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励志成功 > 好口才好命运 > 好口才好命运 第十七章(1)

好口才好命运 第十七章(1)

    好口才好命运 第十七章(1)

    学点模糊的“外交辞令”

    人算不如天算,没有人可以如数兑现自己所说过的话。因此,为了不让自己的允诺频频落空,最好善用模糊语词为自己留一点空间。

    语言学中有一些模糊语词,如可能、也许、一般、过些日子、考虑一下等等,人与人之间,最好不要把话说绝。多用这些模糊语词,往往会让自己和对方都多一点缓冲空间。

    事实上,在对话中视情况灵活运用模糊语言,经常使人际交往、商场谈判得以起死回生,或化被动为主动。而男女间的山盟海誓,就犯了这种说话策略的大忌,一旦把话说得太满,等情况不对时,彼此没了退路,就免不了要撕破脸、恶言相向了。

    俗话说:“逢人只说三分话,莫要尽付一片心。”对于客人或半生不熟的朋友,仍要谨慎为宜。这也就是说,要善用模糊语词,尽量避免使自己处于被动的地位。例如,在国际交往中,甲国领导人向乙国领导人发出访问邀请,而乙国领导人对邀请一事,事先并没有心理准备,也没有按时成行的把握,但出于礼貌,又不能当场拒绝。因此,乙国领导人通常会说:“我很高兴接受贵国的邀请,我将在方便的时候访问贵国。”此处使用的“方便的时候”就是一种模糊语言,在外交上称作“外交辞令”。这样说的好处是,日后如果真能成行就好,即使不能成行,也可用“不方便”为托辞,不致使自己处于被动的地位。

    假设某大国突然对某小国发动空袭,势必会引起舆论的关注,而对这种突发事件,在尚未了解大国空袭的来龙去脉和真实意图前,又不得不做出反应时,通常也是利用模糊的外交辞令,来表明自己的态度。比如:“我们注意到这个事件,我们也关注形势的发展。”此处的“注意到”和“关注”,也是一种模糊语言,既不点明自己的观点,又表示了对事件的关注,从而使自己在后续发展中拥有主动权。

    当我们遇到对方故意刁难,使自己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时,就要十分注意语言的变通,尽力让自己从困境中脱身。

    项羽自称霸王后,总是想谋杀刘邦,却又找不出借口。有位谋臣出主意说:“大王等刘邦上朝后,不妨问他,大王要封他到南郑去,不知道他愿不愿意?如果他说愿意去,就说他图谋郑地,蓄意造反,随即便可拖出去杀掉;如果他说不愿去,也可以违抗王命处决他!”项羽听后,点头称是,立即宣刘邦入朝。  刘邦上朝后,项羽一拍桌案,厉声问道:“寡人封你到南郑去,你愿不愿去?”

    刘邦一听话中有话,知道自己的处境危险,便不慌不忙地回答道:“臣食君禄,命悬于君。臣如大王坐骑,鞭之则行,收辔则止,臣唯命是从。”

    项羽一听,觉得此话无懈可击,只好无可奈何地说:“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