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无论如何,新年伊始,一个新运动已经展开,并将是结束全**事冲突的开始。预计蒋委员长试图在必要时撤往台湾,在那里建立其抵抗基地。

    国务卿马歇尔在听完司徒雷登的汇报后,马上同总统杜鲁门进行了磋商。现在,美国当局的决策者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蒋介石的失败已属必然,蒋政权已腐朽不堪,继续把自己绑在蒋的战车上,等于自陷"烂泥坑"。

    1949年1月4日,司徒雷登在大使馆内收听到新华社的评论文章,评论题目是《评战犯求和》。解放军女播音员抑扬顿挫,富于感情的铿锵之声使美国大使感到蒋介石政权的末日正在逼近。司徒雷登在日记里表达了他的心情。

    1月8日,美国大使馆迎来一位身负特殊使命的客人,他就是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吴铁城。司徒雷登按外交惯例给予热情接待。

    寒暄过后,吴铁城满脸严肃地说道:"鄙国政府目前正面临严重危机,蒋总统元旦文告发表后,全国人民普遍支持蒋总统所宣布的恢复和谈的决心。他们在许多电信和公开宣言中,表示他们立即拥护和平解决政府与**人之间的争执问题。"

    政治舞台向来都是凭实力说话,谁有实力,谁的主张就响亮,司徒雷登当然清楚这一点。身陷绝境的蒋介石能得到中国人民的拥护,这个论断和提法已经无法欺瞒对蒋政权有多年观察经验的驻华大使了。出于礼貌,司徒雷登还是点了点了头,并说道:"我们也热烈希望贵国政府与**能结束冲突。"

    吴铁城吩咐随身秘书拿出一份黑色的文件匣,他很恭敬地用双手递给司徒雷登说:"这是鄙国政府请求贵国政府'调解'的备忘录,请大使先生早日递交贵国总统及国会。"

    司徒雷登接过备忘录,仔细地浏览了一遍,只见其中写道:

    美国政府过去曾经多次表示它对中国情形的友谊的关怀,而且曾与中国政府合作以增进国际和平。中国政府愿意向美国政府保证其与**和平解决的真诚愿望,并特别希望借此获悉美国政府对此项问题的态度。中国政府将欢迎美国政府可使中国的和平早日恢复的任何建议。中国政府更表示它已准备通过可能的美国政府的调解,开始与**谈判,以求达到上述目的。

    司徒雷登看过之后,表示他会立即电报总统及国会。吴铁城补充道:"今天之内,我会把相同的照会送往法国、苏联和英国大使馆,希望贵国政府早日见复。"

    1月12日,杜鲁门政府以下列备忘录答复蒋介石的调解请求:

    美国政府已接获中国外交部长于1949年1月8日致驻南京美国大使的备忘录,并已从长加以考虑。

    备忘录中说明中国政府十分渴望中国国内的局势,无论如何不应成为世界和平进展的障碍。备忘录并说明中国政府在日本投降后曾立即采取步骤与中国**进行和平谈判。

    但美国政府殊难相信在当前形势下,按中国政府的建议,试图充当调解人,能达到任何有益的效果。

    杜鲁门政府这份拒绝充当调解人的备忘录对蒋介石来说,是美蒋关系上令人难忘的一页。在蒋介石途穷日暮,四处求援的时刻,这份备忘录等于扇了蒋介石一个耳光。杜鲁门的理由非常充分,言外之意是对你蒋介石,我们帮得太多了,如今,我们已帮不了忙了。

    美国政府拒绝调解,英法自然紧随其后。蒋介石求援之举在西方后台老板那里,没有得到任何有益之反响。据说,蒋介石在听侍从念完此备忘录后,狠狠推倒了面前桌子上的水杯,骂了一句:"娘希匹!"

    1月15日,司徒雷登在致国务卿的信中说:"政府(指南京政府)从南京迁移的准备工作已日渐明朗化。虽然隐瞒这种庞大的迁移工作较为困难,但政府仍决定秘而不宣。"

    蒋介石要迁都,美国人跟着走吗?

    不。司徒雷登在信中表明主张:

    ……我们极可能被请求转移。可以认为,目前迁都计划的采纳和实施,会使国民党有时间在南方建立政府,继续行使全权,因而它极有理由要求我们随之迁移。我们将根据国务院的指示随时报告这方面的信息,并汇报有关的形势发展和我们的观点。在国务院尚无指示或指示尚未到达之前,我们将根据先前的指示留驻南京。

    1月20日,艾奇逊出任美国国务卿,次日,蒋介石"引退"。此时,人民解放军已取得辽沈、淮海战役的胜利,全国的胜利也指日可待。艾奇逊的对华政策成了引人瞩目的焦点。

    艾奇逊认为美蒋关系的核心在于要不要继续出钱出枪支持蒋政权。他在这个问题上,作出了令蒋介石伤心的大举动。

    1月24日,艾奇逊指令驻华军事顾问团团长巴大维将军就是否颁发《1948年援华法案》项下剩余军需品出口许可证提出意见。

    1月26日,巴大维复电,建议暂停启运,待中**事形势进一步明朗化以后再作决定。巴大维将军抱怨援蒋的物资被大量的贪污、侵占,而运到前线,则等于送到了不断取得军事胜利的**手里。巴大维的意见显然符合艾奇逊内心的想法。

