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清华之父曹云祥 > 第五章 用世界眼光办教育(26)

第五章 用世界眼光办教育(26)

育要靠宗教来获得,因为宗教是神圣本体的外在表现,“宗教进一步来说,不是一系列的信念,不是一整套的惯例;宗教是制定人类真正生活、激励人类高尚思想、修炼人类品格、奠定人类光荣基础的教育”。 宗教教育的实施,主要靠上帝的启示,因为灌输给所有创造物的能力,都是这个最受赞颂之圣名的启示所带来的直接成果。

    在巴哈伊教看来,宗教有两个主要部分:灵性的部分、实用的部分。灵性的部分永不改变,所有的宗教先知都教导人类同样的真理,给予人类以同样的灵性律法,教人以同样的道德准则,在每个宗教的灵性的、永不改变的律法里所包含的关于道德的一切规范,在逻辑上都是正确的。这是由于宗教与科学的结盟,“宗教和科学是两只翅膀,人的精神力量乘上它们飞向高处,有了它们,人的灵魂才能取得进步。只有一只翅膀的人就不能飞行了。如果有人想试验只用宗教的翅膀飞行,那他就必然跌进迷信的沼泽中。另一方面,他如果只用科学的翅膀飞行,也不能取得进步,而只会掉进没有希望的唯物至上的泥坑”。 实用部分则要随着时代的变更而变更,如“以牙还牙,以血还血”,被巴哈伊教改变成“爱你的敌人,为恨你的人做善事”,严厉的律法被改为仁爱、慈悲和容忍的律法所代替。

    宗教的灵性教育,主要就是精神教育。而精神教育的重点,则是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要实现的目标,是使人的品格达到卓越与完美。巴哈伊教的卓越与完美有特定的含义,其最终目标是:拥有灵性学识的人,必须具备内在外在的完美,必须拥有智慧、才干、洞察力、直觉、谨慎和远见,拥有自制、对上帝的敬仰和由衷的畏惧。 要实现这一目标,要求三个必要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