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阮籍评传 > 第二章阮籍思想的矛盾与分期

第二章阮籍思想的矛盾与分期

归属是如何理解的。

    照笔者之见,阮籍的《乐论》作于正始初期,《通易论》作于正始中期。

    二论尽管渗入了道家思想,但其基本倾向仍然是儒家的,当属于儒学著作。

    《通老论》的撰作时间似晚于《通易论》,当在正始中期之后竹林之前,反映了阮籍综合儒道(老)的思想倾向。《达庄论》和《大人先生传》皆作于竹林时期,以庄学思想为旨趣,表现了阮籍把儒道对立起来的思想倾向。

    这些问题,不仅涉及到阮籍著作撰作时间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关系到阮籍在各个时期的思想倾向及如何理解阮籍思想矛盾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对这些问题一一予以澄清。

    但要解决这些问题,至少需要明确两个前提:其一,以玄学与传统儒学及道家学作比较,看它有什么样的特点,并以此作为判断阮籍以上各篇著作思想倾向的参照系;其二,确定阮籍以上各篇著作的撰作时间,以此作为阮籍思想分期和演化的依据。

    ① 《咏怀诗》不是理论性的学术著作,但作为诗歌体裁,却以文学形式反映了阮籍对于宇宙人生的哲理性感受和理解,所以也可把它视之为带韵脚的思想著作。内容详见本书第五章。

    ① 《中国哲学发展史》(魏晋南北朝卷)第150 页,人民出版社1988 年版。

    ② 《魏晋思想与谈风》第114 页,台湾书局版。

    ③ 《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续编二,第105 页。

    ④ 内容详见《中国哲学发展吏》(魏晋南北朝卷)《阮籍、嵇康的自然论》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