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刘知己评传 > 下篇 刘知几的思想 第一章 学术思想渊源 一、学术渊源概观

下篇 刘知几的思想 第一章 学术思想渊源 一、学术渊源概观

    历史上每个思想家的产生,都有使他得以诞生的思想材料,这些材料是从以前的各代人的思维中独立形成的,并且在这些世代相继的人们的头脑中经过改造、丰富和发展。刘知几自然也不例外。

    刘知几的学术思想深受其学术前辈的影响,对此,知几自有明言,史家也多有论述。

    《史通·自叙》表彰《淮南子》"牢笼天地,博极古今","错综经纬,兼于数家"。又列举扬雄《法言》、王充《论衡》、应劭《风俗通》、刘劭《人物志》、陆景《典语》和刘勰《文心雕龙》六家,明言"自《法言》已降,迄于《文心》而往,固以纳诸胸中,曾不蒂芥者矣。"尤其是王充《论衡》这部批判哲学著作成了刘知几《史通》之批判史学的榜样。知几指出:"昔王充设论,有《问孔》之篇,虽《论语》群言,多见指摘,而《春秋》杂义,曾未发明。是用广彼旧疑,增其新觉,将来学者,幸为详之。"①可以说,他的《惑经》就是《问孔》的续篇。上述诸家,就知儿所言,所受的启发各有侧重。从《淮南子》那里,他吸取了牢宠天地、博极古今的思想。他说:"自淮南已后,作者无绝,必商榷而言,则其流又众。"②于是他阐述各家著书背景、意义所归。比如他说:盖仲尼既殁,微言不行;史公著书,是非多谬。由是百家诸子,诡说异辞,务为小辨,破彼大道,故扬雄《法言》生焉。儒者之书,博而寡要,得其糟粕,失其菁华。而流俗鄙夫,贵远贱近,传兹牴牾,自相欺惑,故王充《论衡》生焉。民者,冥也,冥然罔知,率彼愚蒙,墙面而视。或讹音鄙句,莫究本源,或守株胶柱,动多拘忌,故应劭《风俗通》生焉。

    浦起龙注概括诸家特点,说《法言》主谈理,《论衡》主征据,《风俗通》主博洽,《人物志》主辨材,《典语》主评品,《文心雕龙》主文章体裁④,各书皆有标举,这些都对知几有所启发。

    学者就知几学术思想渊源曾作过较为深入的探索。这里可举出有代表性的两家。傅振伦先生在《刘知几年谱》⑤中指出:孔子因鲁史旧闻,据行事,仍人道而作《春秋》。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撰《史记》,成一家之言。刘安牢笼天地,博涉古今,以著《淮南子》。知几自谓其书有与夺、褒贬、鉴诫、讽刺,上究王道,下掞人伦,总括万殊,包吞千有,盖《史通》实继承孔子、司马迁之传统,而采用《淮南子》之形式而作者也。他又指出:"《史通》一书,即就《文心·史传篇》意推广而成。"①"知几之书多出于① 《史通·惑经》。

    ② 《史通·自叙》。

    ③ 《史通·自叙》。

    ④ 《史通通释》卷十《自叙》。

    ⑤ 中华书局1963 年4 月第1 版。

    ① 《刘知几年谱》第21 页,中华书局1963 年4 月(北京)第1 版。以下引同。

    刘勰,故其书亦全模拟之,立意亦多取之也。两氏史学思想,亦多相同。"②因列举十六点,以见二氏相同史学思想之大端。

    许冠三先生在《刘知几的实录史学》③一书中专设"探源"一章,重点探讨《史通》同《左传》、《论衡》、《文心雕龙》、《齐志》诸书的关系。

    他指出:"说及知几之师承,实遍及于经、史、子、集四部。在史部,首推《左传》、《史记》、《汉书》与《三国志·裴注》;在子部,包括《庄子》、《荀子》、《吕氏春秋》、《淮南子》与《论衡》;在集部,则为《楚辞》、《文选》与《文心雕龙》;在经部中,《春秋》和《尚书》的影响,亦是无可置疑的。在前列各书中,《左传》、《论衡》与《文心》这三者尤具决定性。"④近年来,史学界在论及知几学术思想渊源时,也比较多的注意了《论衡》和《文心雕龙·史传》对《史通》的影响。这些意见都是值得重视的。在我看来,知几在其一生的学术活动中,博极群书,广泛涉猎了古人的学术思想成果,这是无容置疑的。但是,他对古人的学术思想成果决非无目的的兼收并蓄,其弃取之间,自有个基本的原则,基本的标准。自然这个原则、标准也不是天生就有和固定不变的,它就是逐步形成的刘知几的历史观、人生观。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儒家的经学曾经作为地主阶级的统治思想。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经学家范文澜指出:"'五四'运动以前二千多年里面,所谓学问,几乎专指经学而言。学人以名列儒林为荣,著述以敷赞圣旨为贵,派别繁杂,训解浩瀚"①。这种训解或阐述儒家经典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