    2月初,艾奇逊在与国会议员的一次谈话中尖锐地指出:"不管有没有军事指导,再多的援助,也不能拯救国民党政权,"中国对美国"只是一个烂泥坑,而不是进攻的跳板",因此"在灾难的烟尘落尽以前,美国不能决定下一步怎么办"。

    艾奇逊的谈话被美国各大报刊以醒目的大标题登载,转而传遍欧洲、亚洲舆论界,人们谓之"等待尘埃落定"说。杜鲁门政府现在已经不需遮掩对蒋介石政府的厌恶和绝望,艾奇逊的谈话是公开表明要与蒋介石国民党这艘沉船拉开距离。

    这一政策认为,中国的发展显然正在进入一个变动极大和极其混乱的时代,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不能就未来对华政策制订出任何"僵硬的计划",而只能提出近期内一个大概的政策方向,以"保有最大限度的行动自由"。这一指导思想的逻辑上的结论就是,美国必须在这段时间里采取所谓"观望"、"等待"的态势。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心甘情愿地接受战后对华政策失败的现实,老老实实地把干涉之手从中国缩回去。所谓"等待"、"观望",并非置身事外,而是继续执行其原来对华政策前提下的等待,这就决定了美国在同即将诞生的新中国打交道时不会有多少"行动自由"。同时,美国在全球冷战中的态势规定了杜鲁门政府不可能坐待"尘埃落定",而必然会利用一切机会,在不扩大卷入中国内战的前提下,阻止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从这个意义上讲,保持"行动自由"只不过是要保持**的"自由"罢了,也就是说,美国不愿意在蒋介石这棵树上吊死,而要寻找更有效的"遏制"中国**的手段。这正是美国和蒋介石政权拉开距离的动机,历史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2月3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开会讨论要不要继续执行1948年《援华法案》,艾奇逊在会上坚决主张停止向蒋介石政权运送剩余军需品,但此主张遭到国会方面反对。经过再三考虑,杜鲁门最后拍板,指示艾奇逊:"不停止对中国的军援,但要尽可能采取非正式行动拖延启运。"

    艾奇逊认真执行了杜鲁门决定的拖延启运政策。3月4日,艾奇逊通知司徒雷登,从美国港口开往中国华南的运输船只已经暂停,已载货的运输船大部分被推迟到两周以后才允许启航。"拖延启运"政策的实施,使国民党政权得不到所期望的迅速而大量的援助,这对于视美援为救命稻草的国民党集团,在实际上和心理上都构成了沉重的打击。

    2月5日,当国民党政府南迁广州时,美国政府正式决定大使留在南京,理由是:从东北到长江流域的大片中国国土即将归于中国**控制之下,而美国在华利益及商人大部分在这一地区,为保护美国的利益,必须有正式代表能与中国**接触,并认为司徒雷登作为正式代表最为合适。此外,如果整个使馆迁往广州,将被解释为对国民党支持到底,因而也就得继续给予援助,这是不合适的。

    后来,**把美国大使滞留南京称之为"开设新店,捞一把。"

    1949年8月5日,美国为了向世界交待在中国的失败,抛出《中美关系白皮书》和艾奇逊国务卿为发表白皮书写给美国总统杜鲁门的信。这些文件对中国发生的事,颠倒黑白,歪曲事实。它一方面对中国人民的革命极端仇视,另一方面企图逃脱助蒋内战,屠杀中国人民的罪责,并阴谋继续利用所谓中国的民主个人主义者来破坏中国革命。同时,文件也细细揭露了蒋介石政权的贪污、腐化、**和昏庸,指出国民党的失败实乃咎由自取,而非美国支持不力。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0月6-8日,美国国务院公共事务局邀请部分有关中国问题的专家学者,讨论承认中国问题。与会者分为两组,结果一组赞成,一组反对。由于公众舆论莫衷一是,美国国务院无法做出决定。最后国务卿艾奇逊决定采取"静待尘埃落定"的袖手静观政策。

    国民党撤往台湾后,杜鲁门继续采取放任**进攻,或让国民党在台湾自生自灭的政策。1949年12月23日,美国国务院在《关于台湾政策宣传指示》中说:"台湾在政治上、地理上和战略上都是中国的一部分,它一点也不特别出色或者重要"。"大家都预料该岛将陷落,在国民党的统治下,那里的民政和军事情况已趋恶化,这种情形更加强了这种估计。"

    1950年初,蒋介石在台湾大搞复职,美国目睹李、蒋之争,仍执行保李倒蒋的政策。

    尽管美蒋在**反苏这一政治上存在重大共同利益,但随着中国国内局势的变化,美国不得不考虑调整他扶蒋**的政策。从1949年年初开始,美国政府基本上开始实行从中国内战"脱身"的政策。用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的话说,1949年初美蒋关系开始"走向最低点"。蒋介石政权在美国当政者眼中只是一艘"沉船",美国人要同它拉开距离。

    □ 作者:何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