈利6700万美元,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增加到2亿美元。他认清当前工业经济发展的趋势,不失时机地大胆决策,在短短的时间里,就成功地创建了一家新兴的电子企业,不仅给他带来巨额利润,而且给原有的休斯飞机制造公司和环球航空公司增添了活力,同时也减轻了休斯工具公司的沉重负担。他下的这一着妙棋终于使全盘皆活了。

    到了50年代末期,霍华德·休斯的电子工业公司就进军硅谷并且站稳了脚跟,成为美国最大的电子工业研究和制造中心的骨干企业。

    硅谷坐落在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东南50公里处,集中了数以千计的电子工业公司和成千上万具有博士学位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以极其雄厚的科研力量开发电子工业尖端产品,特别是当时的半导体高技术。许多半导体集成电路、导弹和宇航设备和电子计算机,后来都在硅谷相继出产,随即占领了大部分的美国和国际电子工业市场。

    霍华德·休斯创办电子工业公司获得巨大成功,还带动他所拥有的其他企业向高科技领域进军,为他在60年代研制宇宙飞行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 整顿环球航空公司

    霍华德·休斯集中精力创办电子工业公司的这段时期,环球航空公司的所有事务都由总裁巴孟斯全权处理,第特利西仍然担任副总裁协助工作。

    巴孟斯年富力强,才华出众,他原来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工作较长一段时期,是杜邦财团的人。这个以杜邦家族为中心的美国大垄断资本集团,从事军火生意起家,它的主要企业杜邦公司,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军火生产中获取暴利,发展成世界上三大化工垄断组织之一,在美国拥有炸药、合成橡胶、人造纤维、塑料等许多工厂,还在美洲和欧洲的十多个国家设立分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杜邦公司开始研制和生产核武器,制造导弹引擎用的液体燃料、特种合金、核反应堆等。

    杜邦财团凭着杜邦公司每年获取的巨额利润,在美国和其他国家投资各种企业,建立了不少控股公司。

    从30年代以来,美国联邦政府对杜邦财团之类大垄断组织一直采取必要的限制措施。1957年,通过美国最高法院裁决,要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和杜邦公司脱离关系,杜邦公司拥有通用汽车公司的          23%的股票,即 2300万股,实际上减少了竞争力并形成了更大的垄断,联邦政府三令五申迫使杜邦公司抽回通用汽车公司的股票。

    所谓垄断组织,就是资本主义大企业间为了独占生产和市场,以攫取高额利润而联合组成的垄断经济同盟,对外扩张和掠夺,不断吞并经济实力较弱的其他各种企业,这是任何一个垄断组织无法改变的本性。

    霍华德·休斯为了订购大型客机,曾经向公正保险公司贷款4000万美元。这家保险公司属于杜邦财团。杜邦公司早就觊觎休斯工具公司在美国和其他许多产油国家所占领的广阔市场,杜邦公司生产的人造纤维、合成橡胶、液体燃料等都离不开石油,开采石油又离不开采油机械设备。杜邦公司多次提出以公正保险公司的贷款作为条件,要求以休斯工具公司的一部分股份作为抵押,遭到霍华德·休斯的严词拒绝。

    这以后杜邦公司又通过环球航空公司总裁巴孟斯的关系,派人前来洽谈,被霍华德·休斯拒之门外。巴孟斯跟杜邦公司始终保持着密切关系,他不免感到左右为难,同时,副总裁第特利西毕竟是休斯集团的元老,根底深厚,对巴孟斯一直采取不合作的态度,使这位总裁不时地受到掣肘,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于是,巴孟斯任职11个月后,就向霍华德·休斯提出辞职,走人了。

    野心勃勃的第特利西挤走巴孟斯后,看到霍华德·休斯仍然不愿聘他担任环球航空公司的总裁,怨恨情绪更加强烈。他再也忍耐不住了,于是决定铤而走险,向法院控告霍华德·休斯由于服用麻醉药中毒而导致精神失常,要求禁治全部产业。同时,到处扬言霍华德·休斯已经失踪,三个多月来公司派人到处寻找,下落不明,现在几家公司无人做主,基本上陷入半瘫痪状态。

