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希特勒 > 第四章 初入政界

第四章 初入政界

的使命。"这面旗帜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吸引着在战后初期混乱的年代中一直彷徨无依、生活没有保障的下层中产阶级,鼓舞他们朝着一个新的方向采取行动。他们开始在它的旗帜底下聚集起来了。

    希特勒就是这样靠着他的机智狡猾和反动宣传鼓动才能,为纳粹党带来了发展;同时,也为他日后篡党夺权铺平了道路。一旦大权在握,他立刻使他的"同志"尝到了他的冷酷无情和奸诈狡猾手段的滋味,而靠了这种无情和狡猾的手段,使他在以后的许多重要的危机中取得了成功。

    1921年夏天,希特勒作为纳粹党的领导人来到柏林,同北德民族主义分子联系,并且到他们的大本营国民俱乐部去演讲。他此去是想试探一下把纳粹运动扩大到整个德国的可能性。也许他能够为了这个目的结下一些有用的联盟。就在他外出的时候,纳粹党委员会的其他委员认为,推翻他的领导的时机已经来到。因为希特勒对他们太独断专行了。他们打算同南德有同样思想的团体结成联盟,特别是同"德国社会党"结成联盟。这个党是希特勒的死敌和竞争者,是由一个著名的反犹主义者尤利乌斯·施特莱彻在纽伦堡组织的。委员会的成员们认为,如果这些团体和它们的野心勃勃的领袖能够同纳粹党合并,希特勒的地位就会降低了。

    希特勒发现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后,就立刻赶回慕尼黑,来挫败他所称为的"愚蠢疯子们"   的阴谋。他的**要挟是党所吃不消的,因为委员会成员马上认识到,希特勒不仅是他们中最能演讲的人,而且也是他们最出色的组织家和宣传家。此外,他们的大部分经费现在也是靠他募集,来源除了他发表演讲的群众性集会上的捐款外,还有其他方面,其中包括军队方面。如果他走了,襁褓中的纳粹党肯定要夭折。委员会不让他辞职。希特勒在地位巩固了以后,现在就迫使其他领袖全面投降。他要求让他当党的唯一领袖,拥有独裁权力,取消委员会,停止同其他团体、诸如同施特莱彻的团体的勾勾搭搭。

    这些要求在其他委员看来是太过份了。他们在党的创建人安东·德莱克斯勒领导下起草了一份攻击这个未来独裁者的罪状,印成小册子散发。他们谴责希特勒利用国家社会党作为跳板,来实现他自己的不道德的目的,篡夺领导权,以便在这个重要关头,迫使党走上另外一条道路。小册子称希特勒是个奸雄,歪曲事实,用各种各样的假话来欺骗党员和群众。这些指责基本上都是正确的,但是由于有一点可笑的反犹成份而减弱了力量,因此并没有给反对者带来他们可能预期的结果。希特勒马上控告小册子起草人对他诽谤中伤,而德莱克斯勒本人在一次公开集会上不得不否认这本小册子与他有关。在党内两次特别会议上,希特勒强使对方接受他的和解条件,修改了党章,撤销委员会,由他担任主席,拥有独裁权力。就在当时当地,1921年7月,确立了"领袖原则",这个原则开始作为纳粹党的党纪,继而成了第三帝国的国法。"元首"在德国舞台上出现了。失败受辱的德莱克斯勒不久就销声匿迹了。

    希特勒当上了党魁,立即着手改组纳粹党。施端纳克勃劳酒店后面阴暗的酒室,在希特勒看来简直是"一个停尸间",而不是一个办公室,现在已弃置不用了,另外在科尼利斯街的一家酒店里设立了新的办公室。这个地方比较宽敞,光线比较明亮。办公室先赊购了打字机,后来又逐步添置了保险箱、文件柜,安装了电话,聘请了专职秘书。

