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养生保健 > 和古人一起玩游戏 > 第八章 洒脱不拘大肆恶搞--荒诞爆笑篇(5)

第八章 洒脱不拘大肆恶搞--荒诞爆笑篇(5)

    第八章 洒脱不拘大肆恶搞--荒诞爆笑篇(5)

    人们看到“击壤”两个字,往往以为“壤”就是土,这很可能是它最初的形态,但在汉代不是这样。汉代邯郸淳《艺经》记载:“壤,以木为之,前广后锐,长尺四,阔三寸,其形如履。将戏,先侧一壤于地,遥于三四十步,以手中壤击之,中者为上。”原来这“壤”是用木头制作的块状物,形状是前宽后窄,长一尺三四寸、宽三寸,很像是一个鞋底。看来这击壤的器材还是比较简单的。

    上面还记载了击壤在当时的玩法,就是:先在远处放置一个“壤”,然后在离它三十四步的距离用手上拿的“壤”去打它,谁打中了就算赢。可见,击壤在古代是有比赛、分高下、力求准确的投掷游戏。

    唐代的木射也是一类击壤游戏,它对击壤游戏进行了大规模改进。在这种游戏中放置的“壤”和手中的“壤”不再是相同的,分别被木柱和木球代替。游戏玩法是:在远处放置十五根瓶子一样的木柱,其中有十根用红笔分别写着“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另五根用黑笔分别写着“慢、傲、吝、贪、滥”;玩的人将手中的木球抛滚出去,击打那些木柱;打到红字的人为胜者,打到黑字的就为负者,分别赏罚。这种游戏很像现在的保龄球。

    唐代之后的宋元也出现了一种新的击壤形式,就是“抛堶”,其实与后来明清时代的“打瓦”是同一种游戏。明人杨慎《丹铅余录》说:“宋世寒食有抛堶之戏,儿童飞瓦石之戏,今之打瓦也。”它的玩法与古老的击壤相似,只是用砖瓦块代替了“壤”。另外,原始形态的“壤”也被改进,清周亮工《书影》:“秣陵童谣有‘杨柳黄,击棒壤’。”这里的“壤”已经由鞋底状变成圆棒状。

    明代还出现了一种叫做“打柭”的游戏,它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