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励志成功 > 30岁前要知道的108个江湖阅历 > 第10章 寻找“零距离”(1)

第10章 寻找“零距离”(1)

   “现学现卖”法。交谈前,使用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多了解对方。再把所获的种种细微信息分析探究,由小到大,由微见著,作为交谈的基础。这一方法要求:见面细看、开口巧问、侧耳细听、敏于思索。看表情,分析其心情;看服饰,猜度其个性;看陈设,琢磨其爱好。提问也是灵活多变的,询问可在事先,也可在当时;可侧面问他人,也可正面问本人。要能仔细倾听对方的每句话,既尊重对方,又能调整自己的谈话。最后对看、问、听取得的信息作思索,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看出真情。务必看清交谈的对象,从他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文化水平、心情处境等入手。注意心理相容,使自己的话让对方爱听,对方的话自己也能接受。

    挖掘共同点法。发现共同点是不太难的,但这只能是谈话的初级阶段所需要的。随着交谈内容的深入,共同点会越来越多。为了使交谈更有益于对方,必须一步步地挖掘深一层的共同点,才能如愿以偿。寻找共同点的方法还很多,譬如面临共同的生活环境、共同的任务、共同的走路方向、共同的生活习惯等等,只要仔细发现,与陌生人无话可讲的局面是不难打破的。

    适可而止法。留些空缺让对方接口,让对方感到双方的心是相通的,交谈是和谐的,进而缩短距离,因此,和陌生人交谈,千万不要把话讲完,把自己的观点讲死,而应虚怀若谷,欢迎探讨。

    巧用中间物法。寻找自己与陌生人之间的媒介物,以此找出共同的语言,缩短双方的距离。如见陌生人手里拿着一本厚书,可问:“这是什么书?那么厚!您一定十分用功!”表示对别人的一切兴趣很浓。通过媒介物引发他的自我表露,交谈也会顺利进行。

    捕捉机会法。看准情势,不放过应当说话的机会,适时**交谈。交谈是双边活动,光了解对方,不让对方了解自己,同样难以深谈。陌生人如能从你的谈话中获取教益,双方会更亲近。

    江湖阅历56:注重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也叫“第一印象”。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会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主导地位。人们在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为官者总是很注意烧好上任之初的“三把火”,平民百姓也深知“下马威”的妙用,每个人都力图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的第一印象主要是性别、年龄、衣着、姿势、面部表情等“外部特征”。不管暴发户怎么刻意修饰自己,举手投足之间都不可能有世家子弟的优雅,总会在不经意中“露出马脚”,因为文化的浸染是装不出来的。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体态、姿势、谈吐、衣着打扮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个人的内在素养和其他个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