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刘因评传 > 一、拥护国家统一

一、拥护国家统一

    刘因对元蒙政权基本上是支持和拥护的,其早年尤其如第三章政治态度·51·此。这无须讳言,也绝不是什么刘因政治上的污点。刘因生为元人,处在久乱初宁的年代,恰逢比较英明的君主,他的拥元是从拥护国家统一出发的,而不是从狭隘的民族观念着眼的。前人(尤其是明朝人)圃于当时的时局,对此多有误解。曲解,是应当予以澄清的。只有理直气壮地承认这一点,才能真切地揭示刘因的政治观。人生观及其发展变化的逻辑,准确地理解其有关诗文的内涵。下面结合历史背景对此做些分析。

    (一)元初政治情况

    刘因主要生活在元世祖忽必烈当政的时期。(刘因一生与忽必烈密切相关,而且大体上与忽必烈的统治同步:忽必烈即大汗位时,刘因十一岁;刘因去世的第二年,忽必烈驾崩。)元蒙初年,政治比较稳定,经济有较快的恢复和发展,进而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结束了中国历史上长达数百年之久的分裂。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忽必烈采取招抚流亡、禁止妄杀。屯田积粮、整顿财政等一系列措施,使饱受战争动乱破坏的北方地区的生产得以复苏。特别重要的是,忽必烈锐意改革蒙古;日制,"附会汉法","好访问前代帝王事迹",迁都大都(今北京),改蒙古国号为"元"(取"绍百王而纪统"之意);废止传统的选汗制度,仿照汉制预立皇太子;他还重视并亲自学习汉文化,接受"儒教大宗师"的称号。①这一切都强烈地表明了他对于以汉族文化为主体的·52·刘因评传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忽必烈还重用各族尤其是汉族知识分子。史称:"世祖度量弘广,知人善任使,信用儒术,用能以夏变夷,立经陈纪,所以为一代之制者,规模宏远矣。"①这"信用儒术"。"以夏变夷"两点,尤其受到汉族士大夫的欢迎,刘秉忠。杨惟中。姚枢。郝经。许衡等先后应召而至,他们对忽必烈的政策多有赞画。而忽必烈在政治、军事方面的成功,也正与重用这些汉族知识分子互为因果。随着忽必烈的这种"尊用汉法"的政治路线的深入贯彻和事业上的日益成功,汉族知识分了也便心甘情愿地为之效力,并承认忽必烈是当之无愧的"中国之主"。郝经的话可以说是个代表。他说:今日能用士,而能行中国之道,则中国之主也。这就是说,忽必烈在政治统治上能信用汉族儒士,在意识形态上能认同中国传统文化,这才得到汉族士人的认同。

    ① 《元史)卷一六三,《张德辉传)。

    ① 《元史·世祖纪赞》。

    ② 《与宋国两淮制置使书》,(陵川集)卷三七。

    (二)对元初政治的态度

    刘因生于其时,他也是把忽必烈看作"中国之主"的。他对忽必烈即位初年的统治秩序多次肯定和赞美。如说:中统元年,今天子即位,草昧一革,古制浸复。及至元改元,则建官立法,几于备矣。对于宋(北宋)一辽一金一元膻变的历史,刘因有一个总的看法,那就是由北而南,由小而大,最后归于一统,以为这是个总趋势。他说:辽金迄今,囱北而南渐以大。其文物之变也亦然。②自北而南,天开元基。辽渐燕垂,金奠淮夷。厌分裂那,孰彻藩篱?白雁一举,横绝天池。彼瘴海兮藏鲸蜕,巨谎如城兮尾如旗,安得壮士兮驱而守之!③刘因在诗文中,为元朝统一全国而欢欣的心情多有反映,如:天彻藩篱要混通,古来佳丽数吴中。

    送君如对秋风起,恨我不随江水东。在另一篇给友人送行的文章中,这个意思表达得更为明白,说:东南富山水之奇秀,而限于南北,不得周游而历览之,使人恒郁郁不乐而若有所失。自宋亡,百五十年之分裂一日复合,凡东南名胜之迹,一日万里,而惟其所欲焉。此固不屑屑于当世以观物自娱者之所乐得者。方天下无事,事有纲纪,士以才能自负者,每以无以自异于中人而不得尽其所有者以囱叹。今沿江南北皆我所有,民不习静而多变,有弊以革,有害以除,此亦有志于当世,以有为为事者之所乐得也。这番议论虽然是就游览山川名胜而引发出来的,但从中不难看出刘因对于全国复归统一的欣喜之情。刘因还有一首诗,也流露了这种思想。