    金钱也开始源源不断地来了。在1920年12月,纳粹党以6万马克买下了一张负债累累的亏本报纸,名叫《人民观察家报》。这是一张每周出版两次的反犹小报。在1923年初,《人民观察家报》改为日报。这样,希特勒就有了所有德国政党所必备的条件。它为希特勒大造舆论,为纳粹党夺取全国政权和发动罪恶的侵略战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纳粹党声势的增大,一些阔佬阔少日益聚集在希特勒周围。富有的钢琴制造商的妻子海伦·贝希施坦因太太,是纳粹党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她第一次同这个年轻的煽动家碰面后,就对他产生了好感,当他在柏林的时候,邀他到贝希施坦因家中下榻,为他举行招待会,让他会见有钱的人,还对他的运动捐助了数量可观的款项。特鲁德·冯·赛德立茨太太,是《人民观察家报》经费资助者之一。她是个波罗的海沿岸的人,在芬兰几家赚钱的造纸厂里拥有股份。1923年3月,还有一个名叫恩斯特·(普茨)·汉夫施丹格尔的哈佛大学毕业生,以《人民观察家报》为抵押品,借给纳粹党1000美元。恩斯特·汉夫施丹格尔的母亲是美国人,家里很有钱,在慕尼黑开设了一家艺术出版公司。在通货膨胀的日子里,这笔钱折成马克是一笔惊人巨款,它给纳粹党和它的报纸帮了很大的忙。这些资本家认为,希特勒是个初升的明星,他的运动是个迅速发展的政治力量。不少人为希特勒的滔滔雄辩之才所倾倒。

    在这个期间,希特勒又发展了一些对他日后事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党员。鲁道夫·赫斯是在1920年加入的。他是一个居住在埃及的德国批发商的儿子,14岁以前是在埃及度过的,14岁后回莱茵兰上学。战争期间他一度同希特勒一起在李斯特团服役,虽然当时并不相识   。两次受伤后,他当上了飞行员。战后他在慕尼黑大学学经济,但大部分时间似乎在散发反犹小册子,和同巴伐利亚当时极为猖獗的各色各样武装团体殴斗。1919年5月1日,慕尼黑苏维埃政权被推翻的时候,他正处在枪火密集的地方,腿部负了伤。1年后在一个傍晚,他去听希特勒演讲,对他的口才佩服得五体投地,就参加了党,成了这位"领袖"的亲密朋友、忠实信徒、私人秘书。

    赫斯写了一篇得奖的学术论文,很受希特勒赏识,题目是:《领导德国恢复旧日光荣地位的人应当是怎样一个人?》文章说:

    在一切权威荡然无存的时候,只有一个来自人民的人才能确立权威……独裁者在广大群众中扎根越深,他越能了解在心理上应该怎样对待他们,工人们也就越不会不信任他,他在最活跃的人民阶层中也就会得到越多的支持。……他有伟大的人格……必要时他不因害怕流血而退缩。重大的问题总是由血和铁来决定的……

    难怪希特勒喜欢这个年轻人。赫斯所描绘的领袖,也许不是希特勒当时的肖像,但却是希特勒所想要实现的,而且是后来实现的肖像。

    阿尔弗雷德·罗森堡常常被称为纳粹党的"思想领袖"。他是一个鞋匠的儿子,1893年生于爱沙尼亚的塔林,后在莫斯科大学学建筑,10月革命后来到慕尼黑,通过狄特里希·埃卡特的介绍认识了希特勒。罗森堡在1919年底参加了纳粹党。希特勒对罗森堡的学识深为心折,1923年底派他担任《人民观察家报》的主编,在以后许多年内,希特勒继续吹捧这个思想混乱浅薄的"哲学家",把他当作纳粹运动的思想导师,外交政策的权威人士。

