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励志成功 > 快感制造—A级传播: 营销理论 胜手法则 > 第5章 “PLAY”理论的性感三点式

第5章 “PLAY”理论的性感三点式

常有道理,比如联通刚进入市场时,就移动和邮电作风带来的服务傲慢展开了大肆攻击,要和对手比服务,结果移动迅速提高服务质量,联通节节败退,只好借CDMA来谋求翻身。

    但是,特劳特先生这个观点却无法执行,按照他的说法,移动的长处就是有钱,有钱似乎是一个没有缺点的优点,因为钱可以变成一切,让攻击者们狗咬乌龟——无处下手,找不到长处产生的短处。

    如果把特劳特先生说的话改成“攻击对手符号长处带来的短处”,一下子就好办了,因为每种符号都有优劣点,“英雄”就不能临阵逃脱,哪怕明知你打不过别人;“侠客”不可以不帮助别人,哪怕你已经自身难保;“严父”就不能在家里说黄段子,像SOHO在王石面前跳脱衣舞,万科只能苦笑,“大家闺秀”不能跟着跳钢管舞,移动化身为“专家”,像课堂上白发苍苍的权威,可信任,但不能亲近,更不可能放学后和你一起泡妞、喝酒,那么香港“SUNDAY电信”的符号一定能让这个专家痛苦,因为它跳脱衣舞、酗酒、打屁、装神弄鬼、开玩笑,将专家的世界观倒置,自然会迷倒无数叛逆的小青年。

    那么符号如何有效呢?

    符号在特性的支持下,用以满足角**望,符号是一种缓解痛苦的解药。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痛苦来自于**,想成为某种角色而迟迟成为不了是一种痛苦,这种痛苦比梅毒发作还恐怖,它永远治不好,满足是暂时的,复发是经常的,痛苦是永恒的。因为“角色”本身是个虚拟无标准的东西,对一个具体角色的看法,每个人都不同,即便是一个人,环境和心境一变化,看法又不同,今天他认为自己扮演了某个角色,明天又认为其实离成功还很远。可以这样说,每个父亲都不懂得什么是“父亲”,每个文艺青年都不懂得什么是“文艺青年”,每个CEO都不知道什么才是“CEO”,大家都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做,甚至南辕北辙。这种悖论在生活里比比皆是,有的“父亲”对子女严厉,有的“父亲”对子女宽松,但都认为自己非常合格。

    “PLAY”里的剧情都是自欺欺人,但是千百年来未曾破产。因为每个人都善于找符号来证明自己正确,证明过程无所谓虚幻和真实,导演“皇帝的新衣”,建立一套公认的虚假标准。比如,获得“成功人士”这个符号,不在于你人生成不成功,其实每个人都有失败和收获,一辈子下来综合各种因素彼此一般高,但是,当拥有豪宅、名车、大戒指这些证据,你就是成功人士,尽管你可能心里残留无数阴影,自我评判是个失败者。

    大家都没有体察到“角色”其实是个肥皂泡,迟早要破灭,但依然念念不舍,所以只好不断往无底洞里添加证据,商业所以生生不息。

    人可能是产品功能的受益者,符号则是“角**望”的救命恩人。社会如同一个大烟场,每个人不断吞食“符号”,在不间断的**中跌宕起伏,永不醒来。

    一切大众传播都遵从这三要素,除非它不是大众传播。比如你的英文教科书,但这些“科学类”的东西无需大众传播,每个人都会主动去靠近,并且科学规律本身是真实的,不具有商业性。丧失PLAY性,没有快感制造,学习“科学”实际是一个毫无幽默感的痛苦过程,所以大多数人都害怕数、理、化,厌倦背英语单词。

    而大众传播,让受众获得角色满足的**是最终目的。比如广告、武侠小说、通俗小说、流行歌曲、总统竞选、好莱坞大片,很难想像一部没有爱恨离愁的爱情小说如何去获得市场。

    一套成熟的理论总有操作模式以供实战执行,“PLAY”理论也不例外。下面就是在揭示PLAY理论的“企划模式”,根据这套工具,你可以很轻松地找到角**望、生产特性、制造符号。另外,“企划模式”不光可以帮助你完成营销传播企划,还可以指导你成为受欢迎的专栏作家,拍一部票房成绩不俗的电影,甚至某一天发了财后移民美国竞选总统。但再好的工具也是双刃剑,据我所知,那些骗子、皮条客也是以此而屡屡得手的。

    透过“PLAY”理论看世界,商品、文章、电影、政治皆是营销,说服别人接受自己观点的过程,也是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