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文学艺术 > 孔庆东谈文化 > 第十五章 儒家文化与侠义精神(4)

第十五章 儒家文化与侠义精神(4)

无珠。咱们山东的蒲松龄老爷爷就骂考官,一边骂一边写出了《聊斋志异》。科举的一甲、二甲、三甲分得很清楚。到了清朝不一样了,清朝就有三四万人了,有捐官的,但是也有分别。比如今天许多县市的党委书记都是博士了,谁知道他的博士是怎么来的?你前面应该加上定语,叫“党委书记博士”,括号——“相当于本科肄业”。

    古代读书人考不上,这些人干吗?就在乡间待着。文学好的就帮助镇长乡长写点儿文章,从字面上讲,叫“书记”,那才是本来意义上的“书记”。乡间有大量的知识分子,他们维持着乡间的秩序。而这些知识分子的主要思想就是儒家思想,多年复读所深入骨髓的儒家思想。那儒家思想是什么呢?儒家思想本身也是庞大的一个体系。学者们讲起来可能五花八门,都觉得自己正确,都觉得自己比于丹高明,人家于丹不跟他们一般见识而已。儒家思想的最大公约数,就是已经变成老百姓口头禅的那几个字,叫“仁义礼智信”。

    中国的文化是层层往下简化的,你文化水平高,可以做很高的官,即使不认识字的人,他也知道仁义道德。他可以凭着生物的本能,知道怎么做事是合乎仁义道德的就可以了。我们很多的高深学者说起文化来一套一套的,但是做出事来却是猪狗不如。一个星期天,我所住的楼里发大水,我拿着工具到楼里扫水,从十层扫到一层,发现只有两三个知识分子出来了,其他出来的都是工人,后勤行政人员,或者是老板。我就不相信其他教授们当天都有那么神圣的工作,大概都在家里研究普世价值吧。

    儒家文化作为核心的几个概念——仁义礼智信,恰好都能够被侠文化所吸收,能够跟侠文化结合起来。所以中华文明才能既稳定,又能够及时变化,能够在不同的时代翻出新的花样来。中华文明遇到过许许多多的大风大浪,多少次从外面来看好像要灭亡了,就好像大楼要倒了,但是它倒不了,因为里面核心的东西是倒不了的。假如真有普世价值的话,那个普世价值怎么能倒呢?倒了不就是人类末日吗?儒家文化里还有很多东西,比如忠、勇,这些是次一级的概念。儒跟侠是要结合的,光有儒,不行;光有侠,也不行。

    我们今天吃了这么多的苦,走了这么多的弯路,党中央终于认识到要弘扬传统文化了。“文革”中搞的“批林批孔”是错误的,是极左的;后来的野蛮发展观也是错误的,是极右的;现在必须搞科学发展观了。所以今天全国上下搞国学,包括开办各种论坛,国学大师没有那么多,很多地方就请我这个国学小学生去凑数。我总是说,抽象地弘扬传统文化,很可能又搞成一个运动,一阵风,吹上三五年过去了,没有什么开花结果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