    闻君得官岳阳去,我梦已落江湖滨。

    天下先忧付公等,江山之乐当平分。

    荆湖一城百战得,存抚安得人人君。

    岳阳父老宜相贺,君是荆州旧幕宾。

    自注:廉荆州治称第一。廉荆州指廉希宪(1231~1280),元初名臣,畏兀儿人,因熟习儒书,人称廉孟子。官至平章政事(宰相)。至元十二年(1275),元军攻占江陵,他奉命行省荆南。刘因对于友人曾作过廉希宪的幕僚而引以为荣,从中也能侧面反映出他的政治态度。

    ① 《中顺大夫彰德路总管浑源孙公先圭碑铭》,(静修先生集)卷四,页 六五。② 《题辽金以来诸人词翰后),(静修先生集)卷三,页五二。

    ③ 《怀孟万户刘公先莹碑铭).《静修先生集)卷四,页六七。

    ④ 七律(送人官吴中),《静修先生集》卷九,页一八七。

    ① 《送张仲贤序),《静修先生集)卷二,页二九。

    ② 《送寇长卿同知岳州),《静修先生集》卷七,页一三四。

    (三)对元师伐宋的态度

    对于元蒙南下灭宋的军事行动,刘因也是积极支持的。他在为人写的一篇碑铭中叙述道:至元十一年,诏大丞相伯颜领诸将兵代未,有志之士,咸喜乘此际会,思效计勇以自奋。文中详细叙写了这位刘公在渡江攻宋的历次战斗中所立军功和所获封赏。在另一篇《明威将军后卫亲军总管李公先莹碑铭》中,对这位墓主在平定李璮叛乱和伐宋战斗中所立军功及所获封赏,也作了夸耀式的叙述。(不赘)此类写法固然是铭赞文体所要求的,但这样的内容,这样的津津乐道的口气,毕竟能反映出撰写者的政治倾向。

    ① 《怀孟万户刘公先圭碑铭》,《静修先生集》卷四,页六七。

    (四)《渡江赋》析

    最能反映刘因拥护元蒙态度的作品是《渡江赋》。这篇赋正面写了元军南下灭宋的军事行动,它的政治倾向本来是十分清楚明确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前人却有过很不相同的看法,有"欲存宋"说(想保全宋朝),"幸宋之亡"说(庆幸宋军的灭亡),"哀宋"说(对宋朝的灭亡感到可悲)等。

    为了澄清混乱,有必要先对这篇赋的背景作些介绍。

    元蒙对宋的军事行动,如果从1227 年成吉思汗侵宋算起,到1276 年(至元十三年)攻陷临安、1279 年南宋灭亡,历时五十余年之久。前期(成吉思汗和窝阔台)的侵宋战争,目的主要在于掠夺财物,攻陷的城市旋得旋失,大多不能建立长久的统治。宪宗(蒙哥)以后,蒙古统治阶级取宋而代之的意图日益明显。1256 年,蒙哥亲征南宋,第三年病死军中(一说系被飞石击中,不治而死)。其时,贾似道任南宋的右丞相,他早已被蒙古的军事力量吓破了胆,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私下谋求与蒙古议和。此举,最初遭到在前线统兵的忽必烈的拒绝。蒙哥突然死亡,忽必烈急于北还争夺汗位,恰巧贾似道再次派议和使者来到,和议遂成。和议规定:蒙古退兵,宋蒙划江为界,宋向蒙古称臣,每年奉献银绢各二十万两匹。可是,贾似道是个翻云覆雨的人,蒙军北还后,他隐瞒真情,冒称"再造之功"班师还朝。为了掩盖和议情况,贾似道把忽必烈派来践约的使者郝经拘禁在真州(今江苏仪征)。1260 年,忽必烈即大汗位,初期无暇南顾,待北方局势稳定后,又经过周密准备,于1267 年(至元四年)以南宋长期拘留特使为借口,兴师问罪,发动了大规模的灭宋战争。刘因的(渡江赋)就是在这年蒙古军南下之初写成的。赋开篇的小序说:郝翰林奉使南朝,九年不还。今国家大举,方与宋君会猎于江东,因之以问罪。北燕处士慨然壮其事,乃计地势,审攻守,将草渡江策以助之。这里清楚地交代了作赋的背景和宗旨,申明:宋朝拘囚蒙古特使达九年(1259~1267)之久,是背信弃义的行为,理当兴师问罪,所以才"慨然壮其事",为蒙军呐喊助威。"北燕处士"是作者自称,而虚设一"淮南剑客"作为对立面,采用自设主客的问答体裁,往复辩难,极尽铺陈之能事,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蒙军必胜。宋军必败的主题。