    其实,当时霍华德·休斯隐居在无人知晓的某个偏僻山村,只不过是为了避开喧嚣繁华的城市,安静地休养一段时期,集中思想,认真冷静地考虑环球航空公司和休斯飞机制造公司所面临的一些难题,做出今后的一些重大决策。

    霍华德·休斯听到第特利西的背叛行径后,非常气愤,他马上派出私人侦探对第特利西进行调查。霍华德·休斯知道,如果第特利西的阴谋得逞,法院作出禁治产业的裁决,那么,他至少要遭受2亿美元的重大经济损失。他没有料到自己的亲信和高级助手第特利西,竟然采取这样毒辣的手段。

    不久以后,私人侦探向霍华德·休斯报告了调查结果。第特利西以权谋私,挪用公司的钱款购买了一架飞机供他一家人使用,经常乘坐飞机到各地游山玩水,有时甚至去国外旅游,所有费用都在公司的开支里报销。他还以私人名义用公司的资金在洛杉矶长堤海岸的海底油田进行试探性投资。

    霍华德·休斯抓住第特利西的这些把柄后,当即把第特利西召到自己的住所,一见面,霍华德·休斯就劈头劈脑地训斥了他一顿,接着,不容第特利西多作辩解,就高声嚷道:“你马上滚回休斯敦去,跟环球航空公司断绝一切关系。”

    第特利西装出镇静自若的样子,对霍华德·休斯说:“我不再过问环球航空公司的事情,这完全可以。不过,我在休斯工具公司干了30多年,总算做出了不少贡献吧,我只要求用自己大半辈子在公司辛勤劳动而应该获取的奖金,换取休斯工具公司的一部分股份。”

    听了这话,霍华德·休斯更加气恼,他说第特利西的年薪高达50万美元,这就包括所有的奖金在内了。他当时感到,第特利西已经无可挽救,再也不能相处在一起了,于是,他干脆当场解雇了他。

    霍华德·休斯采取果断措施,挫败了第特利西的阴谋。他亲自坐镇环球航空公司进行整顿,清理财务,辞退了第特利西的几名亲信。

    继任环球航空公司总裁的查理斯·汤姆斯,曾经在艾森豪威尔政府里担任过海军部部长,德高望重,办事雷厉风行,很有魄力。他上任后,利用他在上层社会的各种关系,积极活动,为环球航空公司订购喷气式飞机筹措资金,取得了不少成就,逐渐消除了杜邦财团所施加的压力。

    在竞争非常激烈的美国航空界,环球航空公司在50年代总算站住了脚跟,稳步向前发展,不过,以后它还将遇到不少恶风险浪。

    6. 过着单身汉生活的亿万富豪

    霍华德·休斯年过半百,仍然没有妻室儿女,过着单身汉生活。他在休斯敦和好莱坞有两栋豪华舒适宽敞的宅邸,却极少在那里居住,他的几间卧室、书房、客厅的大门长期是锁着的,只留几名仆人看守,打扫房屋庭院。

    霍华德·休斯还在环境幽雅僻静的地方建有几处私人别墅,平时很少光临,也是长期闲置着的。霍华德·休斯喜欢临时租住各地高级旅馆的单人房间。

    1925年,霍华德·休斯跟安娜·莱斯结婚,夫妻俩仅仅共同生活了三年时间,就离婚了。

    也许,体验了第一次婚姻生活后,霍华德·休斯认识到自己的确不能适应家庭的某些束缚,在以后30多年里再也没有结婚。

    在这漫长的人生岁月中,霍华德·休斯并不是没有爱上其他的女人。

    他跟好莱坞女明星凯萨琳·惠普曼有着一段时间的情爱关系,后来跟她分手。霍华德·休斯虽然和其他女人交往,但是一般都谈不上情投意合。

    霍华德·休斯从来不沉湎于女色,也对许多大富豪过着的那种纸醉金迷的奢侈生活丝毫不感兴趣。尽管他19岁时就继承了父亲的数以百万美元的遗产,但是他却不像当时的纨袴子弟那样斗富显阔,一掷千金,过着花天酒地的寄生虫生活。霍华德·休斯把事业看得高于一切,全心全意地投入,执著地追求,这在资产阶级上层社会的年轻人当中毕竟是凤毛麟角,难能可贵的。