    像鲁道夫·赫斯一样,赫尔曼·戈林也是在战争结束以后到慕尼黑大学来学经济的。他也拜倒于阿道夫·希特勒的魅力之下。戈林是德国著名的战时英雄,著名的里希特霍芬战斗机中队最后一任队长,德国战时最高奖章功勋奖章的获得者,他要回到和平时期单调的平民生活中来,比一般的退伍军人更觉困难。他开始在丹麦,后来在瑞典做了一个时期的运输机驾驶员。有一天,他驾驶飞机送埃立克·冯·罗森伯爵到斯德哥尔摩附近的宅邸;在那里作客的时候,同罗森伯爵夫人的妹妹卡林·冯·肯佐夫人坠入了情网,她是瑞典有名的美人。困难是,卡林·冯·肯佐夫人患有癫FDCB病,结过婚,有个八岁的儿子。但是,她还是设法解除了婚姻关系,同这个英俊的年轻飞行员结了婚。她的财产不少,同新丈夫一起到了慕尼黑,过着豪华的生活,一面让他在大学里鬼混。

    戈林这种日子过得并不长。他在1921年就认识了希特勒,参加了党,对党慷慨捐献,并且用他过人的精力帮助罗姆组织了冲锋队。1年后,1922年,他担任了冲锋队队长。

    在纳粹党独裁者周围的圈子里,还有那么一大批不那么有名气、但大多数是名声比较臭的人。希特勒在李斯特团中的上士马克斯·阿曼是个粗鲁暴戾的角色,但是做组织工作很能干。他被派担任党的总务主任和《人民观察家报》的经理后,两方面的财务情况就很快得到了整顿。希特勒选了一个名叫乌里希·格拉夫的做他的私人卫士。格拉夫是业余摔跤家、屠夫的下手、有名的爱吵架滋事的人。"宫廷摄影师"是瘸腿的海因里希·霍夫曼,他是许多年来唯一可以为希特勒拍照的御用摄影师。他对主人像狗一样忠诚,最后终于使他发了财,成了百万富翁。另一个亲信是克里斯蒂安·韦伯,是个马贩子,原来在慕尼黑一家酒馆当保镖,爱喝酒,嗜之若命。

    在这些日子里接近希特勒的还有尤利乌斯·施特莱彻,这个道德败坏的虐待狂原来是个小学教员,从1922年起,是希特勒周围名声最为不堪的人之一。他自己吹嘘是个出名的私通能手,甚至能敲诈他情妇的丈夫。他的盲目狂热的反犹活动,不仅使他臭名远扬,而且还搜刮到大批钱财。他办的一个著名黄色周刊《冲锋队员》,专门靠刊载所谓犹太人的性罪行和犹太人的"祭祀杀人"的恐怖故事卖钱,其内容之淫秽猥亵,甚至使许多纳粹党人也感到恶心。

    这些人就是希特勒开始要想当大日耳曼民族的独裁者的时候纠集在他周围的角色。

    随着纳粹党组织的扩展,从1920年4月1日起,在德国工人党改名为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那一天,希特勒就正式脱离了军队,把他的时间全部用在纳粹党上。在这动荡的年代里,他很少休息,他要建设一个法西斯党,要在一批同他一样不讲信义、不择手段的人的激烈竞争中保持控制。这时德国局势千变万化,政治事件不断发生。1921年8月,埃尔兹伯格被暗杀。1922年6月,发生谋刺当初宣布成立共和国的社会党人菲利普·谢德曼事件。同年6月24日,外交部长腊思瑙在街头被刺殒命。在这三起案件中,凶手都是极右翼分子。

    摇摇欲坠的柏林全国政府,为了对付这一挑战,终于宣布了一项特别规定的共和国保护法,其中对政治恐怖行动规定了严厉的惩治办法。柏林方面要求解散许多武装团体和结束政治上的无赖行为。但是,巴伐利亚右派,现在希特勒已是他们公认的年轻领袖,组织了一个推翻莱亨菲尔德和进军柏林颠覆共和国的阴谋。正是:魔鬼作乱黑风吹,魏玛共和岌岌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