    刘因用夸张的语言,先回溯了元蒙开国的辉煌历史:昔我国家,初基创元。顺斗极,运天关,握雄图,祭雪坛。神人赫尔折箭以首之,遂超大河,横八荒,跨北岳,漂九阳。南极破而朔风烈,长风灭而北辰张。继继承承,臣仆万方,其威益振,其武益扬。然后写蒙军南下的声势,极写蒙军的强大威武和宋军的不堪一击:卵压中原,势开混茫。蠢尔荆蛮,何痴而狂。

    自取征伐,孰容尔强?今乃提天纲,顿地纹①,竭冀北之马,会天下之兵。衔枚疾走,摄号而南行。??精甲云屯,白日争辉。扇燎原之猛势,奋盖世之雄威。??使彼淮方之矮马,蛮溪之豪族,延目望之,固足以拳拘喘汗,① 《渡江赋》,《静修先生集》卷五,页九四。

    ② 《渡江赋》,《静修先生集》卷五,页九四。

    ① 纮,畿辅本作"统",今依四库本改。(淮南子·原道训)有"八纹九 野"之说。高诱注:"八纮,天之八维也。"免胄肉袒,进不敢敌,退不敢窜。我乃击奔霆而倏升,怒长风而迅征。一叱而健瓴折箠,再鼓而瓦解土崩。??断横江之铁锁,焚栅岸之河楼。其势也,人人清河公,一一韩擒虎。小王溶之楼船,凌伏波之铜柱。朝发舶舶,夕会南隅,囊括百越,杯视五湖。灵旗所指,席卷长驱。哀哉宋君,可怜也!战则为黄泉之士,降则为青衣之奴。上绝奎宫之运,下失皇枯之区。草满金陵,鹿走姑苏。五溪焦土,七泽丘墟。何其痛哉!②接着写淮南剑客献疑说:宋朝有长江雄关作天险,"一夫守隘,万夫莫前","一轲据津,万夫莫渡";军备还颇充实:"船襄汉之粟,潜江淮之资。发武库之兵, 犀象之皮。镂铜牙于龙川,伐竹箭于会稽",足以抗衡中原,坚守力持。不但这些物质条件极好,人的条件也不错:"义士奋袂,良将登坛,既有枕戈之刘琨,岂无击揖之谢安?"有此种种因素,难保不会发生像曹操败于赤壁。荷坚败于淝水那样的事。

    针对淮南剑客的这番辩解,北燕处士作了驳斥。首先指出,地理上的天险和雄厚的军备物资,并不是决定胜负的主要条件:表里山河,备败而已;坚甲利兵,应敌而已。以势御势,固未知其孰利,曾不知应之以天机,昭之以大义,而有不可御者,我请为子筹之。①然后,以天机、大义、人心、士气为根据,列举了蒙古必胜,南宋必败的五条理由,说:我直而壮,彼曲而老;我有名而众,彼无义而小,一也。彼江塞之地,盘亘万里,分兵以守之,则力悬而势屈;聚兵以守之,则保此而失彼,二也。彼持衣带之水,据手掌之隅,将情兵骄,做不我虞,其备愈久,其心愈疏,三也。彼荆鄂之民,旧经剪伐,久痛疮痍,见旃裘而胆落,梦磊窟而魂飞;今闻大举,重被芟夷,人心摇落,士卒崩离,四也。彼留我奉使,仇我大邦,使天下英雄,请缨破浪,虎视长江,亦有年矣;今天将启,宋将危,我中国将合,我信使将归;应天顺人,有征无战,五也。孰谓宋之不可图耶?②赋的最后写道:淮南剑客听了这番道理后,无言以对,困窘不堪,"怗然失气,循墙匍匐,口怯心碎,不知所以对矣。"①显然,全篇的主题是歌颂元蒙伐宋的正义和必胜。词语满怀激情,倾向十分鲜明。

