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养生保健 > 宝宝常见病防治百科 > 第九篇 宝宝营养性疾病的预防与家庭护理(3)

第九篇 宝宝营养性疾病的预防与家庭护理(3)

    第九篇 宝宝营养性疾病的预防与家庭护理(3)

    素B12所致的贫血会出现手、足、舌颤动等现象。

    ◆  失血性贫血:宝宝常见于钩虫感染、肠息肉、肠道憇室等慢性失血。

    ◆  溶血性贫血:因输血血型不合、感染、先天异常等使红细胞过多、过早地被破坏,超过身体再生能力所致。此类病症除贫血以外,还会出现黄疸及其他症状。

    ◆  生成障碍性贫血:即骨髓障碍,因无法制造红细胞而导致贫血。此类贫血较严重,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最佳预防措施

    ◆  坚持母乳喂养,母乳中铁含量虽然不够,但孩子吸收率较高。 若不能母乳喂养,可选用强化铁配方奶喂养。对牛奶过敏的宝宝,喂养时,牛奶必须煮沸后再喂,以减少过敏。

    ◆  及时、科学地添加辅食,适量补充含铁丰富的食物,如蛋黄、鱼泥、肝泥、肉末、动物血等。添加绿色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促进铁的吸收。

    ◆  培养正确的饮食习惯,讲究卫生,定期服用驱虫药。避免因肠出血而产生贫血。

    ◆  早产儿可在2个月后遵医嘱进行铁剂补充。

    家庭护理要点

    ◆  轻度营养性贫血主要是通过饮食治疗。通过进食高蛋白食物,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进行补充调节,如动物肝脏、瘦肉、豆类、动物血、蛋黄、黑木耳、绿色蔬菜等。

    ◆  加强对患儿的护理。贫血宝宝的抵抗力低,注意预防感冒。

    ◆  纠正不良饮食习惯,教育孩子不要挑食、偏食,尽量少吃零食,吃饭时不要边吃边玩。

    ◆  中度以上贫血必须用铁剂治疗,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还要辅以饮食治疗。铁剂最好在两餐之间服用,既可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又有利于铁的吸收。并同服维生素C。

    ◆  如果贫血的宝宝出现手足颤动等症状,应结合喂养情况和实验室检查,考虑有无大细胞性贫血并发症存在。

    ◆  对失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及骨髓障碍性贫血应以去除病因为主,辅以铁剂或输血治疗。

    贫  血

    导致宝宝缺钙的原因

    婴儿时期,宝宝骨骼系统的发育需大量的钙质,但是宝宝消化道功能尚不完善,可吃的食品受限,因而限制了宝宝从食物中获取足够的钙。如果在出生后光照不足,或单纯用母乳喂养,在6个月后不能及时增加辅食,钙供给不足或者食物营养成分结构不合理,就可能造成宝宝缺钙,严重的可发生维生素D缺乏病。

    宝宝缺钙的表现

    ◆  多汗,尤其是入睡后头部出汗,使宝宝头颅不断摩擦枕头,久之颅后可见枕秃圈。

    ◆  精神烦躁,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有时父母发现宝宝不如以往活泼。夜间常突然惊醒,啼哭不止。

    ◆  常有串珠肋,各个肋骨的软骨增生连起似串珠样,常压迫肺脏,使宝宝通气不畅,容易患气管炎、肺炎。

    ◆  1岁以后的宝宝表现为出牙晚,前囟门闭合延迟,常在1岁半后仍不闭合;前额高突,形成方颅。

    ◆  缺钙严重时,肌肉肌腱均松弛。表现为腹部膨大、驼背。1岁以内的宝宝站立时有“X”“O”型腿现象。

    最佳预防措施

    ◆  母乳喂养期间,妈妈要注意摄取含钙丰富的食物,及时纠正低钙乳,如有必要可加服钙片。同时还要给婴儿添加鱼肝油。

    ◆  牛奶喂养的婴儿,要及时添加鱼肝油和钙剂400~600毫克/天。

    ◆  及时添加辅食,尽量选择含钙丰富的食物喂养宝宝,如豆制品、奶制品、紫菜、海带、虾米、带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