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自已(3)

子,害得家人也过不上好日子。后来,他的故事传遍了全国,他成了全国的名人,不过是被全国人耻笑的名人罢了。

    心胸狭隘的小气度

    曾曰:气度恢弘,大气派、大气度,人们总是这样来形容一个心胸开阔的人。与之相对应的是小肚鸡肠、小心眼。一个人心胸的开阔与否,气度的恢弘与否,实在是决定了他的层次。这里说的层次不只是说他能成就事业的层次,也是说他的人的层次。一个小肚鸡肠的人,难免会自甘下流,成为鸡鸣狗盗之徒。

    一个气度恢弘的人,虽不免于贫困,但于其贫困时,你也可见其人格的魅力,纵使是在落难时,也不会失去其心胸的宽广,依然能超脱于小我之上,为一个更加大的目标去努力,为一个更加崇高的目标去奋斗。而一个心胸狭隘的人,则常常不免于下流,不能听别人的劝,不能面对批评,不能站在更加高的位置,不能展望更加宽广的世界,陷在自己的小范围中无法自拔。

    这种心胸狭隘的小气度最明显的表现就是非常容易生气,对什么事情都看不顺眼。因为小肚鸡肠,装不下东西,往往对不合自己胃口的东西大发雷霆,常常弄得自己满腔怒火,同时也搞得其他人筋疲力尽。大家都知道《三国》中诸葛亮骂死王朗的事情吧,那就是这种心胸狭隘的人的下场——被气死。

    诸葛亮骂死王朗

    三国之时,魏、蜀、吴三国连年交战。那一年,是魏国皇帝曹睿太和元年,蜀国的军师诸葛亮尽提汉中之兵,前出祁山,兵临渭水之西。

    魏国派曹真为大都督,郭淮为副将,司徒王朗为军师,带兵迎敌,到渭水之西下寨。

    一日,两军相迎,列成阵势于祁山之前,但见得队伍整齐,人马威仪,旌旗鼓角,各按次序。

    魏**师王朗乘马而出,单挑蜀国主将诸葛亮说话。王朗从汉朝桓、灵皇帝以来,一直说到曹操、曹丕、曹睿,证明魏国是天命所归,诸葛亮应该投降。

    诸葛亮却对王朗本人破口大骂,说他“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理合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食汝肉!……汝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称天数耶!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老贼速退!可教反臣与吾共决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