    当然,这并不是霍华德·休斯不爱金钱。在金钱万能的美国资本主义社会,他跟任何富豪一样,对财富也是贪得无厌的。他把自己所追求的事业与积累财富紧密联系在一起。他认为拥有的财产愈多,投入事业的资本愈大,就更加具有竞争能力,从而能在事业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不过,他的精神生活主要是寄托在自己所喜爱的事业上,而不是满足于享受豪华舒适的物质生活。他宁肯把数千万美元的巨额资金投入设计和试制新式飞机、刷新世界飞行记录、研制开发电子尖端科技产品以及拍制电影等等,而不愿在吃喝玩乐方面耗费过多的金钱。

    从外表穿着打扮方面,亿万富豪霍华德·休斯跟公司里的普通员工,几乎没有多大的差别。有一次他驾驶小型的私人飞机去外地,中途遇到恶劣天气,迫降在一座小镇附近的荒野上。他赶紧跑到镇上去找人帮忙,结果被当地警察当作可疑的流浪汉拘留。当他自报姓名并且出示有关证件时,在场的所有的人都不相信他是大名鼎鼎的亿万富豪,只是使他们更加怀疑他来历不明,后来打长途电话多次跟休斯工具公司联系,才总算消除了这场误会。

    打高尔夫球和吹奏萨克斯管是霍华德·休斯的两大业余爱好。

    高尔夫球教练查理·葛斯陀是霍华德·休斯在球场上的最好对手。

    他俩有时玩得忘乎所以,直到天色完全暗下来,看不清前方的洞口了,才余兴未消、恋恋不舍地离开高尔夫球场。

    有时候,霍华德·休斯邀请亲朋好友打球,当作是一种盛情款待的方式。他跟一些人谈判大笔业务时,为了使洽谈过程中气氛变得轻松些,往往邀请对方去高尔夫球场,一边玩球一边商谈。

    霍华德·休斯打高尔夫球的球艺颇高,有时在相隔20多米处能一杆入洞,相当准确。查理·葛斯陀经常教给他不少诀窍和要领。霍华德·休斯年轻时到好莱坞投资拍摄电影,当时他独出心裁,把打高尔夫球的各种动作都拍摄成记录影片,这成了世界上第一部体育教学片,当然,没有公开放映,只不过供他本人练习打高尔夫球时观看,对照揣摸每个动作正确与否。

    每当感到烦闷无聊时,霍华德·休斯就找一个僻静的角落,独自吹奏着萨克斯管,这是他从小养成的一种习惯。几十年来,他学会吹奏许多美国民间流行的曲调,还有世界名曲。随着美妙动听的乐曲声,他如醉如痴,沉浸在遐想与回忆之中,心情显得舒坦和宁静,获得一种至高无上的美的享受,忘掉一切烦恼和忧伤。

    7.在第二次结婚后销声匿迹

    加利福尼亚州一个多世纪前,还是荒无人烟的遥远的边疆地区,随着来自美国东部的千千万万的移民的拓荒和淘金,它成为美国工业向西扩散的重要地区。这里在原料、市场方面拥有很大的优势,自19世纪中期开始,食品加工、屠宰、罐头、木材加工、农机制造、煤炭、钢铁等工业移往西部垦殖区,一些重要的工业中心在西部逐渐形成。

