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文学艺术 > 中国的逻辑 > 地铁的故事(2)

地铁的故事(2)

    地铁的故事(2)

    第二,各地铁站的安检人员的工作让人难以放心。作为地铁的老乘客,至少我是看不出安检人员凭什么标准或规定进行抽检的——是包的尺寸、质地,还是高峰期非高峰期、平时或周末?但每天我都看到很多携带了大包的人不理会安检处大摇大摆走了过去,另外一些似乎并不可疑的人却被拦住接受安检。

    如果说是抽检,其目的又是什么?我想,政府有关部门或许是决定抽检一段时间后,统计结果,然后推出更合理、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吧。但如果是这样,这一段时间又是多长?什么时候可以公布数据?

    我还注意到,现场安检人员被地铁乘客反问安检政策时,常常是以“我不知道”或“你去问我们领导吧”这样的说辞打发了事。所谓人民的公仆难道不是应该有责任和义务替上级机构——政策决策者向纳税人解释理由的吗?

    第三,每天乘坐地铁的上班族又是如何看待这一政策的呢?这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我看到,有人假装没看到安检机器和人员,漠然地走过;有人在无奈中接受安检;也有人被拦下安检,于是在现场抱怨着,发泄不满情绪……

    在我看来,三者的态度都是成问题的。假装不如正视,指责不如理解,无奈不如交流。成熟的社会公民绝不应该简单地唉声叹气,说“没办法”。公民有权利和义务了解公共政策的产生过程和结果,如果觉得有问题和缺陷,应该寻找途径去追问或咨询,而不是盲目接受。反馈意见能否被接受是另外一个问题,这里首先存在一个有没有所谓公民意识的问题。

    从公共政策的角度来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政策都是有缺陷的。一项真正好的政策,需要决策者、政策执行者和政策享受者三者之间充分的沟通,从而产生理解和配合。这一点,或许是后奥运时代的北京需要关注的。

    三

    2010年1月,北京市政府下令,北京地铁站内除《北京娱乐信报》之外的报纸一律被禁售。理由为超过500万人次的大客流难以控制,目的为确保乘客安全。这条新规引发轩然大波,市民们从轻视民意的角度表示不满。

    我特意去看了一下1号线和10号线交接的国贸站,确实见不到报纸销售员了。站台上的人数似乎少了一些,氛围似乎冷清了一些。上车后发现,果然没有人看报纸,很正常,毕竟买不到嘛,普通百姓把在外面买的报纸带到地铁里专门翻一翻,有些够呛。看看周围,有打游戏的,聊天的,吵架的,吃喝的,比原来乱了些,吵了一些。

    我刚来京的2003年,地铁里是一片混乱,乘客素质很低,大家爱干嘛就干嘛,不尊重其他乘客的自由和权利,更不可能为维护公共秩序作出贡献。后来,到了北京奥运前后,看报纸的人明显增加了。周围一半左右的乘客都在专心看报纸,保持沉默,空间处于安静。还记得让我联想到地铁文明史上的那次转折么。

    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北京市政府实施的“为秩序而禁售”这个政策,表明其眼光极为狭隘而短暂。请冷静衡量一下,以政府禁售这一自上而下的强制性政策而产生的暂时秩序和民意倒退,以媒体促销这一自下而上的市场化战略而提高的经济效应和市民素质,两种截然相反的政策导向,到底哪一种更符合广泛的民意而可持续,哪一种结果可维护秩序,即“确保乘客安全”?另外,政府向《信报》这家市委宣传部批准的北京唯一的地铁报给予特殊照顾,而其他报纸都被排除,是否违背城市建设的总方略。多元化的舆论环境才是健康的。

    我担心,倘若在地铁内禁销报纸的政策持续下去,将使得市民的文明素质倒退到2003年,甚至更以前的水平。看报族的增加无疑成为北京走进成熟、有序的公民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