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刘知己评传 > 一、撰《史通》的动机

一、撰《史通》的动机

    唐中宗景龙四年(710),知几完成《史通》的写作。是年二月,他为本书作序,回顾他撰写《史通》的经过。他说自己身任史职而忧心史事无成,因而"尝以载削余暇,商榷史篇,下笔不休,遂盈筐箧,于是区分类聚,编而次之。"可见,"商榷史篇"是知几的史学旨趣所在,也是《史通》一书的根本任务。

    《史通》内篇有《自叙》一篇,比较系统地说明了他治史的 经过和史学志趣,明确他撰写《史通》的本意。对此,上篇已作较详细的介绍,这里仅就有关著《史通》动机的几个问题加以评论。

    关于志趣和条件。

    知几夙好史学,自幼及长,博览群籍,深思博考,比较异同,多有发明。

    青少年时代立志史学事业的浓厚的兴趣、顽强的毅力、宽广的视野以及丰富的积累,走了一条独立钻研和博通的治学道路。兴趣和毅力的结合使知几得以博览群书。没有兴趣不行,没有毅力也不行。兴趣和毅力也不是一时的激动,刘知几几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从没有放弃史学志趣,也没有放松自己的努力,反而是随着时间的流驶使他献身史学事业的志趣更浓,毅力更坚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始终支持着他,这精神力量就是作为其思想支柱的儒家政治伦理思想,就是儒家知识分子建功立业的人生观,就是孔夫子的光辉榜样。刘知几的功名观是现实的,也就是说,在现实社会中他要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希望得到朝廷重用,授以高官,委以重任,以施展自己的才能,于家于国皆能有所贡献。因此,当他在现实中遭到冷遇的时候,他灰心过,消极过,甚至一度信奉了道家消极避世的人生哲学,写过《思慎赋》。刘知几的功名观更是理想的,他始终把书名竹帛当作神圣的不朽之业,将献身史职视为"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在这里,儒家"内圣外王"之道,修齐治平的实践之路成了他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尽管理想与现实有多么大的距离,刘知几始终按照他所信奉的思想走下去,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在中国封建社会里,能够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特别是先秦孔孟思想中的政治人伦思想的精华付诸实行,而且并不是口头上而是身体力 行,于己则是正人君子,在国则是忠良之臣,不管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应该给予历史的肯定。刘知几找到了孔子及儒家学说,找到其一生的精神支柱,并身体力行,这是他一生从事史学著述的巨大动力,也是他成功的思想条件。

    此外,独立思考精神使知几深思博考,比较异同,因而多有发明。独立思考之于现在,人们颇能理解它的价值。独立思考之在古代,人们也并不是不加提倡。孔子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①"多闻,择① 《论语·为政》。

    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②知几也征引过孟子"尽信《书》,不如无《书》。

    《武成》之篇,吾取其二三简"这段著名的话③。但是,由于儒学的统治地位和儒家经书被奉为不刊之典,一般士人如果对经书提出质疑或者批评,往往被视为邪说异端,遭到诋毁。没有独立思考,就不可能有学术的进步。知几独立钻研和博通的治学道路是一条成功之路。没有这一点,也就没有《史通》的成就。知几具有博极群书、融会古今的渊博学识,是其在广阔的视野上进行纵横比较、评古论今的知识基础。知几不为传统所惑,不为权威所拘,敢于独立思考,批判创新的精神,是其进行学术评论的思想基础。这思想基础最突出的就是识见。

    关于"商榷史篇"。

    知几写《史通》的任务是"商榷史篇"。如何商榷史篇呢?《史通·自叙》说"思欲辨其指归,殚其体统"。"辨其指归",就是明确修史目的,主要是劝善惩恶。"殚其体统",是严格检验史书的体例。就辨其指归而言,思想非常丰富,但史学界对此阐发较少,这里多说几句。《史通·自叙》说:"其书虽以史为主,而余波所及,上穷王道,下谈人伦,总括万殊,包吞千有。"此言颇有分量!知几既已明言他的《史通》"虽以史为主",但并不仅仅言史,也是一部"上穷王道,下谈人伦"的书,我们更不应该忽视《史通》的思想意义,仅仅视之为史学理论著作。知几"盖伤当时载笔之士,其义不纯",这个不纯之义,既包括体统,也包括指归。而且在通常情况下,唯其指归不纯,方带来体统不纯。在大量的批评体统不纯的论述中,往往归结为"名实无准"、善恶不分、掩恶虚美、鉴无定识,说明体统不纯乃根源于是非不明。比如他批评魏收所撰《魏书》,曾经指出:"收谄齐氏,于魏室多不平。既党北朝,又厚诬江左。性憎胜已,喜念旧恶,甲门盛德与之有怨者,莫不被以丑言,没其善事。迁怒所至,毁及高曾。书成始奏,诏收于尚书省与诸家论讨,前后列诉者百有余人。时尚书令杨遵彦,一代贵臣,势倾朝野,收撰其家传甚美,是以深被党援。诸讼史者皆获重罚,或有毙于狱中。群怨谤声不息。"①魏收所为,显然是史德不正,"爱憎由己,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