    刘因是儒家大一统思想的拥护者。他生于元蒙,长于元蒙,自然以元蒙为自己的国家。他亲耳听到。亲身感受到当时的皇帝"能行中国之道",自然以他为中国的共主。而南宋,在他当时看来,不过是个**的敌对政权,而且还是个做了那么多背信弃义的坏事的敌对政权,因此早该消灭,实现中国的统一。他歌颂元师伐宋,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从国家的统一着眼的,因此才写得那么堂堂正正,激昂慷慨,酣畅淋漓。

    希望统一,厌恶分裂,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之一。在两千多年的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统一的时间长久,分裂的时间短暂。虽然也曾有分裂达三四百年之久的情况,但分裂总是被看作不正常的,统一才被看作是理所应当的。从北宋灭亡至元蒙建立,历时达一百五十年,其间,广大人民群众饱受战乱流离之苦,人民(尤其是北方广大人民)切盼统一,过安定的生活。由此看② 《渡江赋),《静修先生集》卷五,页九四~九五。

    ① 《渡江赋》,《静修先生集》卷五,页九六。

    ① 《渡江赋》,《静修先生集》卷五,页九六。

    来,元蒙灭掉南宋,统一华夏,正如刘因所说的那样,是"应天顺人"的事。《渡江赋》反映了这样的民族心理。人民感情,所以才如此有气势。

    (五)对几种不同说法的辨析

    由此亦可知,前人关于《渡江赋》的政治倾向的一些说法,实难成立。

    "幸宋之亡"说(对宋朝灭亡幸灾乐祸)和"哀宋"说(为宋朝灭亡而悲哀)虽持两个极端,但都是不顾赋中歌颂元蒙举兵这一基本思想,却从对宋的态度来立论,已属偏颇。偏安江南的宋王朝,虽是汉人政权,但对于生为元人的刘因来说,则属于异国。敌国,而且是个腐朽不堪的败亡之国,实在没有任何保全它的理由。可见,对于南宋之将亡,青年时代的刘因既不会有幸灾乐祸的意思,也不会有为之悲哀的感情。

    附带说明一下,有人把苏天爵说成是"哀宋"说的提出者,这也不确切。

    苏氏在《静修先生墓表》中的确说过,'王师伐宋,先生作《渡江赋》以哀之"的话,但这个"哀"字不过是说,南宋的结局是可悲的。这仅是据实而论,并不是说作者为之而悲哀。犹如今人说"某某得到可悲的下场",谁也不会误解成说话人对某某的同精。而且,苏天爵那句话,是针对刘因"欲南游江湖,览儒先名迹,不果"的情况下讲的,这就更可见此时的刘因绝没有"为宋而哀"的意思。

    明末清初的学者孙奇逢提出"欲存宋"说(刘因想保全宋朝),则更难成立。孙氏写有《读<渡江赋>辨》①,认为,这篇赋的基调是"满纸悲愤"(刘因为宋室之将亡而悲愤)。并认为,设为主客的北燕处士和淮南剑客双方是"总先生一体而两名"(主客双方都代表刘因的观点)。这一说法实在牵强。从前面引述的赋的原文可知,"悲愤"云云,纯 属子虚乌有;至于"一体而两名"之说,更难成立。众所周知,自设主客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体裁,从来都是一反一正,一破一立,岂有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而都代表作者的正面意思的道理?

    《读< 渡江赋> 辨》(以下简称《辨》)还摘引《渡江赋》中的个别语句立论,以为:"呜呼噫嘻!想夫阴山虎士,茹 毛饮血,状若神鬼,气做霜雪,嘻于战斗,业在征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