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励志成功 > 公司权力: 走出贪权的人性之恶 > 第七步:交权扶权(1)

第七步:交权扶权(1)

一笑而过。没有人会对本土企业管理大师柳传志的“人情练达”功夫持有异议。柳把联想文化归纳为三条,其中“建班子”是首条。“我们要做事,首先要确定有没有这样的领军人物,够不够,不够的话,别的都是白扯,反之,就有可能去做。”无论何种体制、形态、规模的中国企业,在接班人问题的认识上,还没有比柳传志更清醒和更朴素的认识。当然,从小就跟着寡母卖鸭蛋、瓜子、奖券的施振荣的“摆渡者”胸怀也非常可贵。某一年,施振荣与柳传志会面时,施曾感叹“宏基最缺的就是如联想所拥有的巨大的大陆市场”,但是宏基仍然勇敢地出击全球,尽管在美国市场拼得非常悲惨,但不想让子孙永远做代工,赚辛苦钱而执意创品牌的念头,使其坚持跑了下来。从这一点而言,勇气不足,“龟缩精神”有余的柳传志无疑更具强者风范。而二者分拆的决策,完全有异曲同工之美。稍不同的是,杨元庆和郭为比李耀、王振堂年轻10岁以上,也就是说柳传志更早的解决了接班人的问题。这也意味着,前二者达到的高度完全可能超过后二者,而设计师柳传志的高度是否比施振荣更高,也取决于杨、郭进取的高度到底有多高。  同样作为中国企业家学习榜样的李嘉诚,也在交权问题上煞费苦心。性格沉稳,作风踏实的长子李泽矩被立为长江实业集团新掌门人,崇尚自由创新,同时喜欢作秀的次子李泽楷另创TOM、COM事业。《新营销》编辑部主任何志毛认为,企业通过系统内分权,培养一批而不是单个接班人,让他们在相同的游戏规则下跑出高下是一种较理想的选择。  在确定接班人的问题上,现任企业领导人几乎注定要陷入两难困境之中。就感情上而言,他喜欢追随他的人,希望让能领会其精神及战略的人继任,以便在他的路线上走下去。还有一些领导人,或是大多数企业领导人,在理性上已经意识到,企业需要一个不同于自己的人来领导,以便解决自己遗留下来的,或是自己无力解决的问题,从而使企业得以永续发展。企业发展的生命周期理论指出,每一代领导人,由于所在企业发展阶段和规模不一样,因而所肩负的核心使命也不同。在企业初创之时,为了在市场的“夹缝”中求得生存和立足,企业往往需要一位“铁腕”人物,他坚定、果断、敢于打破常规、反应快速,从而为企业从无到有打开市场奠定基础。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这时企业需要擅长于规范运作的领导者将企业带入正规化、制度化、“法治化”运行的轨道上。新的领导人懂得将自己的指挥欲限制在制度范围之内,并让下级管理者有一定权力开展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