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励志成功 > 自我提升的马太效应 > 10教育与科研领域中的幽灵(4)

10教育与科研领域中的幽灵(4)

    10教育与科研领域中的幽灵(4)

    盖尔曼1961年发表的关于基本粒子分类的论文,当年就被引用了150次,可见当年他就已经誉满世界物理界。1967年物理学奖得主贝斯,在1926年至1935年发表的论文,直到1965年每年被引用次数始终保持在28次以上。广泛引用是科学界承认的一个重要标志,持久引用则是其生命力强盛的标志。

    还有研究表明,在1961至1971年的10年时间,诺贝尔奖获得者论文被引用的频率平均达到了222次,是《科学引文索引》中标准作者平均引用频率的40多倍,是美国科学院院士论文引用频率的2倍。

    在1965年至1969年间,诺贝尔奖获得者们早在20多岁时发表的论文,在相隔30多年后仍然被大量引用,平均每年引用的次数不低于8次,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非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论文,每年被引用的次数才0.5次,仅为前者的十六分之一。如此广泛的引用,使它们的作者早已成为科学界的明星,成了学科的奠基人。

    如果在大学工作,诺贝尔奖获得者更容易晋升为教授。统计结果表明,37岁似乎是一条分界线,诺贝尔奖得主多在这个年岁之前成为教授,非诺贝尔奖得主多在这个年龄之后才得到晋升,所以诺贝尔奖得主往往比其他人早5年成为教授。

    具体到每位获奖者,差别更具有戏剧性,有的不到30岁就晋升为教授,如1927年、1939年、1952年、1963年物理学奖得主康普顿、劳伦斯、布劳克、维格纳,1933年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摩尔根等等。特别是康普顿,在致力于康普顿效应研究前3年,即28岁时,他就被华盛顿大学任命为教授、物理学专业负责人。这么年轻就成为教授,声威大震,他当然也成了校园里的明星。

    英国科学家迪拉克,26岁确立正电子的数学理论,28岁成为皇家学会会员,31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33年)。对当代遗传学之父摩尔根来说,诺贝尔奖几乎是最后的奖赏。在1933年获得诺贝尔奖之前,他已经是国际名流,1900年任美国遗传学会、美国形态学会会长,1909年任美国博物学会会长,1910年至19

    年任美国实验动物学会会长,1927年至1931年任美国科