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我是人间惆怅客 > 第十一幕 却话巴山夜雨时(8)

第十一幕 却话巴山夜雨时(8)

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深夜青灯前,李商隐向远方的朋友回信,说自己归期遥遥,怅然凝望窗外,意识到彼此远远隔着那夜、那巴山、那秋池。这恰如一幅淡墨入水之画,迷蒙的愁绪漫水化开,延展出一幅情之山河、一幅带雨梨花和一个孤独的诗人。

    巴山的雨叮叮敲打,诗人的心碎成珠玉之词,几百年后南宋的杨万里也曾《听雨》——“归舟昔岁宿严陵,雨打疏篷听到明。昨夜茅檐疏雨作,梦中唤作打篷声。”雨声让人恍然而惊,自己在归地,还是在不归时?

    李商隐想回去了。853年,杨本胜来到柳仲郢幕下做事,跟李商隐说起自己在长安时,去探望李商隐寄养在亲戚家的孩子。听了孩子的情况后,李商隐凄凄然而作《杨本胜说于长安见小男阿衮》——“闻君来日下,见我最娇儿。渐大啼应数,长贫学恐迟。寄人龙种瘦,失母凤雏痴。语罢休边角,青灯两鬓丝。”

    此时思归情绪已经难以自制,李商隐要回长安看自己的孩子了,否则他将在这漫天的乡愁中窒息而死。

    大约在853年的冬天,柳仲郢看到李商隐那么多思归念子的诗后,特意给了他回长安的机会。这次回京,李商隐释放了郁积已久的思乡情,在以后的诗里就没再见那么强烈的乡愁了。

    暮春时节,李商隐再次回到了梓州。

    之四 白石莲花谁所共

    在梓州的某一日,李商隐披一身风雨轻踏在寺院的地板上,看着那白石莲花灯台上长明的火焰,那前尘往事瞬时化作珠玉从身上滚落。此刻他亦想做这佛前之灯,秉明黑夜——“白石莲花谁所共,六时长捧佛前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