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文学艺术 > 孔庆东谈文化 > 第十五章 儒家文化与侠义精神(5)

第十五章 儒家文化与侠义精神(5)

之间的关系。

    有人可能会问,仁,是不是西方讲的爱呀?八十年代有一首歌叫做《让世界充满爱》,我们中国人多好啊,让世界充满爱。我们就这样爱了三十年,爱来爱去,爱死了这么多人,爱得多少人家破人亡。为什么我们自从唱这个歌以后就没有仁爱了?

    仁和爱有相通之处,但是不等同。我们看电视剧、电影里谈恋爱,一开始不说“我爱你”,而是说“我喜欢你”;然后试探试探,再说“我爱你”,好像这是个层次递进的问题。有时候爱被看成是“高级的喜欢”。按照西方人的观念,你爱一个人的前提是你喜欢他,你喜欢的东西你就对它好,你喜欢的人你对他好,在中国古人看来这是低层次的。比如某个人,你不喜欢他,你讨厌他,但是他现在忽然从台子上倒下来,你要不要把他扶起来?在路边有人骑自行车摔倒了,你救不救他,你是否帮助他,把他送到医院?所以仁的起源比爱要博大。不管这个对象你是否喜欢,即使不喜欢他,也肯帮助他、关心他,只因为他是生命。所以孔子讲的仁者爱人,不是西方所讲的比喜欢更进一层的爱。比如,某个国家的制度我们不赞同,他们的领导人我们不喜欢,难道我们就整天骂人家是流氓国家,整天封锁人家、污蔑人家,寻机侵略霸占人家吗?

    中国古代两个人谈恋爱,不会说“我爱你”,因为爱在中国古代可能不是一个正面的词。爱一个东西就好像是一种贪恋,是一种贪取,是一种私心的表现,而仁是博大、公正的。所以中国古人之间、夫妻之间不讲爱,而是讲恩爱。这个恩爱,是一种怜惜,其重点在于“恩”。

    就像金庸小说里,小龙女和杨过是一种相互的“怜惜”。自从中国人放弃彼此的怜惜,会说你爱我、我爱你,大街小巷爱得跟大白菜一样之后,离婚率逐年上升。金庸小说里有个人物的名字非常好,叫“包惜弱”——我们要怜惜柔弱的人。男人和所谓强者,也有其柔弱之处,也需要怜惜。有力量的人帮助没力量的人,强者怜惜弱者,这是侠,这是仁。由仁而生爱,你对一个人本不怎么喜欢,但是首先你知道他是一个生命,你尊重他是一个生命的时候,你一定会发现他有值得你喜爱的东西。

    任何一个“坏人”,你换一个角度就会发现他的优点。比如我去买东西,被卖货人欺诈了,在公交车上被售票员欺负了,吵架的时候我很生气,在我眼里他就是一个坏人。但是走出商场,回到家里,我换个角度,我就知道他不一定是坏人。可能他回到家也是一个好父亲,他也有可爱的地方,我把他当成一个完整的生物来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