    洛杉矶最初是一个牧区小村,自从在加利福尼亚州发现金矿和石油后,移民急剧增加。而从修筑了铁路和巴拿马运河通航后,这里的石油加工、化学和机械工业迅速发展起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洛杉矶又成为美国的飞机制造业和其他军火工业的中心。位于洛杉矶西北郊的好莱坞,是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影制片中心。设立在洛杉矶的加利福尼亚理工大学是美国工程师的摇篮,在这里培养和造就了大批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到20世纪50年代,洛杉矶已经成为美国西部第一大工商业城市,人口两百多万,仅次于纽约和芝加哥。

    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休斯敦,在一个半世纪以前,也是一个不为人知的荒凉村镇,后来在得克萨斯和墨西哥湾近海发现石油,美国北方的资本和人才大量南移,休斯敦逐渐成为美国南方的金融、石油工业、贸易、交通、农业和海洋研究中心,人口达200万,仅次于洛杉矶。

    霍华德·休斯的大半辈子生涯都是在休斯敦和洛杉矶这两大城市里度过的。他对这里的一切都十分熟悉。在两座城市里,他都兴建了自己的富丽堂皇的宅邸。

    霍华德·休斯过了50岁后,对繁华喧嚣的大城市生活愈来愈感到厌烦。每年他都要到美国与加拿大接壤的边境山村或者内华达西部沙漠绿洲的私人别墅去隐居一段时期。

    内华达的西部沙漠地带,气候变化无常,有时狂风卷起尘沙,到处是一片迷雾,人、马和车辆都仿佛是灰色的鬼影,在漫漫沙漠中闪动着。

    不知是想领略沙漠风光的好奇心的驱使,还是由于寻求寂静或者探险,每年有不少人到内华达西部沙漠旅游。在方圆数百里很难有的小片绿洲上,人们兴建了旅店餐馆,有的人甚至在荒凉的沙漠上建起了别致的所谓汽车旅店,实际上就是由大型货车和客车组合而成,供旅游的人们在途中住宿。

    霍华德·休斯在内华达西部沙漠的棕榈泉绿洲上建有一栋私人别野,他有时来这里静心地休养一段时期。

    1957年1月,霍华德·休斯刚度过52岁生日,他忽然提出跟好莱坞女明星琴·丽达斯结婚。十年前他俩初次结识,当时琴·丽达斯应邀观看霍华德·休斯驾驶 XF11型飞机第一次试飞,不幸飞机失事,霍华德·休斯严重受伤。琴·丽达斯经常去医院看望和照料这位飞行英雄。霍华德·休斯身体痊愈后,跟琴·丽达斯一直保持较密切的交往,两个人建立了感情。后来,时过境迁,他俩都忙于各自的事情,关系逐渐疏远了。琴·丽达斯和洛杉矶一位大企业家结婚,不久后离婚。她这些年来一直过着独身生活。

    这时,霍华德·休斯跟琴·丽达斯结婚,倒不是所谓旧情复发,也非避免孤独。霍华德·休斯自从30年前第一次婚姻生活破裂后,他就习惯于单身汉的生活。他从小就喜欢孤独,觉得一个人自由自在,毫无牵挂。

    实际上,霍华德·休斯离婚30年后再度结婚,只不过是为了对付当时第特利西的阴谋罢了。第特利西勾结主治医生,以霍华德·休斯的病历和所谓失踪三个月大作文章,扬言霍华德·休斯已经精神失常而无法经营企业,要求法院作出禁治产权的裁决。霍华德·休斯处理事务历来谨小慎微,总是做到不怕一万,只怕万一,有时难免过分。当时他生怕法院做出禁治产权的判决后,环球航空公司的股份权就落入第特利西之手,如果他有妻子的话,第特利西的阴谋就不会得逞。根据法律,琴·丽达斯可以作为霍华德·休斯的妻子代管产权。

    霍华德·休斯和琴·丽达斯的婚礼别具一格,是在内华达的西部沙漠地带举行的。这一对再婚夫妇和许多宾客乘坐环球航空公司最豪华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